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所有的不可思议都有另一种启示丨2023年新年寄语
userphoto

2023.01.04 上海

关注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每个人都度过了人生中最不可思议的一段时光。

网上有个段子:大家一定要保重好身体呦,因为医学院上了三年网课的大学生明年要毕业给你看病了。

令人哑然失笑,却又感慨万千。

大疫三年,颠倒众生。

从来没有想过2022年的冬天全面放开、大面积“羊”倒,就像从未想过2022年的春天可以全面封控居家三个月。

生活随时可以按下暂停键:无论是一个城市,还是一个单位,抑或是一个人的生命。

在各种不确定性之中,我们最终不得不认清一件事: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才是确定性的常态。

我们曾经为颠倒而困惑;

我们曾经为悖谬而失望;

我们曾经为荒诞而无语;

我们曾经为逝去而无奈。

其实,这不是什么意外。如果生活都是确定性的剧本,那么你参演起来一定觉得没劲。

所以,生活就是各种意外组成的旅程。我们不过就是在经历各种事情中,获得各种体验、感受和回忆。

“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你生活中所发生的所有事情, 都是你自己吸引来的。

虽然我们都不想被迫遭遇危机和苦难,但是我们不得不经历时,选择相信什么成为下一个境遇的分水岭,我们想要参演怎样的剧本?

前两天参加一家律所的庆典活动,大家对又能见面感慨不已。活动中问起一位北京朋友现在的情况,他说,现在都已逐渐恢复了,这周还出现了堵车的情况。他第一次发现堵车是多么美好。

我也想起上海解封后有一次遇到堵车,我正在为迟到而抱怨时,年轻的专车司机悠悠地问我:几个月前不会堵车,路上一辆车也没有。你愿意选择哪个?一句话让我放下了抱怨和着急。他的第二句话,更让我“震惊”。他说,上海疫情三个月,我在这辆车上住了三个月……因为没有收入,作为单身外地人,他想到了最精简的生存方式,包括三个月没有洗澡……我看着这位专车小哥年轻帅气的脸庞,想不到他的忍受力如此之强……

我们总以为“意外”在别处,其实身边俯拾皆是。

我们总以为很多事忍无可忍,其实我们可以忍受更多。

2022年,有些魔幻,我们每个人都承受了超出个人想象的压力、愤怒和恐惧。昨天有人盘点2022,从年初作为“羊”被人避之不及的隔离,家人都觉得对邻居很抱歉,到今年年底几乎人人都“羊”,不“羊”都觉得被“歧视”,其中究竟有没有特别意义?

“只有通过重述个人命运,才能真正理解人们遭遇的千百种不幸。”康拉德·H·雅劳施在《破碎的生活:普通德国人经历的20世纪》序言中写道。

一旦能够理解人们遭遇的千百种不幸,我们也就能够理解自己的命运,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有意义的生活,如何在特定环境下不被恐惧击垮,相反得以延续,甚至赋予其超越独善自身之外的蝴蝶翅膀般的新意义。(2022我的读书生活 | 阅读,对时代的一种解毒剂)

理解人类的命运,是我们经历了种种不幸之后获得的一种释然。所有的不可思议背后,都有另一种启示。

2022年,有一个词很流行,叫做“精神内耗”,还入选了《咬文嚼字》编辑部选出了“2022年十大流行语”。

精神内耗,又叫心理内耗,它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

其实,接纳和放下,同情和慈悲,就是治愈精神内耗的最好方法。当我们理解,生活本身就是无法控制,世界本身就不完美,我们内心就不会生起想要规划完美世界的念头。

2022年9月,作为B站两千四百多万名关注者,视频播放量近七亿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被问到:当下生活中普通人面对着许多无力感,法律在诸多意义上能够保障人们的生活安全和社会秩序,但一定层面上它也不是完全万能的。作为普法人,您会如何看待这种无力感呢?普通人有应对的方式吗?

罗翔说:法律给我的一个重要的思考维度是,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如果我想在事件中追求完美,那可能会带来更不完美的局面。法治承认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它也承认人的内心有幽暗的成分。它知道人类的一些美好设想,都会因为人性本身的幽暗适得其反。法治在这种悖论性的命题中,接受人类理性的不完美,所以它要限制人的权力,它要控制社会,同时要限制社会的权力本身。对于个体,当你深刻意识到人类理性的有限性,那么你也不再纠结于画出完美的圆。但这并不代表理想不存在,还是秉持着乐观的现实主义吧。

我非常喜欢澎湃对罗翔的一句评价——无论如何,罗翔都是一位在当下十分珍贵的公共表达者。没有教条式的歌颂,但是每个字都在赞美每一刻存在的意义。

其实,表达者的某种宿命就是影响力永远有限,但是我们需要那些有勇气的公众表达者,因为他们总是在唤起我们直面现实的乐观。

如果这就是我们岁末年初元旦献词表达的终极意义,那我也愿意再次为《南方周末》2023年的元旦献词《南方周末2023新年献词丨总有奋不顾身的相信,总要坚韧恒久的勇气》打call,虽然也有人说今年的献词已经越来越难让人有激情,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在转发朋友圈表达激动。

我曾因为那句“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流在我们心间”而激情澎湃地进入新闻业,正是经历了太多转折,我更理解作为公众表达者,如何不假装歌颂,如何真诚赞美。

所以,今天我更理解《南方周末》元旦献词的存在和坚持。

这其中有两段话,与我的生活价值观和律新社的事业价值观一致。我特意摘过来,送给律新社的所有朋友,作为我们告别2022,迎接新一年的共勉力量——

“相信有深刻的旨归,尊重常识。常识里有我们作为人的尊严与品格,有我们微观生活的价值和边界。相信常识才能保卫常识,才能消弭悖逆科学、违背人性的谬误。疫情终会消散,巨变终归平静,常识更显珍贵,每一滴暗夜凝结的露珠,终将折射晨光。

相信有笃定的指向,尊崇法治。法治是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是守护民族复兴和改革开放的基本共识。法治超越地域、阶层、年龄,法治不分阴性和阳性。以法治为准绳,才能永固确定性、安全感,把权力关进笼子,让权利得以伸张。”

2023年已来临,真心祝愿各位朋友新年安康,身心自在。

用我很喜欢的一句瑜伽练习者结束练习时的敬语送给所有人:

Namaste! (我内在最珍贵的神性向你内在至高无上的神性致敬)

版面丨新年更富有的Lotto

审校丨快乐不止一天的Good

责编丨已经放假的Mar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5岁前你不该错过的30本书
诗词六首
《2020新春献词》
2023新年献词金句摘抄!
「满庭芳」元旦献词
" 三八“妇女节献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