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果园管理》有感(七 )结果果园的土壤管理与施肥制度

《果园管理》简单的把果园分为幼年果园与结果果园。从种植到进入结果果园,具有一个相对达到共识的时间,如俗话所说桃三李四柑八年。虽然结果果园可以有一种比较简单的理解,即开始生产果实的果园,但事实上结果果园是一个比较长时间,我们常用来经济年限来表达这个时间,并且在这个时间长度里,果园的状态因为生长时期的不同而表现出一种规律性,原则上不同的时期对于果园管理的要求有所差别的,先来了解下结果果园的简要生长周期。

一、果园的生命周期

对于一个果园(群体)或对于一株果树(个体)来说,整个从种植到最后的衰亡是有一个过程的,这是自然的规律。

当果园(果树)经过幼年期,进入结果后,起初果树结果力不强,但随着树冠的增长,果实形成的数量增加,产量也得到提高,这段时期我们常称为初果期,或者称之为盛产前期。这个时期与果树的种类以及种植的制度有紧密的关联,比如苹果和梨在北方寒地稀植园的情况下,在种植后的15-20年才能达到充分的发育和最高的产量;​而对于如高密度主干型桃,可能栽植后3年就能达到产量的高峰,而葡萄原则上第二年就可以达到优质果的目标产量,就算是柑橘类,在南方热量充足地区,也能够在20个月后达到较高的产量。在此之后有一个保持其生长与产量的时期,这个时期称为盛果期,也是经济寿命的最主要时期。许多果园具有较长的经济寿命期,比如苹果、梨基本上能达40-50年,杨梅能达50年以上。

“在盛果期,骨干枝通常停止生长,而树冠内部的结果枝,有时甚至接近树冠外部的结果枝,逐年加强衰亡。从此枝条的衰亡期表现的愈来愈历害,遂从休眠芽乃发出一些所谓的狼枝—徒长枝。产量开始下降,果树便进入到生命活动的消失期。大多数仁果类树种,生命活动的消失,在它生长的第40-50年开始,延长可达60-80年,然后进入到枯老时期,在枯老时期,果树便完全停止结果。这样的果树已失去了应有的经济价值,通常即可将它们清除。”

影响整个果园生命周期的因素是比较多的,虽然树种是一个方面,然而管理上的因素是决定性的,当管理良好时,我们能够极大的延长其盛果期和果园经济寿命。

位于舟山市定海区毛竹山社区的这颗杨梅树超过了100年的树龄,依然生长与结果良好

二、结果果园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在本系列的第二篇中,我专门讨论过结果果园管理的目标问题,提出以产量为基础的品质目标,与以品质为核心的产量目标这种结果园的管理思路。不过无论是那种,对于产量的要求具有共同性,也就是说,结果果园的基础性管理要求是以保持高额产量基础的。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果园管理》中所提到的结果果树管理的目的的这种简要性和基础性:

“1、用适当的土壤耕作和果园施肥,为果树营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2、以系统的而正确的果树修剪,达到上等品质的额产量;

3、防御果树病虫害以及不利的气候条件的影响;

4、保持高额的产量。”

根据这样的目的,在结果果园管理也可以简单的分为土壤管理与施肥制度、结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灾害御防和采摘方面的内容。我们对于结果果园的管理的学习和讨论从土壤管理与施肥制度说起。

果园管理来说,产量是基础,没有基础就没有效益,品质是提升方向,提质才能更好地增效

三、结果果园的土壤管理与施肥制度

主要来自于结果果园是以果实产量和品质为核心管理目标,也需要考虑由于结果果园果树长大后,树冠与根系的生长范围扩大这样实际对操作的影响,这使得结果果园中,土壤管理与施肥制度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这种变化,其一是土壤管理制度中不再区分树盘与行间这样的差别,其二是施肥的种类与时间需要与果实生长的需求相适应。

1、土壤管理模式与生草栽培

对于结果果园来说,果园土壤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壤改良,草和水分管理这三个方面。在实际的管理过程,我们会发现上述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应该统筹考虑。在《果园管理》中作者给出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管理方式,我认为这种与施肥制度相结合的,基于中长期的对于土壤管理的安排,虽然措施上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非常的简单,但值得我们当下的果园思考的。作者提供了一个从幼年果园过渡到结果果园所开展的结果果园耕作、土壤管理与施肥制度的范例。在土壤管理中,核心是围绕生草栽培的应用。因为作者特别强调了对于生草栽培的好处是可以改进土壤的肥沃性,恢复土地壤的结构。对于以生草(绿肥)栽培为核心的土壤管理的方式,在当下依然具有非常好的借鉴性,因此我认为有必要细看下:

“当果树充分发育时(进入结果果园期),结果果园须全面耕作。管理土壤可以用秋耕休闲与混种豆科禾本科多年生牧草两年,并与夏季播种绿肥作物作为绿肥来进行轮作。应该注意施用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并须采用积雪而利用其融化了的水分。”

当幼年果园向结果果园转变的这一年,核心的变化是秋施基肥的改变,从树盘向整个畦面扩展。一般来说,无论是扩穴之类的,树盘已经因为树冠的扩大而扩展到整个种植畦面的土壤,这时,基肥相对来说要施得更为广泛一些,这于前期仅施在树盘,而对于行间进行生草栽培是有所不同的。对于作者所提及的稀植果园,整个秋施基肥与耕作相结合,采用了“对于上了肥料的秋耕休闲地须于夏季播种多年生牧草。”

生草栽培是当前土壤管理的重要模式,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同

这里要注意的是,多年生牧草的种植仅在于结果果园的头几年,而后期不再出现。原因可能如作者所说:“多年生牧草,能使土壤强烈地,深深地干枯,对结果果树的生长发生不良的影响。为了充分利用所种植作物的优良作用,而消灭它的不良影响,矿果园土壤上保持牧草,不可多于两年,而且要想一切办法采用积雪和保持水分。”

这段表述对于我们当下肥料比较充足的条件下的果园管理,特别是从幼果期向结果果园转变过程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在幼树期时,我们强调要让树尽快的扩大,因此在施肥上,主要以氮为主,并且适当地给于相对较为充足的肥料,有些果园会使用大量的有机肥,加上肥料便宜,会造成土壤中的氮素肥力过剩,这种过剩造成果树的生长过旺,影响产量。同时也造成品质的下降,因此,对于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把原来土壤中过多的氮素营养消耗掉,从而使得果树的生长能够中庸,并提升相应的品质。这时种植多年生牧草,特别是禾本科的牧草,让草吸收这些氮素营养就具有非常好的现实意义。比如多年生黑麦草。而至于文中提到的水分的因素,仅是因为其果园位于莫斯科附近这样的区域来说,对于有灌溉的地方并不存在什么问题的。

在某些时间进行清耕也是有必要的,关键要适应果园管理目标的实现。常见的清耕往往在采果期

关于多年生牧草的播种,作者还提到:“当土壤条件并不是很理想,如非北方的黑土地时,最好采用于豆科作物混播的方式,比如作者认为混种三叶草和梯牧草是果园土壤覆盖最好的豆科和禾本科混种作物,一公顷果园,播种三叶草15公斤,梯牧草5-6公斤。对于多年生牧草的种植,在当时的情况下施肥是必须的。“要使三叶草和梯牧草生长良好,秋季对果园的土壤,每公顷须施用无机与有机肥料,计厩肥20-30吨,过磷酸钙3公担,氯化钾1.5公担,硫酸胺0.8公担。如果土壤酸化,则每公顷须施石类2-4吨。“这是对于播种前的前一年秋季施用基肥的要求;播种后的当年因为牧草的覆盖,并不进行翻耕和基肥的施用,在第二天的春季进行追肥,”牧草生活的第二年春,于土壤上层每公顷须施过磷酸钙3公担、氯化钾1.5公担。”

“到牧草播种的第二年秋季,应该进行翻耕,把草翻入土壤中,并开展秋耕休闲(清耕)与夏季绿肥种植交替的管理。作者认为秋耕休闲这种土壤管理模式会恶劣地影响土壤结构。需要在秋耕休闲时配合使用厩肥、堆肥和绿肥。并且在秋耕休闲时,保持土壤结构的最好办法是配合夏季播种绿肥作物,也就是随着播种到夏季后半期,便能获得大批的绿色体,并于秋季翻耕之。在莫斯科省及其邻近各省的条件下,建议播种羽扇豆、箭舌碗豆、饲用芜青和叶匠草作为夏季绿肥。这些作物,均于七月初播种,在一公顷地上播种标准为:饲用芜青5公斤、羽扇豆180-200公斤、箭舌豌豆与或燕麦混播150公斤(箭舌豌豆100公斤、燕麦50公斤)、叶芹草8-10公斤。”

《果园管理》中提供的非黑土地果园的土壤管理与施肥制度范例

查寻作者在结果果园土壤耕作与施肥制度的范例中,可以找到在夏季播种绿肥的当年,进行秋季深翻绿肥,并施用过磷酸钙3公担,氯化钾1.5公担、硫酸铵1公担。

通过上面的文字以及作者提供的结果果园土壤耕作与施肥制度的范例中,我们是比较明了的看出其土壤管理制度的内容。我把这个制度称之为年度间季节性生草,同时利用秋季施耕作基肥进行绿肥(牧草)种植后利用方式,并结合施用主要的原料,包括清耕年份的秋施有机肥。

这样的方式我们从当时的时代背景,特别是耕作的劳动力成本以及化学肥料的供应能力来看,这样的年度间季节性生草栽培方式,能使肥料的作用最大限度的作用于果实生产,也利用夏季的热量高峰以及雨季的优势种植绿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减轻清耕的影响,显得比较的科学,而这里需要关注的是,《果园管理》所涉及的果园土壤,本身所在区域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因此其施有机肥和种植牧草与绿肥的目的,更多的在于提供营养与改善结构。

这样的土壤管理模式,对于现在我们的果园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参考。对于结果果园来说,土壤是实现品质最为主要的因素,为此无论一个果园当下是否追求果品品质,但我认为改良土壤,保证当下的土壤满足果园生产的需要是土壤管理中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秋施基肥,通过施用大量的有机肥来改良土壤,提升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水平。二是做好果园生草(种草)栽培。通过果园的生(种)草,来达到对果园环境、土壤环境和根系环境的改良。关于生草栽培的好处与方式,我曾经在2017年秋季写过相应的系列文章。我认为无论是所处什么地方的果园,以及种植什么样的品种,把一部分的空间和能量让给果园地表的植物利用,这符合能量利用量大化以及特种多样化所带来的果园小生态的稳定,这种稳定更能够提供果园管理目标实现的预期。

规模果园采用机械耕作能够极大的提升效率,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土壤管理特别是土壤改良效果

2、土壤管理中的耕作与机械应用

在《果园管理》中,结果果园的土壤管理中具有较长时间的秋耕休闲期,为保持休闲,就需要对果园的土壤进行经常性的松土和耕作。这种耕作主要包括秋季结合施基肥的果园耕地(一般在秋季十月至严寒到来以前进行)。之所以强调秋耕重要性,主要是北方需要利用雪来积蓄水分,同时翻耕有利于杀灭土壤中越冬的害虫。

我认为对于土壤水分的关注,成为作者强调果园耕作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如下的表述中可以看出:

“春季,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当土壤徐徐干燥以及杂草萌芽时,则须以果园用圆盘耙或果园用中耕机进行耙地。”在夏季的耕作则分为播种绿肥与秋耕休闲二种。

“如果土壤保持休闲并于夏季播种绿肥作物的情况下,则于绿肥作物播种之前进行耕作。

在整个夏季(当在秋耕休闲时),果园土壤须保持清洁而松疏状态。因此夏季须进行3-4次松土,其深度为5-7厘米。”

而且特别强调对于结果果园的树盘周围要细心地管理,且要经常地进行松土。

这是一款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大规模果园应用的中耕机

在这样的土壤管理方式下,对于大规模的果园,就需要使用具有高度生产效能的农业机械机具。主要包括动力部分即拖拉机,圆盘耙。在使用中犁主要是进行翻耕行间土壤,深度可以达到20厘米或更深;机引果园用圆盘耙是在土壤生草之后或播种羽扇豆与蜜源植物之后的一种松耙土壤所必须的农具,也是当耕有大块土时分裂土块耕耘土壤树干地带应用较多的农具。中耕机可供果园行间(深耕浅耕均可)和树干地带松土用。

对于一个果园来说,无论规模大小,使用合适的农机具是果园土壤管理必然的趋势,在果园更加重视生草栽培时,割草机也成为重要的土壤管理农机具。

虽然当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结构性能达到一定水平后,果园的土壤是可以实行免耕管理,比如以草养蚯蚓,以蚯蚓肥土的模式等。然而这些需要建立在较好的土壤基础上,包括土壤有机质和结构性能,良好的水分供给等。因此对于一个果园来说,进入结果期后,需要根据自己果园的土壤条件和生产目标,制定较长时期的管理方案,以促进土壤的持续改良和满足果园生产的需求,使土壤管理更持续、有效和经济。

割草机对于当下生草栽培果园来说是必备的机械,种类繁多

3、施肥制度

作者认为:在正确的土壤耕作制度和正确的果园施肥制度之下,每年均可获得高额的产量。其施肥制度在书中的土壤保持和施肥制度范例中体现。仅就其中的施肥标准量与追肥时间作了简要的介绍。

“表中所列的标准量,是一般用量而不是最高量。当农场拥有足量的肥料时,其标准可提高1/2-1倍。第一次追肥,在果树开花以后施用,第二次在夏季落果(六月落果)以后,第三次在八月根系开始第二次生长时。”

相对于《果园管理》中对于结果果园施肥的简单化,我们在当下的果园管理中,结果果园的施肥成为影响品质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也是果园管理中品质因素的提升有关。对于我们当下的果园,我觉得可以从上述的施肥制度中借鉴一些思路:

1)是施肥制度应该与土壤管理制度相结合

我在《请注意,施肥与改土是不一样的》这篇文章中,强调的是改土的长期性以及施肥的短期性问题。这时施肥可以看作是土壤管理中的一个部分,只是这个部分相对来说比较重要。因此施肥时要满足土壤管理目标的要求,这时施肥就是土壤管理的一部分,如秋施基肥,生草栽培中的追肥,以及土壤改良中的肥料施用等。其次是施肥还要满足树体对于阶段性营养的需求,这就是我们常常称的追肥,追肥可以独立于土壤管理之外的,比如叶面追肥。但必须要认识到的是,对于结果果园的施肥来说,是必须建立在果园土壤的肥力供应水平之上的,也就是从施肥的角度来讲,追肥应该建立在基肥的基础上。当我们离开土壤条件或者说土壤管理的方式来谈施肥时,就变得无的放矢,也就失去了意义。

2)关注施肥时间的选择

在施肥的时间上,秋施基肥依然是这么多年来最为重要的时期,而关于基肥的肥料,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的组合依然是最为理想的,换种角度说,是最为经验的。关于追肥,对于落叶果园来说,花前,果实膨大期以及养分贮藏期是三个最为重要的时期,这三个果树的生长期,也是营养消耗或者说是快速生长的重要时期,具有普遍性。

对于施肥时间的选择,往往与施肥次数相关,随着施肥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土壤改良成效的显现,肥料数量的充足与种类的多样化,我们会发现追肥呈现二种不同的方向:一是在较好土壤条件支持下的,规模果园以“省力化”为目标的集中施肥,主要是减少追肥的次数,从而降低成本。比如柑橘施肥中由原来的梢前春肥、花前肥、花后壮果肥、着色肥、采后肥等,合并成一次壮果肥与基肥。这类果园相对来说,成本较为敏感,以产量为主,不大关注品质要求。二是强调对果实品质的关注,包括对其外观果形、着色、糖度等要求,这种情况下,在肥培管理中相对来说更为精细,往往采用较多的叶面追肥,以及对于生长状态的明显控制和某些矿质肥料的供应,比如果实成熟前期的补钾,生长后期的适当少氮等,这些往往会增加追肥的次数。

肥水同灌系统中首部部分

3)是肥料的选择与施肥方式的多样化

当下的规模果园的肥培管理,在劳动用工成本上涨明显的情况下,我认为需要关注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其一是包括肥料工业的发展。特别应关注专用缓释肥和水溶肥,专用的缓释肥能够提升集中施肥的广度与深度,解决因施肥次数减少而出现的供肥季节性问题;​优质的水溶肥和液肥,则能够解决在短时间内精确供肥的问题。二是施肥设施设备的应用,最为重要的是肥水同灌系统,这也是未来果园必备的基础设施之一。

综上所述,结果果园土壤管理与施肥制度是维持果园产量,提升品质的基础性管理内容,我曾经把施肥技术作为一个优质果园最具技术含量的管理内容,因为当一个果园追求品质量,其最为优秀的部分只能依靠良好的土壤条件来实现。对于当下我国大部分果园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果树品质提升困难,化肥使用过多等现实情况,《果园管理》中以有机肥和生草栽培相结合的系统的土壤管理措施值得借得,也更应该从未来果园品质提升的角度,去重视土壤改良、设施设备应用与施肥技术提升。下篇来讨论结果果园中果树的修剪问题

作者简介:邱立军 定海区农技推广专家 从事果树技术推广26年,高级农艺师,2017年2月创办悠果农艺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苹果园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做好土肥水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
《果园管理》有感(四)幼年果园管理中的施肥与土壤管理
怎样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
在果园里种上它,一块土地即可实现多重收入!
有哪些牧草适宜果园种植做绿肥?
无花果的土肥水管理技术,需要掌握的要点,值得一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