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样的人!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与父母的关系就代表了这个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在结构学的《精神结构》中已经阐述过原理了:人的精神结构在最初的生存结构中被雕塑时所构建起来的基础模型是后续演化的基础。不管那个阶段的人处于什么状况之下,其精神结构一定会形成一种稳定的运行状态——即便这种稳定呈现出拧巴且失衡的运行状态。人在最初的生存环境中与父母之间构建起来的关系构成了自己与外部世界所有关系的模型。后续的所有调整都在这个模型之上,就如同一栋房子的扩展和装修都在房子的主体结构之上开展一样。

人在出生之后,父母本身的状况,以及彼此的关系就为其构建起最初的生存结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后续的一切都在这个生存结构中不断的完善细节。当然,也存在打破既定轨道的可能性,那就是主动突破生存环境导致的重塑——虽然这种重构依然带着最初模型的惯性。人的成长环境同样会雕塑人的精神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你遇到的人,你读过的书,你经历过的事,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影响。至于这种影响力能不能突破既定轨道的束缚和惯性的制约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审视。

有的人独立性很强,甚至害怕欠别人的人情,有事都自己扛。这种人不喜欢依赖别人,甚至对父母也很冷漠。这样的人如果对人很热情,也只是一阵子,而且具有非常强的目的导向性。无论如何都无法持续的对人保持热情——不管这个对象是谁。这样的人甚至对父母都很冷淡。从小的独立性不仅仅体现在生活层面,同样包括心理层面。简而言之,这样的人对自己的父母没有太多的情感依赖。如果说别人是在外面受了伤就跑回家疗伤,而这样的人打心眼里就不认为家是疗伤的地方,也从不把家当作什么安全的港湾。这样的人对人更看重责任而不是感情,因为自己的感情能够自成体系形成一个闭环!

这种感情无需寄托他人的闭环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从小与父母无法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更别说对父母有什么亲密感。同时,也不愿意与父母进行任何方面的分享。甚至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与父母相处。在外面受了委屈,遭受了困难也不会与父母说。这并不是因为这样的人更懂事,而是因为这样的人彻底的对父母感到失望!没有分享欲是因为分享得不到回应而且还会滋生出误会,甚至节外生枝引发争吵和打击。之所以受了委屈或者遇到了困难也不与父母说,是因为内心无比坚定的确定:不仅说了没用,还会引发解决不了问题的父母对自己进行攻击和指责。久而久之,也就明白了父母的怪罪和指责都是为了掩饰他们自己的无能为力——那些老羞成怒下的责骂就算不是为了推卸责任,也真的无能为力!既然结果都是一样的,何必再招来一顿指责呢?所以,这样的人会把所有的委屈和困难都自己扛。这样的人一旦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就彻底的不再需要父母,也不需要家——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心理上都不需要。

并不是说这样的人不渴望温暖,这样的人更容易被人间的善良所感动。但同时又保持高度的警惕。这类人在未能彻底在生活上获得独立之前,就如同一个特工一样潜伏在自己的家里。也像潜伏的特工一样小心翼翼的与自己的父母打交道。那些被冷落、被指责、被否定、被打击、被情绪化的对待的经历,为这种人锻造出隐忍的性格。不会寻求理解和安慰,也不会去寻求情感得到回应。

有些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演化出极其敏感脆弱自卑和低价值感的性格特征,既对自己很失望,也对整个外部世界感到失望。这样的人会习惯性放弃,也习惯性逃避。极度的缺乏安全感,但又烂泥扶不上墙,时常被挫败感吞噬。事实上,绝大多数对父母都感到失望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人会逐渐形成脆弱又缺爱的纠结状态。这样的人也很大概率过不好,不管是在工作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比较容易陷入一种自我消耗的困境之中无法自拔。

当然,也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各方面都很强大,不管遇到什么打击,总是对自己信心满满,而且对自己要求很高——这份自信源自于成长过程中持续的自我突破,遇到任何困境都自己搞定了,因为驱动行为的力量和感情都源于自身。这样的人对自己要求高,对别人要求也高,而且对别人很没有耐心,一旦别人不符合要求就直接放弃,而且放弃的非常决绝,毫不拖泥带水,甚至冷酷无情。当然了,这样的人是极少数,既冷酷又理性还危险。这种魅力虽然吸引人,但不适合与人建立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T2:这样的人!!
信任人还是技术?
二月最短,花钱最多!
爸妈没文化,你尽力就好!
E11:三种关系
识别父母挖的坑,拒绝别人挖的坑,不给自己挖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