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惯坏了富人不敬畏法律的毛病

100多幢别墅,完全没有改扩建痕迹的屈指可数。更有甚者,面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强制拆除令却依旧开工。近日,记者在杭州一高档别墅区看到,该别墅区俨然已成“城中村”,擅自翻建、扩建、改建等情况非常严重。(6月5日《北京晨报》)

面对相关部门的强制拆除令,一些业主依然我行我素任意改建,说白了,就是不把法律法规当一回事。报道称,许多人违规改建是看到别人也在建,自己不建有点吃亏。这种心理不难理解,相互攀比是人之本性,比富斗狠也是常见的情景。但问题在于,为何有人会将这种比斗的范围扩大至对法律法规的突破对行政命令的不屑?为何有人能够肆无忌惮的蚕食他人利益而浑然不知错?

杭州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傅立群认为,这说明现在的确有些人凭着有钱,对法律没有敬畏之心,不仅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还肆无忌惮地蚕食他人利益、公众利益,将这当成互相攀比的手段。“这些富人真的应该好好思考该如何处理好财富与道德意识、社会责任的关系。”——从道德层面而言,自我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五日三省吾身”体现的是自我道德的认同与改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高高在上的道德家,是人就会犯错,也并非每个犯错之人都会反思。从根本上来说,妄图通过富人的自我反思让其认识法律的威严不可侵犯或者,社会责任不可懈怠是行不通的。

很明显,对法律缺乏起码的敬畏,对社会责任缺乏感知,更对他人利益不管不顾乃至蚕食,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法律法规并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许多时候法律认定他们错了,并应该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执法者要么不予执行,要么只做一个样子,不能对这些人形成威慑。比如,对别墅区的违建改建,相关部门只发了一个自行拆除令,既没有强制性的措施,也没有对违建改建者地处罚,过了几年后有人又开始心安理得的建设。

另一方面,“有钱能使磨推鬼”的思想盛行,一些有钱人自认为高人一等,是“新贵群体”,他们大多是当地的富人,控制当地的经济发展。对于这部分人,相关部门也采取的能不得罪就不得罪的想法,毕竟这些人算是“财神爷”,俗话说谁和钱过不去。这更加剧了有钱人为所欲为的资本,甚至屡屡突破法律底线。这种政策性的不平等并不鲜见,比如佛山评比的荣誉市民,几乎大部分是以对当地的经济贡献为指标的,而对于同样贡献巨大的普通市民则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再如,曾经轰动一时的杭州飙车案,现场的几个少年竟认为撞死过错不大,有钱就能摆平。

富人缺乏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是这个社会惯的毛病,一边是有钱即为“贵族”的思想作祟,一边是维系社会公平公正的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疲软,富人穷人并不一样。所以,只有让法律不以贫富为标准发挥作用,该强制则强制,该惩罚则惩罚,从根本上突出法律的权威性,才是根本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龙之声国际观察 34
道德底线,社会秩序在人的心里到底还算什么呢?
揭秘富人不愿意说的人性手段。
当你看明白这个社会是怎么回事时,你已经不...
钱越多的人,往往越没有“道德”?
浅谈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法规的相互作用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