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小明:我的1年和1000万


今天的文章,没有干货,全是水货。要看干货的读者,到此可以关闭退出了。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写公众号这一年以来的几点心得体会,可能是些没用的鸡汤。


从2017年春节后我开始正式运营公众号「秦小明」以来,时间刚刚好一年。你说这一年我做得有多成功,谈不上。但要说我做得多失败,恐怕也不能这么说。


只和大家分享一个数据:


过去这一年,「秦小明」的文章阅读数已经累计超过1000万次(剔除10w+以上的爆款文后)。


这个数据很好吗?值得炫耀吗?算不上,但绝对不差。很多人把我描述成2017年新媒体界的「黑马」,我觉得当之无愧。


很多看到1000万冲进来的老铁,是不是以为我要写我怎么一年之内赚了一千万收入的?不好意思,让你失望了。谈钱伤感情,也未免俗气。从产品运营的角度,我认为1000万的阅读数,重要性要超过1000万的收入。


至于我这一年从公众号上赚了多少钱?我没有义务披露,也不会和大家说得太具体,知道的人自然会知道的。不会太少,离「小目标」也还尚有距离。


我做这个号一年的一些抽象意义的经验教训,可能比你关注我赚了多少钱更重要。毕竟我告诉你我赚了一千万,你并不能依葫芦画瓢,马上也赚到一样数量的钱。


世界观不对,再精准的方法论都是没有意义的。


错误的世界观,经过精准的方法论,导出的只能是精准的错误。


所以,我一直认为,想要赚钱,想要成功,想要变得牛逼,先端正世界观,比什么都重要。但人们似乎反过来了,认为可操作的方法,才是重要的,这是个有意思的命题,不展开。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对与不对,你批判着参考。


1. 创业这件事并不总是伟大的,也并不总是规划好的。


事实上,去掉一些媒体包装和故意的营销炒作,相当数量的创业,一开始的动机和面临的处境,都可以用难以启齿和尴尬窘迫来形容。并不总是创始人在屋子里想了三天三夜说老子就要做这个,就能做成。


创业找到正确的方向,是需要运气的,这个运气能不能撞上你,天知道。


两年前,我抱着伟大的创业理想,分析和规划了很多,开始了第一个项目。一年前,第一个项目卒。迫于生计压力,开始了集中注意力写公众号的生涯,这就是「秦小明」的开端。简单来说,就是没钱了,还欠了别人钱,得想办法生存下去。


一点也不浪漫,一点也不伟大,一点也不动人心弦,还有点狼狈。


2. 别人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不要紧,你自己不能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是很多人滑入「碌碌无为」的人生困境的重要原因。


炒股的人,自以为自己牛逼得不行,每个机会都想抓住,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短线秘籍价值投资全都搞了一遍,最后被收割得很惨。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你以为你能战胜大部分人赚到钱,但其实你不知道你在做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你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结果你当然会亏钱。


其他行业也是一样,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在干嘛,浑浑噩噩一辈子也就过去了。


我一开始写公众号就知道这只是一个过渡,我后面有非常清晰的长远打算,你也可以叫做大目标或者抱负。但在外界看来,我就是个写公众号的,大家都喜欢用自媒体人这样的标签来给我贴上,我觉得没问题,我自己知道我在干什么最重要,别人爱怎么说那是别人的言论自由。


再比如,有些搞传统金融的人会骂我,觉得我写的东西太简单,有时也不够严密,不太符合传统「金融狗」的定义。我觉得也没问题,他们都说得对,但他们不知道我要往哪里走,我在玩什么游戏,但我自己不能不知道。


别人误会你甚至骂你,都没有关系,因为他们不知道你在干嘛,但你不能不知道。同理,别人褒奖你称赞你,你也不要尾巴翘上了天。


任何时候,你不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3. 时代变了,竞争更激烈了,但是艰苦奋斗的道理从来都不过时。


我们很多的小年轻,包括一些中年人,都在感叹时代越来越难了,阶层固化了,努力和不努力没有什么卵差别,所以佛系文化迅速走红。


但我要说,阶层并没有固化,上升是更难了,但是下降却更容易了。你不努力,就等着被后来人踩死在脚下好了。


卵巢彩票这种东西,不要去羡慕,羡慕不来的,你不能重新投胎。


牛逼的人,是把手上一副烂牌,也能打得精彩。


天天和身边的人比来比去,看着同龄人一个个牛逼,自己又不愿行动,不去改变,成天自怨自艾,你不被抛弃,谁被抛弃?


你以为你很佛系,但结果不会陪你演戏。幸福还是要靠努力奋斗才能得来的。


讲两个细节。


去年底,特朗普税改法案通过,是礼拜六。同学们都在愉快地过周末。而我呢,我单身狗一个,没人一起过。就跑到书店里看东西,刷新闻。突然刷到特朗普税改法案通过,我判断这个话题能火,就迅速打开电脑,一个半小时搞定文章发送出去。后来阅读100多万,直接涨了好几万用户,是自媒体同类话题里最牛的。


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大家也都是在外面游山玩水。我因为训练营的报名人数增长没达到此前设定的标准,就每天琢磨着怎么写干货,让大家意识到这个号这个课是有用的。截至昨天,报名人数远超预期。


我这一年中,这样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次,反正都习惯了。


大家睡觉的时候,我在追热点;

大家休假的时候,我在写文章;

大家谈恋爱的时候,我在读东西。


你看,普通人的崛起,没有什么窍门,把简单朴素的道理做到极致。努力,奋斗,死磕自己,多少都能成点事。


现实是什么呢?现实是,大家都在喊着要牛逼,要赚钱,要暴富。然后喊完口号该玩玩,该吃吃,该喝喝,该啪啪。最后实在不行,再来一句,人啊,终究是平凡地过一生。


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4. 没变牛逼之前,一个开放的心态无比重要。


我知道有些人会习惯这样,你和他提到一个东西,他潜意识会先否定。


比如,你说你看到一个叫秦小明的公众号,老牛逼了。他第一反应是这样:


牛逼?傻逼还差不多,不就是仗着自己有点金融知识收割粉丝吗!


嗯,这样的人特别多。但其实越多越好,这样的人多了,才会给那些心态更开放的人更多机会。


没有变的牛逼之前,最好的心态不是否定和批判,而是开放地学习。先要想,一个东西它之所以牛逼,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即使它有些方面你并不认同,但这也不影响你吸取好的东西。


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谓他山之石,为我所用。要有世间万物为我所用的大格局和高姿态。不要动不动就否定一切,搞得你自己好像是上帝一样。其实你不是上帝,你才是真正的XX(XX代表什么,你懂的)。


虽然我没有大多数新媒体人勤奋,但我还是学习过不少同行的运营方法,包括一些很有争议的大V。你不能因为她/他有争议,就否定了一切,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5. 放下面子,挣到钱,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很多搞金融的同行觉得,你讲那玩儿,太简单太初级了,我一个名校毕业生,一个顶级投行的,我就去做这事儿?这TM不是侮辱我的智商和我受过的教育吗?


这是很多人都有的问题,尤其是传统的「精英」们。嗯,这就是所谓的不接地气。大概是这些人过得太顺了,不知道生活的艰辛,所以也不必放下面子弯下腰讨好别人,尤其是那些比他们「差」的人。


但在我看来,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则其实简单又残酷,就是以成败论英雄的。在追求成功的路上,80/20法则永远适用,但20的人往往希望通过打败同类来证明自己多牛逼和厉害。


比如,一个名校金融系毕业的学生,总会认为去了大投行就是最牛逼的人了,为此大家竞争得可以说是硝烟四起,从大一就开始各种搞实习,填简历,搞比赛,拉人脉。


结果呢?几千个人能有一个进国际大行吧,但是能证明其他人都更弱吗?显然是不能的。


20的人,应该挣80的人的钱,这叫比较优势。


但是20的人,很多年轻人,是想不通这个道理的。最后的结果,就是在「体面」公司,在「大平台」加班得要死要活,一年拿多少钱呢?一百万,顶尖了。但可能也只是一个叫小明「公号狗」的零头。


我不是在炫耀,也不是在装逼。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转变思维很重要,每个人都可能是一个维度的80,又是另一个维度的20.  降维打击很重要。


20的人,放不下面子,去讨好去服务80的人,结果就是残酷的和20去竞争,拿着非常平均的回报,还生活在自己很牛逼的虚幻假象当中。


要承认,我也经历过这个阶段。但后来我决定创业后,迅速调整了思路。我认为,你始终要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放下你所谓的面子,才是真正成熟的表现。


能屈能伸,为大丈夫。

只懂伸,不能屈的人,是容易骨折的。


大家都知道我在做的事儿,我就是想把金融讲得简单直白,让更多老百姓也能懂点金融。这个事儿没有很多人眼里那么高级性感,但我觉得足够有意义。


今天先写这5点,以后有机会再接着写。内容有点乱,但都是发自内心的。你同不同意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哪怕是反面的启发。


这一年,也要感谢我的团队,没有团队的帮衬,我是实现不了这个成绩的。


我就是团队,团队就是我。


谢谢大家!


  赞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放下面子,挣到钱,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很多成功的底层逻辑都是时间的堆积
面子多少钱一斤?(太激励了)
年薪30万的广告文案策划平时都在干嘛?
孩子,你不是我的“面子”
3年,1000篇文章,250万字,-1到1。水文: 世界观先行,方法论其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