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把手教你自建指数基金

前不久,突然发现沪深300地产指数的成分股只有8只股票,一下子觉得自己“曾经”很笨,事情是这样的:
在N久之前,曾经寻思着配置地产标的,除了配置几只龙头股外,额外配置龙头集中的指数。然后就在指数化基金中找,找到了对标300等权地产、中证800地产的基金。但看了这两个成分组成不是太满意,300等权地产龙头不够集中、中证800地产里面小地产公司又太多。


后来思前想后,两害相较取其轻选择了中证800地产,其龙头集中度相较300等权地产稍微集中一点。

前段时间,坛子里有朋友做了某当红指数的自建等权指数。我那会还楞是沒想起那300地产我也可以自建。

说这些,我想表达的是,这世间,有很多时候因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备,只是点、线状态下,无法达到融汇贯通的地步,即便周边有类似场景出现的时候,也无法触发自己的动作。只有某日灵光一闪,可能才会触发,否则就如同冥冥中有无形的东西在障碍着。

所以,知识体系的系统、完备是非常有必要的,日常那种碎片化阅读其实真正融入到血液中未必深刻,形成不了反射性的反应。

这就用这个300地产为例,给大家分享下如何买股自建指数,大家也莫取笑敝人为什么要买地产标的,这纯属敝人资产配置思维作祟。


因为这300地产很特殊,成分股才8个,所以建立不太复杂,而那些超过10只的股票自建指数会复杂很多,后文会提到。


到中证网上找到300地产的成分股(https://www.csindex.com.cn/zh-CN#/indices/family/detail?indexCode=000952),如下图:


通过如上权重获取后,做了如下自建股数计算的表格:


按如下步骤分别完成:
1. 通过22/2/18的权重先以10万资金为总额计算出“定标股数”。
2. 找到“定标股数”中的最小值,图中如新城控股,将其缩编为100股,其余股票按其同等缩编即“修正股数”。
3. 因为购买股票必须是100的整倍数,所以就手工调整“修正股数”为整百股,初始按四舍五入方式调整。
4. 调整的结果即“单份自建股数”,此刻计算其“单份购买额”、及“权重(自建)”,进而获得“权重偏差(自建)”,如果权重偏差过大,则继续手工调整“单份自建股数”,直至权重偏差之和最小即可。

通过如上调整后,最后的权重偏差是2.86%,已经基本接近实际权重了。之后,就到市场上买入相应股份即可。

实际上,买股自建指数是有好处的:
1. 节省标的基金的管理费、托管费、指数使用费:
一般来说,如果是ETF,市面上的管理费一般在0.2%~0.6%附近,托管费在0.1%~0.2%附近,指数使用费0.02%~0.06%。而如果是单纯的指数基金,管理费就超过0.6%了,有些会是0.9%、1.0%、1.1%各就不等了,而托管费也比etf贵。比如上面提到的中证800地产对应的指数基金鹏华中证800地产指数(160628)管理费1.0%、托管费0.22%、指数使用费0.02%。

如果自建指数,每年能节约这个资金,如果是长持N年,那的确不是小数,后面给大家看看实际的案例。

2. 增加网上打新份额
这就不用太说了,买了股票做底仓,自然增加了门票份额。不过,可能有朋友会说,如果是直接购买基金,人家不也会网下打新么?是的,基金也会网下打新,只不过遇上你心仪的指数沒基金呢?或者你心仪的基金份额太大,那点网下打新加成就贡献度就很低很低了。

而目前,网下打新的收益似乎比过去降低了很多
,不知道有沒朋友统计过现在最新的网下/网上的打新收益率?如果有,大家也发发,看看自建在打新上是划算还是不划算。

3. 理论上自建指数在资金利用率上会更高
大家都知道,基金标的为了应对申购赎回,一定是有部分现金仓位的,比如股票基金一般是预留5%的现金,而指数基金则沒硬性要求预留多少,但常规大约有3%以上的预留现金,某些指数基金甚至会预留5-6%以上的现金。而自建则等效于时刻100%资金利用率,所以理论上自建指数的资金利用率会更高。

不过,买股自建指数也有一些局限性,就是其成分股最好不要超过10个:
自建,理论上只要有money,都可以做得到,但实际上往往由于散户的资金不足原因,如果成分股个数到一定数目,那单份自建金额可能就不低了,我无聊计算过某指数,一下子就是好几十万才能自建,否则就和指数权重偏差太大了。

不超过10个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如果权重在10个及以下,可以每天去中证网查阅最新的权重数据,因为公开数据“即时”查阅只能看10个,之后的得到每自然月的第一天看到上月末的权重。


当然,通过上月末数据,配合上月末股票价格,也可以计算出和原始权重匹配的股数。只不过,遇到指数定期调整成分股的时候,就没辙了,得等下月初你才知道他们调整的成分股权重如何。

如果为了规避指数调整成分股后的权重问题,也可以直接自建“等权”指数,这就不依赖于他们公布的数据了。只不过“等权”指数也是有应用场景的,就比如我上面的例子,我就不喜欢300地产等权。

说到自建能节约管理费、托管费的成本,也能提高资金利用率,我们来逻辑计算下这两部分对一个基金在十年后和指数的差距:
下面例子按沪深300为例来计算,从2004/12/31为1000点基期开始至今,沪深300全收益指数的复合年化是11.95%。现金按4%长期未利用来计算,这样每年就有11.95%*4%=0.478%的收益损耗。

如果按etf模式计算,管理费0.6%、托管费0.1%、指数使用费0.03%,那么十年后基金整个涨幅只是指数的:
POWER(1-0.6%-0.1%-0.03%-0.478%,10) = 88.56%
换个说法,即指数与基金的涨幅倍数:1/88.56%=1.13倍

如果按普通指数基金模式计算,管理费1.0%、托管费0.22%、指数使用费0.03%,那么十年后基金整个涨幅只是指数的:
POWER(1-1%-0.22%-0.03%-0.478%,10) = 84.00%
换个说法,即指数与基金的涨幅倍数:1/84.00% =1.19倍

当然,这只是理论计算,和实际应该有偏差,我们来看看实际的例子看看是否有如此偏差。找了两个基金,一个是A股成立最早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博时沪深300指数A(050002),成立于03/8/26日;一个是A股目前最大的沪深300etf基金,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成立于12/5/4日。


下图是一些数据,这里说明下,其中博时“定标日”主要是考虑沪深300指数在05/4/8才正式发布,那么为了时间相配,就以05/05/01开始计算;华泰“定标日”主要是考虑其基金成立是在12/5/4,考虑建仓期等因素,以12/6/1为定标日。

从图中就可以看到:
1. 博时沪深300:近17年,总涨幅跑输指数28.01%,复合年化跑输0.29%,指数涨幅倍数1.04;
2. 华泰沪深300:近10年,总涨幅跑输指数12.76%,复合年化跑输0.67%,指数涨幅倍数1.06;

依此,竟然发现博时沪深300在管理费等比较大的情况下,复合年化才跑输0.29%,着实还是厉害。


两只基金的指数涨幅倍比才1.0x,比理论计算出来的1.1x小了很多,说明它们都比理论计算超越了一些,只不过的确沒跑赢指数。

这里,也额外提一句,在市场上经常见有基金公司宣传其指数品种跑赢了对标指数,有时候他们是拿净收益指数来比,少了分红收益,当然很容易跑赢了,如果真拿全收益指数来比,那还真不一定。

如上,是今天关于自建指数的内容,纯属好玩,写了一晚上,如果各位也觉得好玩,就多点个赞,谢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年躺赚标配,请盯紧这一对!
指数增强基金如何选?
广发沪深300指数基金基金净值查询(什么是沪深300指数基金? ?)
中证500指数为何持续跑输市场?
对于2021年,这组数据很关键
ETF基金,看这一篇就够了(附ETF基金投资最全攻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