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功利让当代人身量虚胖,却让心量瘦得“脱了相”

文|颜小二述哲文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颜小二述哲文,今天我们来谈谈久违的道家思想,看看强调“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为何是颜小二心中能够拯救当代社会的“良药”。因为读了《老子》颜小二发现功利让当代人身量虚胖,心量却瘦得“脱了相”。

千年以前,老子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一部《老子》,在后人的传承和改编之下,更多以《道德经》的身份和大家见面。

《老子》一书中,虽然只有几千言,但这短短几千言,攘括了为人处世的智慧、治国齐家的智慧,甚至是探索自然、宇宙的智慧。

那么道家思想是不是适合当代社会治国齐家呢?

颜小二觉得,初看似乎不适合,但细细揣摩、品读之后,又能看到道家思想深刻的精华,继而发现,真正治国齐家,还确实需要道家类似“无为之治”的大智慧。

1、对道家思想的误解:以“无为之治”为“无所作为”

道家老子提出过许多经典的理论,其理论是有逻辑大框架的,近乎一环套一环的感觉。

一通则百通。

若道家老子思想的一个点理解不好,可能对道家老子提出的其他观点,在理解上就会有偏差。

道家的“无为而治”,是建立在“道法自然”之上的。

道家思想的“道”,是以“天地为刍狗”而化生万物的,它无“偏私”一说。

很显然,为了勉强描述这个“道”,让世人从陌生到与“道”初识。

老子尽管知道描述出来的“道”就不是原来的“道”了,即“道可道,非常道”,但还是强行将其“拟人化”。

通过“拟人化”下的对比,老子给我们描述了道的一个特性,即“人为而伪”的对立面为“道”。

也就是说,创万物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是不具备一个特点的,即“偏爱”。

无“偏爱”,并不是冷漠,而是对待万物,都能让其在最适合的状态下“生老病死”、“春去秋来”。

我们知道“生老病死”也有“春去秋来”的节气变化,而这节气变化的背后,无疑是存在“道”的。

此时,我们可以说“道”无所作为吗?

“道”并非“无所作为”,但他“确实无为”。

“道”的无为在其“无刻意的偏私强为”。

这是道家之“道”的高明之处,亦是难懂之处。

2、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恰是一剂良药

要问道家的“无为而治”对现代社会治国齐家有没有什么作用?作用大了!

在颜小二心里,人类社会的出现,何尝不是“道”作用于人世的结果呢?

只是现在的人类社会,功利、浮躁,追求效益,强作妄为的事情太多。

往大了说,人类为了获得短期利益,破坏生态,围湖造田,这是强作妄为。而不久的将来,泥石流、环境污染,则是“强作为”的报应。

往小了说,竞争时代,家长为了孩子能够不输在起跑线上,揠苗助长。以前逼孩子补习、上兴趣班,现在连自己都逼,以至于不少家长被动在家长会上“崩溃大哭”。

过于强作妄为之下,即便是负重前行,青山不是青山,家长不像家长。

说白了,现代社会出现的近乎“家长于家长会中崩溃暴走”等现象,无非是功利氛围、揠苗助长的氛围影响甚至扭曲了教育界。

而这注重速度,不顾质量的“虚胖”,势必会闹出许多笑话,甚至是悲剧。

道家思想的“无为之治”讲求“合适”的“自然而为”,一方面反对“毫无作为”,一方面也反对“强作妄为”。

而这种“无为之治”中对度的把握精神,恰恰是现代社会,无论是治国方面,还是齐家方面,都十分珍贵的精神。

3、儒家也好,道家也罢,先哲的智慧确有比“现代人”高明太多的地方

最后,颜小二还是想说,有人以儒家、道家思想为几千年古人的思想,以其为落后的,腐朽的。这种看法,是落后、腐朽的现代的人的自以为是。

千年前的先哲,他们的观点存在历史局限性,这无可厚非,我们也有我们的历史局限性。

是人,就存在历史局限性。

但是,文字背后承载的人文精神,是可以穿越时空的。

我们在心性修养上,比几千年前的先哲差上太多。

身体在发胖,心量却消瘦到脱了相,这难道不是当代人的悲哀吗?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沧浪之水浊兮:庄子之隐士美学初探 - 【庄子美学】 - 【道风书画】 - 逍遥社区~庄子文...
道德经圣解(九十八)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三章
张轶西:《道德经》与心灵安顿
我们应该到哪里去?
科学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