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的淮河洪灾频频,为何现在没有了?伟大的祖国早已解决

自古以来,江淮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区域,现在淮河两岸不仅有大量的农田,更是新中国建设以来发展的模范基地。

都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但是,古时候的淮河可是皇帝们心中的痛,年年水灾成了千百年来的特大难题。那么,淮河为何会频频发洪灾又难以治理?传说中消失的入海口又去哪了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淮河两岸的大量农田

一、千年淮河

其实,淮河在诞生之后的几千万年里,都带给了华夏子民万千好处。作为长江、黄河南北分界线的淮河,在古时候被人称为“四渎”之一,总长达到一千多公里,流向的面积达到了27万平方公里。

淮河所灌溉的地方经过人们的精心培育,大部分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鼎鼎有名,比如郑州、开封、曲阜这些,都是经济富庶、农业发达的大城市,江淮一带更是鱼米之乡,古人称他们富庶了,天下也就富庶了。

可见当时在淮河流域,农业有多发达。这么重要的河流,是如何在之后变成了凶猛的“水兽”呢?

关于入海口,我们现在看到的文献上很多都记载:淮河,并没有入海口。但是最初,淮河是有入海口的,淮河从发源地到穿过黄河、长江,一路奔向的地方是响水县云梯关。

虽然这一路还是挺蜿蜒曲折的,但淮河最后还是根据自己的路数一步步流到了终点,可是在多年后,由于黄河、长江还有人为的破坏,在这三者因素困扰下,淮河告别了昔日的宁静、独立,最终掀起了波浪。

图片来源于网络:淮河走向图

二、入海口消失的原因

淮河入海口消失可以分为三个原因,虽然从表面上看是自然因素,但是仔细分析,我们会惊讶的发现,人为才是导致淮河命运的最重要导火索。

1、黄河改道

据史料记载,从西汉时期开始,黄河就屡屡侵占河道,由于水量巨大,在流动的过程中,黄河水冲破了许多河道,汇入到淮河当中,这样的事情多了,就使得淮河下游不堪重负,负担过重的河水常常将河堤冲坏,破坏良田。

但是由于黄河改道没有大面积铺展开来行动,一切都还在人们可以忍受的情况,最为严重的是人类的干预。

1128年,驻守在东京的杜冲,面对屡屡南下进犯的金兵,没有足够的兵力可以抵挡,想破脑袋,最后想到一条:用水来阻止金兵进犯,而他所想到的水居然是挖开河堤,让黄河水奔涌而下。

当时的南宋懂得水利的人肯定很少,居然没有人出面来阻止这个想法的实施,最后,由于杜冲这个错误的决定,黄河上游堤岸被毁,夹杂着大量泥沙的黄河水滚滚东下,干脆就直接“入住”了淮河河道。黄河水的入侵让淮河水量猛涨,一路狂奔到了下游地区,直接冲垮了无数百姓的房子和良田。

图片来源于网络:杜冲命人挖开河堤

2、入海口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南宋之前,由于地理因素,在淮河沿线有许许多多的小湖泊,这些湖泊水养育了一方水土,富庶之地居多,比如项羽的家乡彭城,在当时就是有名的富饶之地,也难怪项羽功成之后要急冲冲要赶回去。

可是黄河的抢道,直接将这种“自给自足”的局面打破了。黄河抢道之后,淮河一带的大小湖泊还在,可是由于水量增加,这些湖泊水满溢,导致多个湖泊汇集在一起,而原本的河道被黄河水占据之后,淮河水止步不前,只好逗留在原地,彻底找不到入海口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淮河一带的湖泊

3、泥沙淤积

让淮河入海口消失的重要原因还是泥沙淤积,由于黄河水中含有大量泥沙,这些沙土重量相当大,跟随淮河水在原先的地盘打转,最后淤积形成了其他湖泊,比如洪泽湖。之后,淮河一带水灾连连,也和这些泥沙有着密切关系。

黄河带动泥沙不停侵占着淮河的河道,河道两旁被泥沙淤积之后,让河水流走的河道越来越窄,只要到了汛期,水量就大幅度上涨。

而原本可以消化河水的湖泊,现在也装了满满的泥沙,只要降水量一超过,湖泊里面的水就会溢出,洪灾就此泛滥。

到了这里,原本想要平静度日的淮河依然不得安宁,由于黄河水的大幅度侵入,淮河在无处可去的情况下,也只好侵犯了长江的河道,于是,每当淮河发生洪灾,长江下游也是一片泛滥,民不聊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泥沙淤积

三、更大的危害

一个入海口的消失,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千年来人们心中永久的痛。由于洪水的破坏力度实在太大,在清朝的时候,从康熙开始就屡次想办法要防洪、治洪。

但是由于淮河北高南低的特点,所经过的流域都是山地为主,治理起来难度极大,而且还要花费巨大的资金,所以许多皇帝,只能是哪里较为严重就去哪里修修补补,这样一直支撑下来。

最让百姓痛苦的,是那些跟随洪水一起本来的泥沙,洪水走了,这些沙土却牢牢抱住土地不肯离开,当地的百姓对这些沙土极其厌恶。

图片来源于网络:让百姓厌恶的沙土

原来淮河经过的流域都是碱成分极高的土壤,这种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大米。可是黄河改道带入了大量黄沙,这些黄沙和土壤结合之后,破坏了原先土壤的成分,导致原有的含碱土壤变成了盐碱地,这种盐碱地完全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原本靠地吃饭的农民们忙活了一个季节最后颗粒无收,没有办法,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出外寻找另外的生存机会。就这样大片大片的农田荒废无法耕种,人们也要开始忍饥挨饿。

图片: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剧照

四、新中国的治理

新中国成立之后,淮河治理成为我国第一条需要全面治理的河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花费了七十年的时间来进行治理,从建造第一座王家坝闸开始,开闸蓄洪成了治理淮河最好的方法。

到现在,淮河的洪灾已经被控制下来,虽然经过千年积淀的土壤还不是很适合农作物的培育,但是聪明的人们,利用淮河水域充沛的特点,在这里发展水产、养殖,也让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现在的淮河依然没有入海口,但是一点也不妨碍它所经流域的发展,所以说,科技和知识才是第一生产力!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流也有弱肉强食,淮河入海口被霸占700年,如今将重修入海口
被黄河改变的命运:中国古代四条大河变迁史
历代黄河下游变迁史
淮河没有入海口,它的水最终注入了哪里?
【两篇报道】黄河下游的流向或得改一改了,再不去黄海,未来你将看不到渤海
淮河没有了自己的入海口,蓄水大部分汇入长江,它到底算是一条长江支流还是独立水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