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山上,他没有给宋江面子,招安后也不给皇帝面子,却得善终!
梁山上,他没有给宋江面子,招安后也不给皇帝面子,却得善终
文/万众而心
北宋末期,有这么一个地方聚集了来自各方各地的108好汉。他们替天行道,打抱不平。他们的故事也一直以来都为人们所钦佩。他们能聚集到一起大多是因为朝廷的腐败与社会的黑暗。这些个好汉也大都是天不怕地不怕才齐聚一堂,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很给宋江面子的,毕竟宋江是他们的大哥。同时他们中很多一部分人都还有招安投效朝廷的想法,所以其中大多数还是给宋徽宗面子的。但有这么一位好汉,可谓是唯一一个不给宋徽宗和宋江面子的人了,并且还得到了善终。
这个人就是道士公孙胜了。可能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武松,因为他本就是个嫉恶如仇,敢为正义放下自己一切的人。但其实武松性格虽然是这样,他对宋徽宗我不敢说,他对宋江还是很给面子的。他明明同李逵一样不同意招安,但他最终还是跟随了宋江的脚步,对于武松这样一个痛痛快快的人来说,这给宋江的面子已经很大了。最后单臂擒方腊也是给足了宋江等领导集体的面子。
再说公孙胜是一个道士,也算是半个出家人了。早年就学习了一身的道术,常年游玩在山水之间。可能就是因为公孙胜的“道”性,所以他谁的面子都不给。因为他只认自己心中的“大道”。这其中也就包括团队大哥宋江和朝廷的皇上宋徽宗了。同样算是半个出家人的鲁智深在这方面就不一样,且不说他已经很给宋江面子了,就是对于当时腐败的朝廷他也只是说“蒙蔽圣聪”。就是说他打心里还是承认宋徽宗是一个聪慧的皇上的,只是朝廷的官员太过于腐败,只知道欺负百姓。
同样的,李逵似乎同鲁智深有相同的性格。还曾经说过要是宋江当皇上怎么样的话。这首先他就是不给面子也是没有给当时的皇上的面子,对于宋江他还是言听计从的。他那般不同意宋江的招安政策也还是尽心尽力辅助宋江,包括最后与宋江同饮毒酒,也表明了他对宋江的忠心。其次李逵说这样的话多少有些羡慕当今皇上,恨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他不给宋徽宗面子并无关联。
反观公孙胜,在梁山之上的时候本就我行我素,来无影,去无踪。他的计谋智慧恐怕也不在吴用之下,但他却很少为宋江出谋划策。在梁山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好像就看不到这位“道人”的存在。另外很多人说看透了宋江,其实是并没有的,充其量也只能说他们看到了宋江表面上的透。实际上宋江的为人公孙胜可是对此一清二楚的,所以在宋江上了梁山之后,公孙胜并没有太多照顾宋江之后作为团队大哥的面子,而是借故云游太虚去了。
之后宋江请公孙胜出山也是花了好大的心思,对于宋徽宗,公孙胜在于晁盖合谋生辰纲的时候就已经不给他面子了,公孙胜本来作为一个闲散的道士师傅又是当时受人尊敬的罗真人。完全没有必要夺取这一次的生辰纲,而且他这么做也并不是为了钱财,他是觉得生辰纲本就是不义之财,本就不该为那些官员所有。他做这事完全就是依据心里的大道,不给任何人面子。
关于公孙胜的结局,在众多梁山好汉之中也绝对是较好的一位了。在梁山泊被招安之后的评定淮西的战斗中取得胜利后,因为他在这场仗中给了宋江很大的帮助。宋江想留他一道共同为朝廷效力。但是公孙胜想起了他师傅曾经给他说过的“遇汴而还”,他便离开了宋江,返回了当时的蓟州二仙山,依旧过上了从师学道的生活,并同时侍奉他年迈的母亲,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走完了他的余生。纵观梁山好汉的结局,能像他这般颐养天年的也在少数啊!
但同时从公孙胜的角度来看,他其实的结局是一个不是善终的善终。公孙胜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其实继续修道是很痛苦的。因为当时的天下依旧是一团糟,天下人的道并没有得到解决,并且梁山上的旧故人也都死伤殆尽。他对于这结局的一切都很是无奈。他只是看透了当时的社会与朝廷,却又没办法去改变,只能自己抽身出来以“道”善其身。以这个角度来看,他这也是不是善终的善终了。
公孙胜一生修道,从不给任何人面子,最后依然能得以善终。在梁山之上恐怕也就唯此一人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梁山征方腊,只有6人故意没去,他们有个共同点,你发现没?
征方腊前,梁山有6人借故不去,他们有两个共同特征你发现了吗?
那些征方腊之前就掉队的梁山好汉No.1入...
《还水浒一个公道》大事篇之招安大业(下)
梁山108好汉仅存31位?还有1位选择诈死,瞒过朝廷得了善终
楚州安抚使:宋江征讨方腊,用70多条好汉换来的楚州安抚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