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海中遇不见对的人怎么办?徐志摩这句诗不是答案,是反面教材

难怪曾说出不能成为知己的,怎么可能相恋。这晚我认真听见,而我和你已经能成为知己,终可不可能相恋,我却怕未可以预见——《情人知己》

前言:

有人说,世事如棋,而人海茫茫,在茫茫人海中,遇见对的人,实在不容易,一切都是——缘分。那么什么是缘分呢?缘分也叫缘份,古人是将“缘份”二字拆开的,认为先有缘,后有份,而缘在天定,份在人为。世界上的感情,不是汲取,而是相互付出,也就是说,感情是要去维护,要去经营的,而这就是缘份中,人为的份。尽己所能,但是最后还是走散了,那才能说是有缘无份。

缘起缘灭,缘聚缘散,缘起缘聚是天意,缘灭缘散,一半天意,一半人为。

人海中遇不见对的人怎么办?

释家讲的是三世因果,讲的是缘分。其中道:“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这句对缘分的解释,说明缘分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其中还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这句对缘分的解释,说明缘分可遇不可求。

既然缘分来之不易,同时又可遇不可求,于是人们会问:假若人海中遇不见对的人,怎么办呢?

什么是对的人,对的人便是三观相同,能够彼此付出,最重要的是有默契,也就是所谓的心有灵犀。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人们往往会引用徐志摩的一句诗: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简单的理解,便是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对的人,得到,便会我的幸运,得不到,便是我的命中注定。得与失,不必看得太重,有则有,没有也不强求。

徐志摩,是一位现代诗人,不仅仅诗写得好,散文也写得妙笔生花。现代诗中,有三个流派,分别是朦胧派、新月派、九叶派。而徐志摩,便是新月派诗人中,举足轻重的存在,仅以一首《再别康桥》,就奠定了诗坛上不可捍卫的地位。

反面教材

徐志摩记录在案的恋情,有三段。首先是张幼仪,这段恋情中,张幼仪毫无保留的付出,而徐志摩只爱一点点。其次是林徽因,这段恋情中,值得一提的是林徽因的评价:

“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最终,徐志摩与另一位民国才女陆小曼成婚。在两人的婚礼上,徐志摩的恩师梁启超当主婚人,而梁启超在婚礼现场,念出了一段流传甚广的奇葩“证婚词”。

梁启超的证婚词是这般写的:

徐志摩,你这人性情浮躁,在学问方面做不出成就,用情又不专,导致再婚再娶,以后务必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很显然,梁启超的这段证婚词,丝毫不留情面,写得有点“刺耳”了,然而自古以来,忠言逆耳,梁启超对徐志摩这位得意门生,了解得极其透彻,恨之切所以才会有这段奇葩的证婚词。

在此之前,徐志摩曾写给梁启超一封信,信中抱怨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说好听点就是认命,说不好听点,便是:“情又不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缘分》——湘君
徐志摩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离婚遭到梁启超反对,徐志摩写了封信,其中8个字常被人挂在嘴边
我有的只是爱
徐志摩为林徽因写的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