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饥饿扩张,欲扬先抑 销售与市场 第一营销网
2009年,专注于木梳的谭木匠,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这家16年前,从沿街叫卖开始、通过不断修炼内功,一步步稳健扩张,最终发展成为,如今拥有800多家专卖店的上市公司。

     谭木匠在扩张中,遭遇了许多问题。下文就A企业遇到的部分问题,谈谈谭木匠的经验。

1.饥饿式营销:抵制疯狂扩张的诱惑

       开展加盟后的前五年,谭木匠在很多方面,都处于调试状态,专卖店在各地的生存、加盟商运营都处在摸索阶段。因此,虽然每天都能收到,众多的加盟申请,但我们还是严格,按照计划发展的区域,仔细筛选加盟商。一直到2006年前,谭木匠每年收到的加盟申请,和最终开店数量之间的比例,都维持在10:1。
         放慢扩张速度,既给了企业和连锁专卖店学习、总结和改进的时间,又为谭木匠遴选了一批优秀而忠诚的加盟商,同时也充分保证了,新开店的高存活率。这些控制措施,使得谭木匠的发展,看起来有些缓慢。
         许多连锁品牌起来很快,消失得更快,为什么?我认为,发生这种事故的最大原因,在于企业老板,在快速发展时,没有抵制住利益的诱惑。当大量的加盟商,拿着现金,要做你的项目时,要坚决而清醒地拒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只提价不打折:用高溢价支持门店盈利

        谭木匠梳子贵,大部分消费者这样认为。但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更环保、更健康、质量更可靠、更好品牌的梳子产品,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现实需求。
         与全国大小数千家梳子厂家拼价格,谭木匠肯定没有出路。因此,谭木匠几乎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走品牌化发展路线。通过较高价格,获得一定品牌溢价,再投入研发,开发出款式更漂亮、种类更丰富、使用更良好的产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1.两次提价:将大部分溢价返给加盟商。
            在10多年发展中,谭木匠有过两次明显提价。
            一次是1997年,通过改变包装,由塑料袋子改成挂卡,将产品由均价8.5元,提高到普通类25元、精品类45元。随后开发的新产品,就以此为参照,根据材质、工艺及赋予的包装内涵,进行定价。到2007年,谭木匠达到单件产品均价55~80元,礼盒均价135元。
           另一次在2007年,由于终端门店租金,上涨幅度巨大,人力成本增加,为了增强加盟商的生存能力,又进行了一轮涨价,涨幅达35%~50%。国内销售单品的平均价格为70~150元,礼品盒装的平均价格250~300元。
           每一次价格调整,谭木匠都将大部分溢价收益,回馈给加盟商,提高专卖店的盈利能力,从而使加盟商,更有信心和实力,去拿更好的店址,愿意花更高薪水,改善员工待遇,更有热情去提高顾客服务水平。
          提价行为,在短期内,对销量确实有一定影响,但由于新产品开发及时,有备而战,总体来看,销售额并没有明显降低,达到加盟商与公司双赢局面,顾客也得到了更优质的店面服务。

(2.永不打折:另类的价格管理策略。
          谭木匠产品从不打折,现在已被消费者广泛接受。产品本身价格较贵,消费群体本身,是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小众,打折,并不是吸引对方购买的主要原因,而是产品本身及店面氛围。另外,打折,会让先购买的消费者,有吃亏感觉,从而带来品牌价值损失。
          另外,谭木匠发现,不打折,反而提高了销售效率:如果你打9折,消费者往往希望通过,讨价还价到8折;你让到8折,消费者仍然认为可以更低,这是人性的特点。这样一来,讨价还价大大延长了交易时间,还不如不打折呢。
          不打折,是谭木匠专卖店管理的“铁律”之一。如专卖店私自打折,第一次罚一万,第二次撤销加盟合同。这一铁律坚持多年下来,谭木匠的生意变得“简单”了:一是交易简单了,二是对货品和资金的管理变得简单了。

3.用管理保障体系稳健扩张

          谭木匠的连锁管理水平,从技术层面来讲,不逊于其他连锁行业。除了与其他特许品牌一样有各种名目繁多的管理制度之外,谭木匠还有一套自己独特特色的管理方法。

 (1.督导通报。
          每月对专卖店经营活动的表现,内刊将予以通报,内容主要有表扬、批评和对违规店做出严肃处理。每月必须有批评和处罚,数百家店不可能一点问题没有。让各个专卖店遵守规则直至形成习惯。

(2.信用等级。
          谭木匠每年对专卖店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并予以公布,评估内容包括每月督导通报、违规情况、合理化建议、货款支付、退换货比例等方面,由多个部门参与打分评定。信用等级分6级,对等级高的店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开店,对等级低的限制开店并责令改进,直至取消。

(3.店员评优。
          为激励专卖店店员履行职责,传播公司文化,做好客户服务,每月各片区将推荐出表现优异的店员,对评出的优秀店员予以通报表扬和现金奖励,并在内刊上公布。通过这个手段,让销售终端管理与终端店员连接起来。专卖店的服务水平不再只是加盟商的事,上升到公司的事,大营销的事。每年年会前,全国专卖店体系还要评出15名年度优秀店员,邀请到重庆参加年会。

(4.“感动顾客事件”评选。
           为表扬、鼓励谭木匠从业人员善待顾客,每月各部门和片区将评出感动顾客的事例和人员,对其表扬和现金奖励,并在内刊上公布。树立榜样和典型,让企业文化“诚实、劳动、快乐”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体现和强化。

(5.合理化建议。
           谭木匠的合理化建议也很有特色。谭木匠规定:每一个谭木匠人,包括加盟商和店员,都可以参与合理化建议。合理化建议实行“小建议,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的原则,“小建议,大奖励”就是鼓励大家围绕自己的工作岗位考虑合理化建议,不要漫无边际地考虑公司战略等问题。
          由于加盟商与店员在销售第一线,他们对店面的管理、促销、产品开发有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有了这一渠道,让企业的内部管理与市场终端拉近了距离,也创造了生产力,甚至一些看似很小的建议,后来为谭木匠公司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谭木匠公司也给予了这些建议提供者自己都意想不到的“重奖”——
1999年,新疆乌鲁木齐加盟商建议生产木镜,建议被采纳奖励其1万元;
2003年,万州厂员工安民驹建议生产弧线型合木梳,建议被采纳奖励其6万元;
2005年,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2156条,采纳率34%;
2006年,合理化建议数为2850条,采纳率为25.44%;
2007年,合理化建议数为2884条,采纳率为26.42%。
(作者系谭木匠前营销副总裁,服务谭木匠超过十五年,系谭木匠营销模式缔造者之一。)


【延伸阅读】
连锁企业获资本垂青的8大商规

我认为,连锁企业要获得资本关注,必须重点注意八个方面。

1.市场前景。
          你所经营的业务,及所在的行业市场,是否有前景?是否足够大?如果企业经营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不够大,前景黯淡,意味着连锁企业未来,很难有所发展和作为。
           例如,十年前在中国有近万家门店的柯达冲印连锁,尽管有品牌、有技术、有管理,现在几乎已经销声匿迹,原因在于,数码相机取代胶卷感光相机,大多数人已经没有必要,去冲洗相片了。

2.盈利模式。
          简单地说,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赚钱的方法和策略的组合。对连锁企业来说,最基本的是单店盈利模式。单店盈利模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连锁企业的盈利能力、竞争能力以及投资价值。
         但不少连锁企业,在没有形成一定连锁规模以前,其单店盈利能力,可能并不是太强,但形成连锁规模后,与上下游的谈判能力加强,利润空间也不断提升。国美、苏宁、7-11以及诸多零售连锁企业,都是这种情况。

3.运营团队。
           企业的创始人和核心团队,是否有事业追求、有激情、有奋斗精神、有责任心、有能力,往往是决定连锁企业成败的关键。
           再好的市场前景,再好的商业模式,如果没有好的团队操作,同样无法获得成功。联想投资,有“事为先,人为重”的投资理念,和君资本有“老板和经理人封顶理论”,均说明了企业中“人”的重要性。

4.连锁模式。
            最基本的连锁模式有两种,即直营连锁和加盟连锁。相对来说,资本对直营连锁更为青睐。主要原因是:第一,直营能够将各连锁店的财务报表进行合并;第二,直营有利于总部,掌控各门店;第三,相对于加盟连锁,直营连锁的品牌风险要低得多。
           但是,并非所有的加盟连锁,都无法引起资本方的投资兴趣。如果属于产品销售型的连锁体系(即非服务型连锁体系),有良好的品牌形象,总部对加盟店,又有较好的管控能力,则同样容易得到资本方的认可。
       例如,美特斯邦威、罗莱家纺、富安娜,最近获得联想投资千万美元投资的女性饰品连锁企业流行美等,这些企业的连锁店面,大多数属于加盟店。

5.业绩指标。
        主要包括连锁店数、营收规模、利润总额、单店效益,以及连续几年来的年度增长率和复合增长率。侧重于投资不同企业发展阶段的资本方,对这些业绩指标的具体要求不一样。

6.市场地位。
        主要是指企业在行业或细分市场,所占的市场份额和所处的地位。一般来说,在一个细分行业,或市场中,处于第一阵营(即前三名)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投资。因为第一阵营的企业,相对而言,更具有市场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

7.扩张能力。
            扩张能力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单店复制能力,二是异地扩张能力。一个标准化程度高、可复制性强,并且在异地扩张能力强的连锁企业,毫无疑问容易获得资本的垂青。
            连锁单店复制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单店运营的标准化程度,唯有此,才不会导致复制走样。例如,近几年获得风险投资的餐饮连锁企业,如小肥羊、小天鹅、真功夫、一茶一座等,大多是快餐、火锅或休闲餐饮企业,中式正餐企业,获得风险投资的比较少,问题就在于,中式正餐的标准化,难度比较大,而快餐、火锅、休闲餐饮等菜品相对简单,容易标准化。
           有的连锁企业,在本城市的市场范围内,做得好好的,但是一走出去,就活不下去,是因为其品牌、产品或服务,以及经营管理模式,还无法适应其他市场,因此,异地扩张能力,也是检验连锁企业成长性的重要方面。

8.管控能力。
        没有良好的管控能力,再好的盈利模式,也会因管控不到位而“跑冒滴漏”,最终变得毫无盈利能力,再强的扩张能力,没有管控能力,也会是“连而不锁”,最终会是连得快,死得也快。


本文刊载于《销售与市场》杂志渠道版2010年02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谭木匠:一把梳子如何做成大生意
谭木匠4
连锁经营行业创新求变谋发展
连锁经营的威力——谭木匠
谭木匠
教你4招打领带教程,专卖店店员亲自示范,很实用简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