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教天师之子离世,掌教之位后继无人,是谁导致如今道教的混乱

道教作为中国历史上本土诞生的宗教,在历史上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龙虎山一直被视作为道教祖庭,龙虎山正一教又是中国最早的教派,因其祖师张道陵被信徒尊称为天师,因此正一教又被称为天师道,历任掌教都被奉为天师。

天师道自诞生后在道教中一直有着很高的地位,曾经甚至和山东曲阜孔家相比,要知道在古时,孔圣被全天下的读书人尊为先师,天下文人皆以孔家为首,由此可见天师道在当时可谓是盛极一时。

在随后的时间里,古代朝廷还曾对天师道的掌教予以册封,正式承认“天师”这一称号,可谓是一度风头无两。

随着时间的推移,道教的发展也是愈发壮大,然而最为曾经道门领袖的天师道地位却是逐渐下降,已然不比从前。


到了明清时期,道教流派已经扩展到了上百个,而天师道也不过是作为众多道教中的一个流派,远没有昔日那么亮眼。到了清末民初,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覆灭后,民国政府直接废除了当时掌教天师的称号,由此,天师道正式走向衰落。

天师道以往惯例,当上一任天师离世后,由其子继任天师的位子。张恩溥出生于1904年江西龙虎山,作为第六十二任天师张元旭的长子,从出生开始张恩溥就被认定为下一任天师继承人,张恩溥年幼的时候就开始读四书五经,习道教经典,要求从小就学会道教的文化,但当时的天师道正处于有史以来的最低谷。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就已经废除“天师”这一称号,从那时起天师道的“天师”也就变得有名无实了。

1924年,年仅20岁的张恩溥正式嗣掌天师道之玉印、法剑,继承其父的位置成为天师道第六十三代天师,由此开始了他为天师道奔走复兴的一生。


担任天师的张恩溥面对逐渐衰落的地位开始带着信徒四处奔走传教,然而当时正值时局最为动乱的年代,无奈张恩溥只能选择隐居龙虎山,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后,张恩溥才开始新的教务活动。

1947年,张恩溥在李理山道长和张晓松局长的支持帮助下,成立了以李理山为会长的上海市道教会,该会以\"研究玄学,阐扬教义,刷新教务,联络道友感情,发展宗教事业\"为宗旨。

张恩溥在上海建立道教会成功后试图在全国各地建立道教会,最后形成全国性道教会,从而实现道教的复兴,为此还撰写发表了《复兴道教计划书》,来进行复兴计划,然而因当时解放战争已起,全国社会形势急剧动荡,无法实行。

同年,终因道教会经费和与李理山争地位相持不下的问题,整个道教复兴计划彻底宣告失败。


多次复兴计划未果一直持续到建国前夕,张恩溥几经思考认为自己在上海这边传教多年,毫无收获,且建国后究竟情况如何还未可知,不如前往其他地方试一试,经过深思熟虑后,张恩溥选择前往台湾继续传教活动。

1949年张恩溥携带长子张允贤和祖传\"玉印\"及\"法剑\"一行抵达台湾。至台后,初隐居于台北市大龙峒觉修宫,继续规划教务,潜心思考如何将道教复兴计划开展起来。

1950年在经过四处奔走后,张恩溥终于在台北创建台湾省道教会,并出任理事长,设立\"嗣汉天师府\"驻台办公处,开展教务,传授法箓,多年来创建道教会的目标终于实现。


目标的实现为张恩溥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他开始在岛上进行各种传教活动,向人们宣传道教思想,由此道教正式在台湾发展起来(据统计,到1991年底,台湾地区登记在道教名下的宫庙共6777座,非团体会员者就有3052座,占45.03%。同期台湾道教教职人员共31640人,其中男28270人,女3370人;登记信徒990436人,如加上未登记者,信徒达274.4万人,宫庙达8044座)。

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张恩溥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宣传教义,收获了一大批信徒,也让道教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和影响力。

张恩溥终其一生,复兴道教的梦想终归是实现了。


1969年,张恩溥因病去世,一个为了道教复兴而奔走一生的道教天师在实现他的梦想后圆满的离开了这个人世。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他刚去世没多久,他所打造的基业却因“天师”而分崩离析。

按照天师道的惯例,上一任天师去世后由其子继任下一任天师,然而张恩溥的孩子却在他之前离世,而张恩溥去世前又没有指定继承者。

于是面对这个空悬的“天师”之位,所有人的心思都开始动了起来,掌教之位空悬,众人跃跃欲试,面对天师的位置,即使是修行的道士也难以心如止水。因此天师道内部一度陷入混乱,众人相争夺天师之位,整个道教混乱得不成气候。

张恩溥的堂侄张源先因跟随张恩溥多年,且一直辅助其教内事物,于是抢先自立为“天师”,然而众人和当局都没有这位新的“张天师”表示承认,继张源先后其远亲张道祯和无血缘关系的儿子张美良又开始新一轮的掌教争夺。


而面对如此名不正言不顺的“天师”,大陆的天师道并不认同,由此,整个台湾道教彻底陷入混乱的局面。

道家讲究无为而治、顺应天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宿和使命,一味贪恋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混乱的根源。

“最后的天师”张恩溥去世后,“天师之位”的空缺揭开了人们心中暗涌的欲望,张恩溥儿子的死亡成了压垮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与其说是张源先等人造成了道教的混乱,这一切的根源归根结底还是思想的改变,心底欲望的爆发,就算没有张源先,也会有其他人。

人生本就是一场艰苦的修行,一路上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走准自己的路才能脚踏实地,无所畏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师张恩溥之子离世,掌教之位后继无人,是谁导致了如今道教的混乱
老蒋败逃台湾时,带走了一批各界“大师”,这些人后来都如何了?
老蒋败逃台湾时,带走的那3位“大师”,后来怎么样了?
老蒋败逃台湾时,带走了一批各界“大师”,这些人后来怎么样了?
60年代末,最后一任张天师撒手人寰后继无人,接班乱象频出
张恩溥 天师道第六十三代“天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