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领导最讨厌的几种称呼,懂事就千万别再叫了!

石头说

哈哈哈,太好笑了。

01
老板/老大
 
有次跟着某基层领导出差,他带着秘书,一路上秘书就爱这么叫他的领导,一口一个老板、老大,那位领导显得很习以为常甚至还有点享受。
 
我们单位的小刘刚进单位,有点懵懵懂懂的,他有样学样,在回来的路上也开始笑嘻嘻地这么称呼自己领导。
 
可没想到,他那句“老板”刚一出口,马上就被我们领导喝止。

原话是——你怎么好的不学,不带脑子吗?
 
小刘很郁闷,低声嘀咕了几句,没再申辩,此后再也没敢这么称呼过领导。
 
那么,同样一个称呼,为什么基层能叫,机关单位里的领导却如此反感?
 
原因很简单——这种称呼,显得江湖气息、社会气息太重,与如今的氛围风气格格不入。

相比传统的“同志”“张处”“李厅”,一对比就高下立判,显得太油腻。

基层工作本来就更接地气,来自基层的领导通常也不那么学究,痞气更重一点,对这种“野路子”的接受度当然也更高。

但那只是出于领导的个人喜好而已,基层领导不计较,并不代表这么叫就是正确的,更不能瞎搬到机关里来。
 
我说得严重点,常年坐办公室改文件的领导对这些江湖痞气宽容度极低,听到你称呼他为老板、老大,不跟你翻脸就是客气的。
 
老板是什么人?要带下面小兄弟挣大钱的。这么叫自己的领导,合适么?
 
他是挣了多少钱发家致富了,还是偷偷带你吃香喝辣了?你这不是引人瞎想吗!
 
老大又是什么人?一副带着墨镜叼杆烟的形象跃然于脑海,仿佛一言不合,他身后就要冲出几个拿着棒子的马仔。
 
你品,你细品。

这么公然当着外人叫自己的领导,不但拉低自己和领导的格调,还顺便把整个单位的脸面都给丢了。
 
不合适,真的不合适。

 
02
哥/姐/姨妈/大舅
 
说件有趣的小事。
 
最近我们单位有位临近退休的老处长,姓郑,终于解决了待遇,提了个二级巡视员,享受副厅级待遇。
 
不过,他处长的身份还是没变,还是要代管一个处室的工作。

那天他正在处里召开处务会,一脸正经地提要求、抓落实,这时突然闯进一个人。
 
来者是郑巡(对,这就是标准称呼)的老同学,女性,同一年进的单位,现在是个副处长。
 
对方一进来,就当着一屋子人,非常习惯又自然地大声喊“老郑哥!这有份文件要你签字”。
 
一开口的三个字就把处务会的氛围破坏得干干净净。

处里的几位小年轻开始偷笑,前一秒还正儿八经的郑巡,权威掉了一地。
 
郑巡被打断后很不开心,他把脸一拉,用冰冷的语气对老同学说:“有什么事下来再说,你先出去,这儿开会呢。”
 
这位“老郑哥”的老同学犯了个什么错误?

没大没小,只习惯性地抬出惯常相处模式,忽略了人家已经提拔的事实,更忽略了合适的场景。
 
没错,你跟领导的交情是有很多年了,从年轻时大家都是小兵,一起共事,一同成长,作为亲密战友,对彼此的昵称的确叫了很多年。
 
常见的这类昵称,从普通的“马哥”“陈姐”到进阶版的“张姨妈”“大舅舅”,带着点滑稽又亲热的味道。
 
没问题,都是同事嘛,只要对方感觉不冒犯、不影响工作,怎么叫都行。
 
可是,注意!

一旦对方提拔了,当上了领导,他的身份就不一样了。你们从昔日并肩奋斗的同级同事,变成了上下级。
 
以前,你们一起下酒馆,牢骚领导、吐槽工作。可是现在,他要领导你,你要听他指挥。
 
从他提拔的那天开始,你们的关系也就产生了深刻变化。

在你这样的老同志面前,他首先就要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威信首先从哪来?就是下属对他的称谓!
 
人性的虚荣心,也不得不考虑。说直白点,很多人最在乎的就是头衔。

人好不容易才升上领导岗位,恨不得把头衔印在脑门上招摇过市。你倒好,哥啊姐啊叫个不停,直接给人把头衔抹了。

什么叫哥,什么叫姐?那是对没有头衔的普通干部才这么叫的!人家都局长了,你还叫哥?谁是你哥,识趣么?
 
被这么称呼的领导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是对你相当不满——真拿领导不当干部啊!
 
人家也不好直接说出口,一切全靠悟性。所以一旦身边同事得到提拔,你一定要主动识趣地把称呼改过来。
 
什么“马哥”,请叫马处长!什么“陈姐”,请叫陈主任!什么姨妈舅舅的,工作场合统统雪藏起来!
 
这才是上下级最正常、最有利于开始工作的称谓。
 
既不给自己惹麻烦,省得跟领导好像关系不一般似的,又能满足他,把他给抬高,满足人性的虚荣心,让他对你找不出毛病。
 
唯有一种情况例外——你们关系的确非常好了,而且对方并不排斥你继续这么称呼。

不过你得确定,真不是你单方面一厢情愿自作多情?


03
提拔前的上一个称谓
 
再继续说说这位郑巡的故事。他的任用公示已经在门口贴了好久,还有人改不了口,一直叫郑处。
 
每当这时,郑巡就微微点头,也不纠正,但态度明显比较冷淡。
 
而当别人叫他“郑巡”时,他就会热情得多,立马笑眯眯地答应,似乎是对别人“意识到他已经是个厅级”的满意回应。
 
看吧,人家努力了那么多年才往上爬了一级,你作为下属,当然得主动给他把场面捧起来啊。

就好像他都换宝马了,你却还在说“你那BYD开起来也不错嘛”。

他嘴上微微笑,心里却恨不得把你扭到他车的LOGO前让你好好看个清楚。

这就是人性,如此虚荣,却又如此虚伪。
 
要是不想在称谓问题上得罪领导的话,别懒惰,一定要关心关注单位里的人事风云变化。

你的称谓必须跟对方的升官速度保持一致,该是啥就叫啥,再拗口也得改口。


04
一切带“副”的称谓
 
再讲件好玩的事。
 
某年到基层去调研,我们单位去的是办公室副主任,一位时年才刚40出头的小姐姐,打扮也很年轻时尚。
 
到了基层,那边的干部一直感叹“真年轻,这么快就当办公室主任了,处级干部,前途无量啊!”
 
就在这时,旁边一位小伙子不知抽什么风,叫了声“X副主任”,让我顿时捏了一把汗。
 
再一看,小姐姐眉毛都拧巴了——生怕别人不知道我还是个副的,你故意拆台的是吧!
 
上面我才说的“该是啥就叫啥”,不好意思,在这里打脸了,有一种情况要推翻——当你面对的是个副职领导时。
 
体制内的绝大多数人都会主动忽略掉这个“副”字。

罗副主任,唤作罗主任;靳副处长,唤作靳处长。
 
但还真有这样的一根筋,在叫唤领导时,不惜发挥出严谨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非要把这个“副”字口头强调出来。
 
说句大实话,大多数副职都很不爽头衔里的这个副字,总觉得像是万里长征还差的那最后一步,恨不得直接删掉,早日坐上正职的位置。
 
“副”字,就像是领导心头的一根刺,拔又拔不出来,盖又不好盖,你干嘛,非要拿个放大镜杵上去呢。
 
再说了,你老副副副的,领导姓席怎么办?姓师怎么办??姓任又怎么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师,校园最美的称谓
醒世恒言:有一门学问叫“称呼文化学”(作者:仝建设)
不怪不成加拿大6:头脑简单 没大没小 懒名在外
你会打“职场招呼”吗
社交称谓谐音趣谈
马永钦:远离“语言贿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