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服镇痛药的危险性



据调查,中老年人服用镇痛药的比例很高,这些人腰痛时用镇痛药,牙痛时用镇痛药,患妇科疾病时还是用镇痛药,少数人甚至用镇痛药来解乏或振奋精神。过量或长期服用镇痛药对人体是有害的,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长期服用镇痛药可使人体产生依赖性(成瘾)有人出现“戒断症状”,如打呵欠、出冷汗、疼痛加重、精神紧张、身体不适等反应。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反应,是由于外源性镇痛药的反复、过量使用抑制内源性镇痛物质内啡肽的作用,一旦停药,内源性镇痛物质就会暂时缺乏,从而出现一系列“戒断症状”。  

 

第二,过量或长期服用镇痛药,特别是解热镇痛药容易导致胃肠黏膜的损伤和溃疡。镇痛药可以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在发挥止痛作用的同时,可使人体失去前列腺素的保护作用,引起消化道的损伤。国外资料表明,服用镇痛药者发生上消化道损害的危险度比未用者高出1.5倍;死于与消化性溃疡有关疾病的危险性比未用者高出2倍;由镇痛药引起的胃部损伤占溃疡病发生率的15%—35%。  

 

第三,长期服用镇痛药会使人体的凝血系统紊乱,使出血时间延长,诱发消化道、皮肤等部位的出血。研究表明,出血的危险与镇痛药的使用和年龄有关,男性和高龄者在使用镇痛药后出现出血及穿孔的相对危险性较高。一般,使用镇痛药剂量越大,危险也越大。那么,应该怎样使用镇痛药呢?实际上,应用镇痛药纯属对症治疗,并不能解除病因。一般地说,镇痛药仅适用于热度很高,或有慢性钝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及月经痛者,而对内脏平滑肌痉挛所引起的绞痛几乎无效,也不能防止疾病的发展。即使把镇痛药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和成瘾性降到最低,使用镇痛药仍应采用最小剂量,并控制最短的使用天数,一般以止痛为目的使用镇痛药应限定在5天内,而用于治疗风湿病和肌肉、骨骼疾病则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应用镇痛药要注意下列问题: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3岁以下儿童应尽量不用或慎用;老年人如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等,应选用不具降压效果和对前列腺素分泌无抑制作用的镇痛药,如舒林酸等。 

 

2.合并肾功能不良者应慎用或不用,如必须使用,剂量不要过大;有出血倾向及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病史者,应慎用或禁用;使用后可能发生皮疹、哮喘等反应者应当慎用;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应禁用。  

 

3.对镇痛药或其中成分有过敏史时,不宜再使用其他同类镇痛药,因为同类药物大多数存在交叉过敏反应。 

 

4.为避免镇痛药对胃肠道的刺激,镇痛药宜在餐后服用,不宜空腹服。使用镇痛药时,千万不要饮酒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因为同时饮酒会增加胃肠道刺激性.诱发胃肠出血或黏膜溃疡。  

 

5.不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否则会使胃肠道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2倍。

巧辨感冒药——APC及其变种

 

感冒、发烧是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市场上许多治疗感冒的药品,使用时要留心辨别。APC又称复方阿斯匹林片,解热镇痛药。内含三种成分:阿斯匹林(具有镇痛、消炎、退热作用)、非那西丁(口服后分解出对乙酰氨基酚,它同样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以及咖啡因。一般发烧超过38.5度的患者服用。由于阿斯匹林容易诱发哮喘及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故哮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慎用,对该药有过敏史者和妊娠妇女应禁用、年老、体弱患者,体温超过40度者使用时,注意出汗过多而引发虚脱现象。


泰诺、百服宁和感康等药虽然名称不同,但实际有效成分均为对乙酰氨基酚,它们对胃肠道的刺激小,口服吸收快,适用于阿斯匹林过敏者。有肝、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优点: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30分钟起效。对2岁以下儿童可用牛奶、果汁伺服,但时间较短为24小时。

 

布洛芬:商品名叫美林、臣功再欣等,可用婴幼儿退热,它和乙酰氨基酚是世卫组织推荐的两种退热药,也较为安全的退热药,控制时间68小时对39度以上高热退烧比乙酰氨基酚要好。但对胃肠道有不适感,有引起胃肠道出血及加重溃疡报道。所以用于3岁以上儿童高。

 

尼美舒利:对消化道不良反应轻,在临床中用于炎性发热疼痛的治疗,但近年由于它对肝损害严重、故国内对儿童基本不用。

 

赖氨匹林:解热作用强,起效快,作用缓和而持久,可避免口服阿斯匹林及布洛芬对胃肠道刺激,可肌注和靜滴对口服药物困难的儿童,临床也常用此类药。但它含有阿斯匹林有可诱发过敏及哮喘重度发作,应注意询问过敏史。特别提醒体温升高是人体的的自然防御反应,可使抗体合成增加、有助于吞噬细胞活性增強,有时还有助于诊断和预后的判断。一般发热38.5度以上才用退热药,但24小时不超过4次。镇痛药不能消除病因,只能减轻症状。患者应针对感染的病毒、细菌服用相应的抗生素。若服用解热镇痛药后3日发热不退或疼痛5日不止时,应及时去看医生。使用解热镇痛药剂量不宜过大,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产生副作用。

 

五大用药坏习惯伤肝又伤肾

 

医药专家指出,最容易有吃药坏习惯的人主要是慢性病人、老年病患和低教育程度的族群。如果你吃药有包括送药、存药、随便停药、分享药物、药食不分的5大坏习惯,结果不是伤肝就是伤肾.

 

五大吃药坏习惯

 

第一位就是送药,药师表示,买各式药品,孝敬老人或送亲人与好友,实际损害别人健康。

 

第二个坏习惯是存药,虽然节俭是美德,但该吃的药就不要省,过期的药就要丢,很多人将吃剩的药用冰箱保存,却忽略了药物开封后保存期限不宜超过半年,况且有的药,像是悬浮液型的胃药,是不能冰箱保存的。

 

第三是随便停药,因为药物难免有副作用,因此由医师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才能在药效和副作用之间找到最佳平衡,常有病人吃血管扩张剂治疗高血压,因为头痛、头昏而自行停药,不让医师有机会调整药物,结果高血压没有受到控制。
第四是分享药物,常有人将自己吃有效的药物,拿给亲友分享服用,这可能不能助人反而害人。

 

第五是药食不分,许多人的药物观念不健全,不把成药、补药当成药,吃了明明是保健食品,却又希望发挥神奇药效,最后往往就是吃到违法添加药品的食品,反而赔上自己健康。

日常用药禁与忌

 

忌干吞药片,胶囊忌打开服,肠溶片忌嚼碎服,忌随意加大药量。

不宜用牛奶、果汁送服药物,不宜用热开水冲服药物。

忌用茶水同服药,服药时忌吸烟,酒醉之人禁服镇静药,用头孢类一定要禁饮酒。

注射针药忌口服。

伤口换药忌太勤。

忌滥用激素类药物。

切忌乱用退热药。

忌常服维生素C,维生素类药不宜饭前服。

感冒不宜选用抗菌素。

冠心病患者忌用消炎痛,肝炎患者忌饮酒,肝炎初起患者禁服蜂王浆,胰腺病人忌饮酒。

 3个月内婴儿忌用磺胺。

婴儿禁用滴鼻净。

青少年慎用胃复安。

青霉素与庆大忌混合注射

碘酒与红汞忌同用。

阿斯匹林忌与维生素B1同服。

 

 

作者:孟凡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退烧怎样吃药副作用小?
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原则
这几种情况,解热镇痛药千万要慎用!|你“药”知道
怎样缓解关节炎疼痛?
APC是什么药?主要治什么?
【21执业药师药学综合通关笔记】第8章常见病症的自我药疗:发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