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信息技术和初中历史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人教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为例

信息技术和初中历史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以人教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为例

华舍实验学校  平华淼  15968507286

 

[  ]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近年来被普遍应用于学科教学,并在学科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个非常好的改革趋势。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支持教师教学和克服困难,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本文通过一个教学设计实例阐述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辅助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达到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历史学科  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丰富的信息来源。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档案馆网站等,以获取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和初中历史学科的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和初中历史学科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把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手段和方法,提高效率,改变结构,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两者整合可以使中学历史学科的直观生动的学科特点能得到较好的体现,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既能掌握历史理论又能接触到大量史实,应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是有巨大推动作用的。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中就可以做到因人而异,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巩固练习就能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兴趣。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兴趣、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多个感官等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指导,更有利于让所有学生参与学习,让所有学生有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学有所获,更能体现课改的精神。

本文通过一个教学设计实例阐述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辅助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达到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

 

二、教学设计案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2.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要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反抗侵略和压迫永远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强大力量。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2.列强侵华罪行

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三)教学对象分析

初中生思维活跃,有旺盛的求知欲,较强的学习自觉性及自学能力,希望获得更多的学习策略和技巧。同时,也基本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知识、网上搜索和查阅知识的能力及制作简单PPT课件的基本能力。这为课程进展及完成课后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思考设计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利于激发和支持学生想像的情 境。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   多媒体课件设置了较多的与课堂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视频、动画、图片,给学生 以乐趣,更给学生以启迪,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情境,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不局限于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还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学习,通过亲自动手操练来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的培养为宗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努力创设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和生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自我评价的方式);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独特的感受,将集体学习与小组学习结合起来。

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等;学习方法主要采用自学、协作、讨论、辩论等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学习方法完成任务,感受成功。

    (六)教学用具

    教材相配套的自制CAI教学课件(网络课件)、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教室)

    (七)教学过程设计

    我们倡导建构式的学习,努力运用学生主动参与、感知体验、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有效整合。本节课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施之以教,贵在引导。”在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候交流后,教师点击自制的网络课件中,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断录像,这段录像的内容是1860年英法联军进北京时火烧圆明园的内容。配以圆明园文字讲解,“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占地面积约五千二百亩,周长近十公里,建筑面积达十六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圆明园本是清朝的一个故园。清朝从康熙至咸丰的六代帝王,历时一百五十多年,集中全国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它营建成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大型皇家宫苑。它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清朝皇家的宝物主要不在紫禁城里的宫殿里,而是在圆明三园。就是这样一座举世罕见的“万园之园”,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进而提出问题,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他们是怎样进入北京的?除了火烧圆明园外,他们还犯下了哪些罪行?从而引出主题,形成强烈的视听共鸣,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求知欲,当情与景交融之时,自然引入新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2、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1)自主学习

    在新课导入后,让学生浏览学习目标中的学习任务,基于新课标任务教学理念,让学生带着任务,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要求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a. 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他们是怎样进入北京的?换言之,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过程是怎样的?。

   b.为什么我国的形状从“秋海棠叶”会逐渐变成“公鸡”?我们到底失去了哪些领土?什么时候失去的?通过什么不平等条约失去的?为什么会失去了?

   c.什么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怎样抗击洋枪队?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的呢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学生带着问题在教师提供的相关网站上搜索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学生将搜索到的信息先复制存档,然后发送到电子留言版上,作为学生的学习反馈。

教师给予指导,提供课件“专题知识库”模块:“背景知识”、“学习目标和内容”、“学法指导”等相关信息,帮助学生进行信息的筛选、整理、提炼,归纳。

   2)协作学习,交互讨论,提炼解答

学生通过“电子举手”回答问题,或对在BBS上对所设问题及答案进行讨论,或对其他疑难杂症进行网上求助。学生可同桌两人一组,前后桌四人为一大组,交互讨论,协作学习,加深理解与记忆。教师评析,辅助学生共同提炼答案,师生互动。“教师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协作,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格局。在这种情境课堂教学中,教师给了学生“施展”空间,使学生的知识不断巩固,技能逐步形成。

3、拓展延伸

历史教学不应止于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把知识灵活运用到当时的、具体的历史情境之中,培养学生解读历史能力。为此,新课后为学生安排了几组不同类型的练习活动。

1)话说历史:模仿说书或者评书的形式,以“二次鸦片战争”或“太平天国”为题,让学生进行现场表演。

2)辩论:“有争议的大名人——曾国藩”,他是“中兴名臣”,还是“千古民贼”。

    提供话题,学生可根据兴趣,自由选择一组话题,形成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体现个性化的学习,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思维,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可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使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下轻松学习,思维活跃,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4、课后练习,巩固提高

布置在线练习。信息技术一大优势就是即时交互反馈,利用数据库、ASP网页等,把学生练习的情况即时交互反馈,通过程序它会自动统计全班、全年级、全校每道题特别是客观题的正误情况并即时反馈。

另外,学生还可以在校园网BBS上留言,把问题放到网上,或解答别人的问题。同时教师及时地参与、指导,与学生达成有效沟通,和谐教学氛围,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5、布置作业

以“圆明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主题,分组查找资料并制作成手抄报、PPTFlash、网页等展示出来。并通过E-mailQQ、博客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南国农.让信息技术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7.1.1-2

[2]卢克谦.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EB/OL].中国基础教育网URL:http://www.cbe21.com/.2006-04-05

[3]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02,(1.

[6]吕良茂.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6,(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人民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历史教学|精品连载•新教材•一轮复习•李王辉|第11讲 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华的加剧
最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中考历史易混点:“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的区别 |ο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