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社会需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类别:针砭时弊 作者:板凳冷 [个人杂文集] 日期:2011-7-9 10:32:31  
编者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文章引述了朱熹等的解说,指出这是一种曲解错解。接着文章大量引述老子、孟子著作中有关君臣关系解说的内容,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归纳出了该句含义的正确理解。文章第二部分,联系现实的需要指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包含的道理在我们今天的家庭建设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文章不仅做到了辨伪去妄,更指出了现实社会的正确做法。文章把学术和针砭时弊很好地结合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出自《论语•颜渊》。
  齐国国君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怎样管理国家,孔子就告诉他,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的意思,被西汉的儒学家董仲舒先生上纲上线地歪曲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于是这句话就成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臣子要绝对服从君王,儿子要绝对服从老子,否则就是大逆不道。所以,阿Q才把“儿子打老子”当成骂人的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成了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学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罪状之一。
  其实,孔子的原义完全不是这样,这是董仲舒以及后世儒学家朱熹等歪曲理解的结果。后人不批判董仲舒朱熹他们,却大骂孔子,你说他老人家冤不冤!
  那么,孔子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来,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你作为国君,要象个国家领导人的样子,尽职尽则、以身作则,这样,做臣下的就自然会忠于职守,做好工作。这叫做“其身正,不令则行”(孔子语)。做父亲的要象做父亲的样子,尽到自己敬老爱幼的责任,为儿子做出榜样,那么,做儿子的就会尽到自己做儿子的责任,做个好儿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上级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否则,就会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这就是孔子说的“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样理解,要说老白比朱熹他们高明,那借我十二个胆子也不敢。这意思孔子在《论语》里、孟子在《孟子》里,已解释得很清楚了。孔子这句话,绝对不是国君要臣子怎么样就怎么样,老子叫儿子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意思。
  《论语》里有孔子和鲁国国君鲁定公的一段对话。鲁定公请教孔子:什么样的君臣关系才和谐?孔子回答说:“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这里,君臣关系是双向的、相互的,而且是把处于强势地位的国君的行为作为前提的。只有当国君的尊重臣下,依法办事(孔子时代礼就基本等于法),部下才会忠心耿耿,尽职尽责。
  而孟子则说得更直接。据《孟子•离娄下》记载,齐宣王也向孟子请教如何处理君臣关系。孟子就对他说:当国君的如果把你的臣子当成自己的亲人手足一样的对待,那么,臣下就会把国君当成心肝来维护;如果国君把臣下当成供自己驱使的马和狗,那么,臣子就会把国君当成陌生人对待;如果国君把臣子不当人看,那么,臣子就会把国君当成强盗和仇人对待(原话是: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下》还记载了孟子和齐宣王的另一次对话。齐宣王问孟子:听说古代的商汤和周武王用武力推翻了他们的君王,商汤还把夏桀流放了,而周武王竟然把商纣杀了!这是真的吗?孟子说:根据史料记载,确实有那么回事。齐宣王又问:当臣子的难道能够做杀死君王、篡位夺权的事吗?孟子说:那些不仁不义的腐败分子,他们根本就不配当国君,他们只是独夫民贼。我只听说周武王杀了独夫民贼商纣,没听说他杀君王啊(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
  孔子的弟子阳虎说得比孟子更直接、更具有造反精神。他说:如果君王是个好领导,我就就忠心耿耿的帮助他;如果是个腐败分子王八蛋,那我不惜背上“奸臣”的骂名,也要坚决把他干掉(“主贤明则悉心以事之,不肖则饰奸而弑之”《韩非•外储说左下》)!
  孔子本人在修编《周易》时,就把商汤和周武王用武力推翻暴君夏桀、商纣的行为定性为“革命”。不仅没说他们犯上作乱、篡位夺权,反而高度赞扬他们的革命行动,说他们的做法上合天意,下顺民心。
  可以说,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绝对没有臣子绝对服从国君,儿子绝对服从父亲的意思。对领导者无条件的绝对服从,是董仲舒、朱熹等后代儒学家歪曲篡改的结果。而这种篡改歪曲正好是封建专制统治者的需要,因此后世儒学才被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孔子等人的先秦儒家思想,不仅有浓厚的民本理念,还有丰富的民主思想。而这种民本理念和民主思想,恰恰是所有的专制政权所害怕的,于是就硬把这种篡改了解释强加在孔子他们的头上。假如孔老夫子在天有灵,不知道他老人家有何感想?
  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我们现在仍然有现实指导意义。从社会和谐的角度来说,需要“君君臣臣”;从家庭和睦的角度来说,需要“父父子子”。自古以来,中国的官员,不仅是社会道德的倡导者,更是社会道德的践行者。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风气好坏,与主要领导人自身的表率作用有直接关系。领导人在拉帮结伙,搞小团体,你想让下面的群众加强团结,聚精会神搞发展,那时绝不可能的;领导者在台上旗帜鲜明反腐败,在台下却汗流浃背收贿赂,还想让你的地区或部门风清气正,那也只是痴人说梦。我们现在经常感叹“诚信缺失、道德沦丧”,这和一些腐败官员的不诚信、不道德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还在主席台”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因此,社会和谐需要“君君臣臣”。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他们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如果做父亲的整天吃喝嫖赌,要想教育好子女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做到父慈子孝,才能家庭和睦。
  总之,要想社会和谐、家庭和睦,就必须做到领导象领导的样子,部下象部下的样子;老子象老子的样子,儿子象儿子的样子。这就是孔老夫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最近几年来,孔子又再度周游列国,先后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孔子学院,传经送宝。天安门还立起了孔子塑像。但我们继承传播的应该是孔子等先秦儒家的精髓,恢复其民本民主思想的本来面目。对后世儒学家的篡改,则应加以抛弃和批判。我们讲民主、民生,讲以人为本,更应该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中吸取文化精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也应该该扎在我们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只有这样,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枝繁叶茂地茁壮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学问从五伦起——《论语》悟读【284】
论语启示录258:君臣父子有伦常
【儒】论语·颜渊篇(11)被误读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李说我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原来很有积极意义呀
曾仕强:孔子说“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你能理解他的意思吗?
论语日课29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