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去接触自然吧,孩子

去接触自然吧,孩子

类别:百家杂谈 作者:头枕花绣 [个人杂文集] 日期:2011-9-18 7:27:30  
编者按:文章阐明了孩子需要接触自然以及接触自然对孩子的益处,观点鲜明,有一定的可读性。问好作者,推荐欣赏。
  六月初夏,绿树浓荫,大自然经过反复的酝酿,积累出一年中最饱满的热情,整个世界被新绿洗得干干净净,正以枝繁叶茂的姿态呈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旋律中……——题记
  朋友,您看过电影《音乐之声》吗?一个永远不忘的场景,活泼善良的玛丽亚和那一群孩子围坐在草地上……一把吉他,唱着经典的“DOREMI……”在那近乎原始的黑白片中,仍能看见迷人的蓝天白云,感受到青草依依摩擦皮肤微微的痒,能体会到那一刻心灵与时光交汇的酣畅与舒爽。
  六月初夏,绿树浓荫,自然界经过反复的酝酿,积累出一年中最饱满的热情,将炽热的诗意与茂盛呈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旋律中,这个季节该是让孩子们奔向户外感知美丽自然的最好时候了,可是这样的意境却被大多数人定格在电视和书籍插图中。
  上海世博会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曾一度引起反思,所谓的“现代化城市生活“是否正是把孩子“宅”在家里,没有同龄的玩伴,与大自然日渐疏离,春天有多美,夏季多繁茂,小草会说话,风景有语言,该是由课文还是以小草告诉您的孩子呢?暑假快到了,想想那些各色各类型的补习班,那些模式化的死背硬记,虚空的画面原来就真实的存在于自然风物中,孩子们所有的求知欲就在自然的“直观课堂”。
  有这样一本书《林中最后一个孩子从自然缺失症中拯救我们的孩子》,书的作者是美国儿童心理专家理查德,罗夫,书中用“自然缺失症“这样的说法来描述现在与自然越来越脱节的当代青少年,并指出不接触大自然的弊端,与肥胖症,孤独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并指出“一个孩子在户外呆的时间越长就越健康,越快乐,更聪明,接触自然,在大自然中玩耍能给孩子一个机会变得独立,自信,更勇毅!”此书2005年在美国出版后引起轰动,“自然缺失症”,“自然赤字”成为话题并引发美国国内的一场大讨论。理查德的观点得到了众多儿童教育专家的支持。
  诚然,仅是让您的孩子在小区内玩玩泥巴是不够的,初夏时节,和孩子一起去公园,去郊外,去森林氧巴中痛痛快快的撒点野吧,不必担心您的孩子会少学了什么,大自然才是孩子最好的导师!在自然中玩耍可以让孩子开阔眼界,陶冶心情,体验运动的快乐,森林的花香鸟语,河畔可爱的小青蛙、耸立云天的大树,绿意葱葱的小草,不但让孩子感受到自然界的亲切与美好,而且稍加点拨就会激发她们对自然科学浓厚的兴趣!在大自然中去看,去听,去闻,去摸,通过“探索——表达——思考”的模式,孩子们自然而然的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发提问,也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也是最好的美育老师,从中激发对美的感受力以及表现感受的创作能力,都将在畅游间悄然萌发。
  更重要的是接触大自然获得有益的自由,孩子的性格将更加乐观开朗,通过克服自然界小小的未知风险,做一些有保险的冒险活动,如爬树、登山等、可以培养与锻炼孩子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而在此过程中,孩子更会产生对大自然的真正热爱,拥有较高的“生态智商”,在环境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的当下,这将是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作为父母,您难道不渴望到自然中释放身心,一解工作的疲惫吗?和孩子们一起跑,一起跳,一起看看小蝌蚪如何变成青蛙吧!不需要再发愁孩子不喜欢和您谈心,让自然的双手将父母和孩子紧紧牵系在一起,在郊外的蓝天白云,碧水草地间去扑捉孩子们心中的“花园”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警惕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它会折断想象力的翅膀
《林间最后的小孩》:自然缺失是一种病
85岁诺奖女科学家屠呦呦:大自然的科学乐趣何其多,比如青蒿素!
自然教育,是如何规避掉自然缺失症对于孩子的伤害?
暑假里最好的游玩方式,是让孩子接触大自然
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