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门球人生】打门球,打出人的修养……

你相信吗?一个门球场,一个小小的门球,却记录下人的品格和修养。

上次在路上遇到初学门球的香姐,我问她:怎么不见你去门球场练球啦!香姐说:“我这个人也不灵巧,打不好门球,还招人嫌,我不打门球了。”我说:“有这样的人吗?”香姐说:“咋没有呢,我一个球没打着,她就骂:'死妮子,这么近都打不住’。那声音虽然小,可我还是听见了”。我笑着说:“香姐,你咋不给她纠错呢?你应该郑重的告诉她:不是死妮子,是死婆子。”我说完,香姐大笑起来,说道:“我咋会跟那种人计较呢!如果门球场,不是给我带来愉悦,而是给我带来不快,我就不想打门球啦!
       香姐听到那不敬的语言,没有做出任何的反驳。这一点我可能就做不到,可见香姐是多么有忍性,有涵养。我瞬间对香姐肃然起敬起来。

有一次,单位里举行邀请赛,一位老汉球进一门时,一位女球友,开玩笑的提醒他:“小心别进不去”。结果那老汉球就没进一门儿,老汉马上杵着球棒大骂那女球友。那女球友,本来就有心脏病,脸上冷汗直冒,嘴唇儿发青,我吓得当时就想打120。那老汉还是个处级干部,看上去,高高的个子,特别是一双大眼睛,人长得可帅了。我当时心里纳闷极了,电影上演的好犯错误的人,都是矮个子,小眼睛。眼前这位高个子、大眼睛的老帅哥,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
       人们常说,身心健康。身是具体的,可以看见的。而心呢,却是无形的,难以捉摸的。这门球场是否需要有一个门槛儿,请心性不全的人,经过心性的培训,再入场呢?

还有一种球友,自认为,自己球技超凡脱俗,不允许别人有失误。自己失误啦,像哑巴一样一声不响。而别人失误了,就挖苦讽刺。
      《菜根谈》中说:“攻人之恶,毋太严,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这话也是告诉人们:批评他人的过错,不要太严厉,要顾及到别人是否能够承受,叫人做善事也不宜要求过高,因考虑对方是否能够做到。不要使其太困难。

门球竞技运动,就像直播,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球会怎样运作。门球就是在完美与不完美的轮替中,才具有魅力。自己和别人的失误都是正常的,都应该以平常心对待。真正的大赛,除了考验每位队员自身的球技之外,靠的就是队员的凝聚力、向心力。一个队员有失误,其他队员最快的反映不是埋怨,而是怎样来弥补队友的失误,怎样力挽狂澜,怎样绝地重生。看天中队几次出外比赛的视频,最后一杆儿完胜的局面就有好几次。那教练员和运动员配合默契。赛场上没有任何不愉快的音符。我想这也是他们取得胜利的秘诀之一。

       这门球还有一个最大的硬伤,那就是有的团队有可怕的“内讧”。如果一个球队里有“内杠”。大家相处,你说会舒服吗?
       如果一个球队再有一两个人要强,只注意自己的感受,不注意他人的情绪。再加上争吵,这个队伍就再也没有新人进场。举一个油坊的例子,有一个油坊磨的油很香,可买油的人却越来越少,老板儿十分不解,最终有人告诉他,因为你养了一条好咬人的狗,咬了一个买油的,那买油的一传十,十传百,再也没有人敢到你家买油了。老板儿明白了这个道理,就送走了那条好咬人的狗,狗好送走,可人呢?我想在门球的发展上,把团结友爱的道德教育和提高球技,一起加以培训也是必要的。

有时我想:存在此不足的人,不是不爱门球,也许他们是追求完美太爱门球了。很久的一天,我在三场地练球,孙志清老师,在二场地打对抗赛,孙老师,是一位语文教师,人可善良了,现在经常在河南门球公众号上,发表诗文。那天他打对抗赛,还没结束,就不打了,来到三场地。我问他:没有结束,你咋不打啦?孙老师说:我受不了啦,我一棒没打住,那教练吵我像吵小孩儿一样,说一句就行啦,不停的说。我看他脸色蜡黄,腿也不利索,我不惹人家生气。他生气了对他身体不好。听完孙老师的话,我笑着说:俗话说,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下去,那叫本事。孙老师你是一个有本事的人。孙老师笑着说:“咱来门球场是为了找乐,不加克制的生气、抬杠、任性、自以为是。都不是咱这个年龄应该有的。
       这件事大概过去了半年之久,有一天,那教练和老伴儿相互搀扶着来到球场。他的老伴已经失能了,看样子,教练病得也很重。呆呆的坐在球场上看别人打球。夕阳的余晖,照在他蜡黄、浮肿的脸上。我望着他,怜悯之心 油然而生,瞬间对他过去在门球场上的抓狂,彻底的原谅了。此时的他,多么想换一种方式,可惜没有这个机会啦!
       这次去门球场后,不到半月,那教练就去世了。门球的魅力也够大的,让一个人在走向死亡的路上,还要回目一下门球场。也许他追求完美,太热爱门球了。只是有时爱的方法不妥,我想上天如果再给他机会,他一定不会那样做。

       其实,在门球场上,那些好的品格、修养也可多了。有一次我和一群老头儿老太太们玩儿。我打5号球,离结束时间还有一分钟。柱子 旁边有两个红球。我球进三门后,完全可以把另外两个红球送上柱,可魏老头儿当教练,只要求我把自球送上柱。过后我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不让我把另外两个球送上柱呢?他笑着说,你没看吗?6号球在界外,7号球是最后一棒,那打七号的老汉都快90岁了,那两个球让他带着上柱,也让他高兴高兴。一时间,我惊讶地望着魏老汉,心想:这老头儿也太善良、太仁厚了。
       人们常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十个指头伸出来,还不一样长呢。用一种品格、修养的标准来要求别人,那是不现实的。最现实的是: 给门球人培训提高球技的同时,也不忘球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门球人在球场上的品格和修养,也是门球健康发展的任务。

文 | 周社(驻马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门球文化专栏】魅力门球与魅力门球人
要有好球风
2018·门球冬训记
天脊集团门球运动在发展中前进
【关于篮球的个性签名,哪一个适合你?】主页妞搜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打不好要练,打得好其实更要练,这就是高尔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