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运动可不能“用力过猛”,这套“入门”运动先练起来!

再“颓废”下去
身体可要“生锈啦”

因疫情居家“足不出户”的日子,限制了许多人的活动范围和时间,使大家更多的时间是躺着和坐着,然而缺乏运动,对于心肺功能和肌肉骨骼会造成不利影响。


运动的好处







1.降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2.减少高血压、癌症、2型糖尿病、心理疾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
3.改善认知健康和睡眠。
4.减轻肥胖负担。
5.防止跌倒及跌倒相关损伤事件的发生,保持骨骼健康,减少身体机能的下降。

最近刘教练掀起了“健身潮”,带动大家运动了起来。可同一种运动,它的强度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可能有旧伤,有的是年纪偏大……所以循序渐进地运动非要重要!今天小萱推荐一些强度低,适合“入门”的运动。

做什么运动好?

一、有氧运动

(居家适宜原地踏步、6分钟来回步行走、2分钟高抬腿、太极拳)







1)运动频率:推荐的频率是5天/周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3天/周以上的较大强度运动,3-5天/周的中等强度与较大强度的交替运动。
2)运动强度: 可以用运动中的吃力程度反映运动强度,“比较轻松”为小运动强度,“稍感费力”为中等运动强度,“非常费力”为较大强度,“极度费力”为最大强度,能力欠佳的如老年人做有氧运动时,强度应循序渐进,以中强度为主。
3)运动时间: 若体质还尚可,每次运动时间30-45分钟为宜,一天累计时间不超过2小时; 对体质弱、耐力差的人而言,可以慢慢增加运动时间,每次至少10分钟,一天累加时间达到30分钟。
4) 注意事项: ①运动前,做好全面的身体检查。重点是对心肺系统和运动系统的评估,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从事运动健身前,应该进行运动风险评估。②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应该听取医生和运动康复师、运动处方师的建议。③运动中,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胸闷气促及头晕等任何不适立即终止运动,原地休息,应有家属在旁陪同。④运动后,应缓慢运动节奏,做5分钟全身伸展放松身体,以防运动立即停下产生不适应。

二、抗阻运动







1)上肢肌肉力量练习: 双手各持一个哑铃(可用矿泉水瓶代替),做卧推、双臂交替前后摆动、侧平举、上举等动作练习。
2)躯干肌肉力量练习: ①卷腹: 仰卧于垫子上,屈膝110°-120°,双手放于颈后保持颈部自然曲度。腹肌收缩,腰部下压垫子,肩膀抬起30°-45°。②仰卧举腿: 起始姿势为身体仰卧,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双脚并拢伸直。开始后做收腹抬腿动作,把双腿尽量抬到与地面垂直,保持垂直状态1秒,然后双脚慢慢放下,但不接触地面,快接触地面时再次抬起。
3)下肢肌肉力量练习: ①靠墙蹲起: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指向前方或者外展约10°,背部紧靠墙壁或者柱子等支撑体,双手放于胸前,慢慢下蹲,膝关节不要超过脚尖,半蹲到大腿与地面平行( 90°) 。②站立位侧抬腿: 腿伸直,侧向抬腿,尽量上抬但注意不要拉伤,有控制地收回腿。
4)运动强度: 前期平均心率控制在 105-110次/分之间。中期阶段平均心率控制在110-120次/分之间。后期阶段平均心率控制在115-125次/分之间,可以通过缩短组间间歇和站间间歇时间,增加训练强度,每项动作练习的个数累计20-30个。
5)运动频率: 每周2-3次。 
6)注意事项: ①高频率动作容易使心率急剧上升,之后安排低频率动作使心率急剧下降,这对心脏刺激较大,年长者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们需要注意哦!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快慢节奏交替。②适当改变动作难度,刺激肌肉功能提高。③抗阻运动不适宜自理能力缺乏、高龄及卧床老年人!

三、平衡运动







1)坐位平衡训练: 利用长坐位、端坐位进行训练,逐渐缩小基底面积,保持稳定姿势的同时进行各方向伸触练习,坐位平衡训练适合长期卧床、平衡能力较差的人群。
2)立位平衡训练: 立位平衡训练融入日常生活,如足尖对足跟站立或单腿站立姿势下刷牙、看电视。立位平衡训练不适合有跌倒史或站立不稳的人群!
3)行走训练: 倒退行走-足跟行走-足尖行走-足尖对足跟行走-侧方行走 -8字绕圈走,每种类型走10步,根据身体情况可增加强度,可每天练习,有利于行走恢复和步速改善。
4)注意事项: ①在稳定的桌椅或有扶手处练习,可以抓住以保证安全; 不要在锋利边缘附近进行锻炼; 确保地板干净,没有杂物、没有水渍油腻。②当抗阻/有氧运动、平衡训练共同进行时,应该先进行平衡训练,对于平衡功能受损的人群,不恰当的训练顺序会增加意外损伤的风险。

四、家务活动

包括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当然也需要量力而行

为什么做不出踢毽子动作


在做毽子操时候,有的人发现很难顺利完成毽子操的动作,这时就需要注意了,有可能患臀肌挛缩症。而轻中度的臀肌挛缩症很容易被忽略,往往是成年后发现难以完成一些普通动作时才会发现。








臀肌挛缩症是臀肌、髂胫束及相关筋膜发生变性与挛缩的临床综合征。最典型临床特征就是,髋关节呈外展和外旋畸形,上下楼梯或跑步时“外八字”,下蹲时膝盖无法并拢,坐位时无法翘二郎腿,严重者甚至跑步困难,无法自己穿裤袜,下蹲时表现为“蛙式腿”畸形,Ober征强阳性。

臀肌挛缩症不难解决,可选择传统开放松解手术和关节镜下松解手术治疗,后者在有效性、安全性和微创性均得到了骨科医师和广大患者的认可。







手术后还要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如仰卧位屈髋抱膝、沿直线行走、站立位并膝下蹲练习、 坐位跷二郎腿训练、弓步压腿等多种训练形式,每天3-4次,每次约1小时。康复训练要注重循序渐进、个体化、适当的训练强度。

总之,在封控居家期间,不要久坐不动,或是卧床太久,尽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些运动。当然运动前不宜饥饿或过饱,运动宜循序渐进,运动中任何不适立即停止,注意安全以防跌倒意外,安全第一!

作者:高冰馨,苏伟,张键,陆伟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送给老师的“刘畊宏女孩”版锻炼方案,快收藏!
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吗?真相居然是这样!
下肢训练:12个臀腿后侧动作,提升臀肌力量 增强运动稳定性
如何练出性感的臀部?
一组有氧训练动作,帮你快速提升心率,促进身体燃脂!
教你制定属于自己的减脂训练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