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奇传说金山寺
我没有去过金山寺,但并不陌生,白娘子和许仙是启蒙者。
金山寺坐落在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长江南岸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明帝(公元323—325年)时,据《金山志》记载:“山有佛寺,始建于晋明帝时”。初建时,称“泽心寺”。南朝、唐朝期间,称金山寺。北宋真宗年间,因真宗梦游金山,便赐名为龙游寺。元代再称金山寺。清康熙南巡时,给金山寺题额“江天禅寺”,但金山寺称谓一直没变。
金山原是屹立于长江江心的一个岛屿,海拔43.7米,曾被称为“江中一朵芙蓉”。由于长江江水流变迁,自清道光年间开始与南岸相接,遂成为内陆山。如今的金山雄峙于长江南岸、镇江市区西北,山势巍峨,景色壮丽,登临俯视,滚滚长江接天际,波澜壮阔尽逝水。
毕竟闻与见的情致不一。甲午秋,我和娘子借学术会之际特地拜谒了金山寺。刚一入门便被吓了一跳,一副横额夺目:“雄跨东南二百州”。导游讲此出南宋孝宗皇帝赵眘(1127~1194年)《题金山》诗句。再看两侧楹联篆书:“狂澜避地江成陆,古塔擎天寺裹山”,气势恢宏。想想刚才大门上的长联:“一峰浮玉,十地布金,忆裴头陀江岸披缁,苏内翰山门留带。光阴瞻逝水,谁续胜缘,愿宏开宝宇琳宫,永镇苍崖翠壁;万顷烟涛,千林风籁,想焦仙人幽岩瘗鹤,陆处士中冷品泉。卜筑有芳邻,堪寻陈迹,漫辜负莲花贝叶,同听暮鼓晨钟。”对金山寺作了全方位的描述,景色、情感、教义合一,骤然成趣。
金山寺的山门西开,正对江流,两只明代石狮雄踞两侧,康熙御笔“江天禅寺”金匾高悬,颇有“大江东去,群山西来”的风度,据说这也是金山寺有别于其它寺院面南的独到之处。
由于来自禅宗祖庭的文物之乡,对于类同的佛教建筑见多失兴,随跟自称给总书记作过介绍的导游匆匆浏览。天王殿,大雄宝殿,保存乾隆南巡金山时留下7块御碑的夕照阁,珍藏周鼎、铜鼓、玉带、金山图镇山四宝的观音阁,宋元佑年间凿岩建造的妙高台(晒经台),东山半腰的楞伽台,金山顶峰的留云亭(康熙御笔“江天一览”的地方),八面七级的慈寿塔,法海修行的裴公洞,白蛇曾出没的白龙洞等,最让我神往的是金山寺的有关典故和传说。
白蛇传故事初见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卷二十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但作为传说就更早了。有关金山寺的介绍是:有一条白蛇修炼成人,即美丽善良的白娘子,嫁给青年许仙,日子过得很甜美。金山寺法海和尚知道了这事,就游说许仙出家,并把许仙诓藏寺中。白娘子来寻夫与法海打斗起来。白娘子施法术,霎时大水滚滚,虾兵蟹将成群涌上金山去。法海慌忙以袈裟化为长堤拦水,水涨堤高。白娘子因身孕不能战胜法海撤兵。后许仙逃出寺来,法海又使法术将白娘子镇在西湖雷峰塔下。再后呢,青蛇几经修炼击倒了雷峰塔,与白娘子一道打得法海躲进螃蟹腹中。白娘子与许仙又恩恩爱爱地生活在一起,有情人终成眷属。
考究起来,金山与蛇的确有些渊源。据说金山寺开山祖师是唐灵坦,他初到金山时一片荒芜,只得在山后的石洞坐禅。传说那洞里有一条白龙常吐毒气,人触之即死,但灵坦一到这白龙就伏而逝迹。此洞便是如今的白龙洞,内有一条石缝深不可测。第二代祖师唐释法海(裴头陀)到金山修行时也是寺破屋塌,刚到半山悬崖的石洞参掸,忽觉脑后刮来腥风,只见一条桶粗的大蟒盘在那里盯着法海,法海故我不惧,大蟒遁入长江。后人就把这山洞叫法海洞。相传,法海有一天在江边挖土,竟然挖到了一批黄金,就将黄金献于朝廷。皇上念法海忠厚,遂敕命将黄金返回作修复寺宇之用,并赐名金山寺,由法海做住持。
由此看来,白蛇传的传说冤枉了金山真实的法海,但此法海非彼法海也!传说是人们对邪恶的诅咒,对幸福的向往。
金山的蛇还衍生个故事。南朝梁武帝一天夜里梦见刚死不久的宠妃郗氏变成一条毒蛇,向他哀求说:“我在世时心太毒,死后变为毒蛇,请为我做佛事超度众生,让我安心。”次曰上朝,梁武帝正要大臣们为他释梦,一条大蛇便游进殿来,梁武帝就说:“你若是郗氏变的,就开囗说话吧。”那蛇就复述了昨晚郗氏说的话。后来,梁武帝召见时称泽心寺的住持商量,又约请九位高僧,在金山览阅藏经三年,编成《水陆仪轨》。还在金山寺组织水陆大法会,为后世开水陆法会之滥觞。
金山寺还流传着苏东坡与主持佛印斗智的故事。话说金山四宝之一白玉带,原是苏东坡身上之物。一日佛印正与众僧讲经说法,东坡走了进来,佛印见东坡进来便说:“学士从何处来,此间无坐处”。苏东坡自恃才高,引经据典答道:“暂借四大为坐。”佛印听罢笑着道:“学士有意论佛,我有一问若学士能答,我便让坐,否则,留下腰间玉带以镇山门”。东坡欣然允诺,佛印问:“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学士何处坐?”苏东坡一时答不出来,只得把玉带交给佛印,佛印回送一件衲裙,为此苏东坡写了《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极次韵》以记其事,诗云:
病骨难堪玉带围,纯银仍落剑锋机。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术率十万金兵,乘数百艘战船,朝镇江杀来,浙西制置使南宋名将韩世忠,驻防镇江,他率八千水师,负责阻击金兵,夫人梁红玉与韩世忠谋定利用有利地势,将敌诱之黄天荡,然后围而歼之的方略。为了鼓舞士气,梁红玉在金山妙高台上,为将士们击鼓助威,这一仗韩世忠大破金兵,金兀术损失惨重,败北而去。“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传奇由之产生。
据说金山寺的法师从道悦以后就不看象卜卦。原因是抗金战争在胜利在望之际,岳飞被奸臣秦桧以十二道金牌从战场招回,他途经镇江金山寺夜宿作一梦,梦见两只狗在狂吠。第二天,岳飞请寺中住持道悦禅师开示,道悦心知此梦乃“狱”字之意,又不好说破,便告诉他道:“岁底不足,谨防天哭,奉下两点,将人害毒。”道悦劝他不要回京,但是忠心耿耿的岳飞哪里肯听?岳飞南归后,被诬下狱,已悔晚矣。原来,那年的十二月只有二十九日,当天晚上又下起雨来,正是“岁底不足,谨防天哭”;而“奉下两点”是秦桧的“秦”字,后来岳飞真的就在这天被秦桧害死在风波亭。岳飞临终说了一句话:“悔不听金山道悦禅师之言”,却又惹来一段孽缘。秦桧听了岳飞的话,马上派遣亲信带兵赴金山捉拿道悦禅师,但却扑了个空。因为在兵至金山的前一天,道悦禅师已经坐化,临走时留下几句偈语:“吾年四十九,是非终日有。不为自己身,只因多开口。何立自南来,我向西方走。不是佛力大几乎落人手。”
金山的后山有座“御码头”,因康熙皇帝游金山时在此登岸而得名。据说当年,康熙皇帝由此上岸,登临金山极顶,见大江水天相连,即兴提笔想留下“江天一览”四字,但过于激动,竟一时想不起“览”字如何写,正当康熙御笔难收之时,一随行大臣急中生智,高声道“臣今见驾!”康熙听罢省然,遂留下今凌云亭内御碑上“江天一览”墨宝。
“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走过千年的金山寺,“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是金山寺孕育了传奇故事,还是传奇故事扬名了金山寺,古来有议,但是人们崇尚自由、追求幸福的理想无异。我羡慕白娘子和许仙的恩爱,更赞赏金山寺无私的胸怀。
作者:子愚雅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镇江金山寺游记(4)
<镇江金山寺随拍>(二)
镇江三日:梦回金山(中)
感受镇江人文
走进雷峰塔——大型系列壁挂木雕《白蛇传》
四大民间传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