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希腊史12:追求快乐是人生目的,伊壁鸠鲁告诉你如何才能更幸福

  不要因为渴望你没有的东西而破坏你所拥有的东西;你现在拥有的东西曾经是你所希望的东西之一。


伊壁鸠鲁画像

  伊壁鸠鲁(Epicurus,前341年-前270年),古希腊哲学家、无神论者,伊壁鸠鲁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创建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派宣扬无神论,认为人死魂灭,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同时提倡寻求快乐和幸福。人们称他的伦理学为快乐主义伦理学。

  据记载,伊壁鸠鲁的著作多达300多卷 ,其中重要的有《论自然》、《准则学》 、《论生活》和《论目的》等 。现存的只有三封信和题为《格言集》和《学说要点》的残篇。

一、伊壁鸠鲁生平

萨摩斯岛位置图

  公元前341年,伊壁鸠鲁出生于萨摩斯岛(Samos),他的父亲是萨摩斯的雅典殖民者。伊壁鸠鲁的童年是在萨摩斯度过的,他自述他从十四岁开始研究哲学。

  公元前313年,十八岁的伊壁鸠鲁来到雅典,显然是为着确定他的公民权而来的。

  公元前322年,雅典的殖民者被赶出了萨摩斯,此时伊壁鸠鲁还在雅典。伊壁鸠鲁的家人逃到小亚细亚,他也很快到了那里和家人团聚。很可能在那里受到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影响。

伊壁鸠鲁和他的“菜园”

  公元前311年,伊壁鸠鲁创立他的学校,最初是在米特林,后来是在兰普萨古。公元前307年后,他的学校设在雅典,而且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据说,学校里面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蔬菜以及各样草本植物和香料,在食物上自给自足,因此伊壁鸠鲁也被称为“菜园哲人”。在学校的入口处有一块告示牌写着:“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

  公元前270年或前271年,伊壁鸠鲁死于雅典。

二、伊壁鸠鲁哲学体系

  伊壁鸠鲁哲学体系分为三部分:第一为研究真理标准的准则学,主要是研究真理的标准及获得知识的途径,而判定真理的准则分为三类,即感觉、预见、情感。他认为感觉是绝对真实的,而理性也是完全来自于感觉的。只有感觉的真实性才保证了理性的真实性。预见是对外在事物的回忆。感情是内在的感觉,分为快乐与痛苦。第二为研究自然的物理学,他接受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并作出了修正,认为原子形状有限,具有重量,有偏斜运动。第三为研究人生的伦理学。对伊壁鸠鲁而言,准则学与物理学只是手段,伦理学才是目的,他认为“快乐”才是最高的与天生的“善”,我们的目的便是要获得它。

  (1)感觉是判断真理的标准

  伊壁鸠鲁认为感觉是判断真理的标准。当时有三种关于感觉的观点:第一种是怀疑派的观点,认为所有的感觉都是不真实的;第二种是逍遥派的观点,认为感觉的内容真假参半;第三种是伊壁鸠鲁所持的观点,认为所有的感觉都是真实的。

  针对第一种观点,他反驳说,判断感觉不真实的标准来自于感觉,没有完全独立于感觉之外的判断真假的标准;即使表面上看来与感觉不同的思想,归根到底也来自于感觉。他说,依据感觉的标准说所有感觉都不真实,这犯了自我否定的错误。针对第二种观点,他说,我们没有区分真实的感觉和虚假的感觉的标准。人所具有的各种感觉相互验证,而不相互矛盾。比如,在远处看到的一个较小的塔在近处看较大,视觉并没有欺骗我们。对塔的视觉与对视者和塔之间距离的感觉相互配合,告诉我们塔的真实大小。

  在排除其余两种观点之后,最后剩下的唯一可能的观点是:“所有可感的东西都是真实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感觉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事物;第二,感觉的内容是真实的影像,就是说,它与产生它的外在事物相像。

  (2)原子论

  伊壁鸠鲁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继承者。面对各派自然学说,他坚决维护原子和虚空的真实性。原子和虚空虽然是不可感的,不能被自明的感觉所直接证明,但它们的真实性却是不可辩驳的,就是说,如果不设定原子和虚空,那么自明的感觉将被推翻。感觉的自明性证明了原子和虚空的真实性。

自道尔顿以来原子模型的演变

  伊壁鸠鲁认为,原子除有形状、次序和位置之外,还有重量这一性质。原子的数量是无限的,但原子形状的种类是有限的。无限的原子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原子的运动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原子自身的重量,原子在无限的虚空中垂直下落;二是由于原子相互碰撞,原子可沿着任何方向运动。造成原子碰撞的原因是某些原子在下落运动时产生偏斜,碰撞沿另外垂直方向运动的原子,产生出这种横向和斜向的运动。

  原子的重量是齐一、有序的运动(垂直下落)的原因,原子的偏斜是杂多、无序的运动(碰撞)的原因。用这种方式,伊壁鸠鲁克服了德谟克利特混淆“必然性”和“原因”所产生的困难,区分了原子运动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并进一步说明了偶然运动的原因所在。“偶然性”和“偶然原因”思想对伊壁鸠鲁的伦理学也有重要意义,他以此否认命运决定论,论证意志的自由。

  (3)追求快乐是人生的目的

  伊壁鸠鲁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幸福就是人生最高的善。他明确主张:“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是因为快乐而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得到快乐。”快乐是善的出发点和归宿。正因为如此,人们称他的伦理学为快乐主义伦理学。

  伊壁鸠鲁对快乐、欲望、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他认为快乐应该是由这三个方面构成:一是宁静,二是免于恐惧(ataraxia),三是没有身体疼痛(aponia)。综合这些因素最终使人们在最高层次上体验到快乐。伊壁鸠鲁把快乐与幸福相等同,但反对把快乐与享乐相等同。伊壁鸠鲁区分了三种不同层次的快乐:

  第一层次,自然和必要的欲望:例如食物和住所等。这些东西更容易满足,很难或不可能从我们的生活中消除。

  第二层次,自然和非必要的欲望:这指的是美食和奢侈品。它们代表了难以满足的事物,并且可能最终导致我们因未满足的欲望而感到痛苦。伊壁鸠鲁建议最好尽量减少或完全消除这种欲望,以寻求平静。

奢侈品品牌

  第三层次,虚荣和空虚的欲望:例如,权力、地位、财富或名望。这些是难以获得或实现的东西,并且不太可能满足。他认为,由于这些欲望没有限制,他们永远无法完全满足或带来快乐。因此,我们不是要实现这些愿望,以帮助自己获得更大的幸福和快乐。

  伊壁鸠鲁认为能让人快乐的方式分别为动态和静态,影响快乐和痛苦的两个方面为生理和心理。动态快乐指积极地处于满足欲望的过程中,比如在你感到饥饿时吃东西。在那些时刻,我们正在朝着我们预期的愉悦目标采取行动。静态快乐指的是我们的愿望在得到满足后的体验。拿上述饥饿时吃东西的例子,一旦我们吃了,我们就会感受到静态的快感。感觉饱了,不再需要(饥饿)的满足感就是一种静态的乐趣。伊壁鸠鲁认为静态快乐是快乐的首选方式。他还认为,身体上的快乐和痛苦与现在有关,精神上的快乐和痛苦与过去和未来有关。  

  (4)知识是获得快乐的保证

  明智是开端和最高的善,所以明智甚至比哲学更可贵。伊壁鸠鲁明确地把哲学、伦理学的任务归结为解救人的痛苦,使人生活幸福。他认为,只有学习知识,研究哲学,了解人体自然的原因,才能使人正确对待死亡,解除对死亡的恐惧。人们心灵痛苦的真正原因只有两个,一是恐惧宗教惩罚,即恐惧神灵;二是恐惧死亡。因此,伊壁鸠鲁提出,人们对神灵和死亡有了正确的认识,就会驱逐内心对神灵和死亡的恐惧,从而摆脱痛苦,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伊壁鸠鲁承认神灵的存在,但他认为神灵也是由原子构成,人死后灵魂亦消失,但构成神灵的原子还在,只是再也无法被感知。神灵不会干预人的社会生活和道德生活,人本身有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善恶的能力。同时,他认为死亡并不可怕,也不神秘,它只是一种自然的事实。“你要习惯于认为,死亡对于我们来说是无所谓的。因为一切的善与恶都存在于感觉之中,而死亡就是感觉的停止。“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因此,有智慧的人不应厌恶生,也不该恐惧死。人们要正确对待死亡,就要快地活着,就是要追求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就要像贤者和智者那样,对死亡抱着超然的态度,既不厌恶生存,也不畏惧死亡。人们享受时间不能单单去度量它是否长久,而是看它是否最合意。因此,关键是要把握住现在,对于未来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只能够顺应自然的发展,不能苛求。

三、伊壁鸠鲁语录

  (1)我们生存时,死尚不存在;死来时,我们已不生存,所以死对我们毫无关系。

  (2)哲学家们的论证若无法有效治疗人类的苦难,这样的论证是没有价值的。若是无法解除身体上的疾病,医学可谓毫无益处;同样的,若是无法去除心灵上的苦难,哲学亦是毫无用处 。

  (3)如果你想享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充当哲学的奴仆。

  (4)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

  (5)在确保终身幸福的所有努力中,最重要的是结识朋友。

  (6)快乐没有本来就是坏的,但是有些快乐的产生者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扰。

  (7)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8)幸福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困扰。

  (9)友谊真是一种最神圣的东西,不光值得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扬。

  (10)如果你顺其自然地生活,你就决不会贫穷;如果别人怎么说你怎么做,那你就永远不会变富。

  (11)不明智、不健康、不正直地生活是不可能活得愉快的;同样,活得不愉快也就不可能活得明智、健康和正直。

  (12)宇宙是无限的。

  (13)欢娱本身并不是罪孽;但是,能带来一定乐趣的东西,同时也会留下比乐趣本身大出许多倍的烦恼。

  (14)谁不知足,谁就不会幸福。

  (15)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并不是朋友们的实际帮助,而是我们坚信得到他们的帮助的信念。

  (16)我们把乐趣看作是幸福生活的全部,乐趣是人们首要的,不可缺少的东西。

四、结语

  以罗素的一段话做结尾——“不要贪图吃喝,以免肠胃出问题;不要在政治和感情上纠缠;不要结婚生子,这样就没有亲人去世的痛苦了;学会欣赏快乐,忽略痛苦;如果痛苦很深或者时间很长,就得依靠心灵的训练只去想那些让人快乐的事情。”

#人生目的# #怎样更幸福# #古希腊哲学# #西方哲学史[超话]# #享受生活,知足常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伊壁鸠鲁学派简介及相关理论
《世界哲学源流史》古希腊晚期哲学之一:伊壁鸠鲁
认识伊壁鸠鲁,就读这20句话
坤鹏论:什么是原子论?(三)
伊壁鸠鲁学派是享乐主义吗?
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唯物主义原子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