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肯定读过他们写的书,但你未必见过他们画的画。




文字所书写的是一种精心建构的心灵体系,而绘画则是如婴孩般的直觉的产物。当文学家想说的太多又不知从何说起时,他们拿起了画笔。

张爱玲(1921-1995)

张爱玲不仅有很高的文学才华,而且擅长绘画,她的画和她的文章一样很有特点。张爱玲的画作现存有70多幅,主要是为自己和他人作品所作的插图,《茉莉香片》《红玫瑰与白玫瑰》《心经》《倾城之恋》《金锁记》等名作里都有她自作的插图,作品中主要人物都有造像,这种手法大概来自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绣像,但张爱玲的画风完全是全新的。人物白描的线条简洁却十分传神,极有味道。

《倾城之恋》里的萨黑荑妮

女子服饰“昭君套”

女子发型“堕马髻”

《金锁记》里的姜长安

《金锁记》里的姜季泽

《心经》里的许小寒和她的母亲(许太太)

《心经》里的许小寒和许峰仪

《茉莉香片》里的冯碧落与言子夜

《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


沈从文(1902-1988)

沈从文是写小说出名的,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年轻时候也做过画家梦,也有一些画作随书信留存下来,主收在与张兆和的情书集《湘行书简》里,为1934年坐船回湘西时所画。沈从文的画作多为速写,线条简单,但表情达意却很丰富。

沈从文画,选自《湘行书简》


沈从文画,选自《湘行书简》

沈从文画,选自《湘行书简》

沈从文画柳林岔,选自《湘行书简》

我的船舱一角,选自沈从文《湘行书简》

沈从文在1930年11月5日给友人王际真的信中所画


帽帽船还在作梦,在大海中飘动。沈从文画。这张图即张新颖《沈从文后半生》一书中的封面画。


鲁迅(1881-1936)

鲁迅从小热爱美术,曾亲手临摹《西游记》《荡寇志》全部绣像。后来他在从事文学工作的同时,花了很多时间收集和研究汉石画像、明清版画,尤其喜欢木刻版画。鲁迅对插画有着独到的见解,自己也经常设计封面。从他目前所存不多的画作看来,他的绘画具有相当的水平。

死有分,活无常,鲁迅绘《朝花夕拾》插图

鲁迅对北邙所出明器图的临摹

鲁迅设计的《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广告

鲁迅在植物标本册上的手绘

如松之盛,1912年鲁迅为《天觉报》创刊而作

除了会画画之外,鲁迅还懂得平面设计,他设计的北京大学的标志至今仍在使用,他曾为自己的著作绘制了很多精美的封面和扉页,并且引领和帮助了新一代的年轻设计师,对近代中国的书籍设计有极大的影响力。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


鲁迅设计的书籍封面


闻一多(1899-1946)

闻一多不仅是出色的诗人与学者,还擅长书法、篆刻,美术功底也很好。从1915年起,闻一多担任过《清华年报》、《清华学报》、《清华周刊》的美术编辑,这些训练极大地提高了他的美术创作能力。1921年,他为毕业班年刊所作的12幅插图及扉页、题图、装饰画等。闻一多1938年参加“湘黔滇旅行团”去往昆明时,途中作了很多风景速写,可见出其功力。

对镜 闻一多为潘光旦著《冯小青》插图 水彩

闻一多《梦笔生花》(清华年刊集锦专栏题图)

闻一多为林庚《夜》设计的封面


闻一多速写 炉山县市肆

闻一多速写 飞云崖塔


陆小曼(1903-1965)

才女陆小曼不仅精通英文和法文,富有文采,绘画功力也极强。她开始时师从刘海粟,29岁时创作山水画长卷。她在山水画上造诣非常,喜欢王鉴的山水画,风格近王鉴一路。行家称之为“格调幽淡,风致超逸”,其师刘海粟评论:“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颇见宋人院本的传统。”

陆小曼 1933年作 爱莲居士

陆小曼 1943年作 山水

陆小曼 1961年作 山溪烟雨图


苏曼殊(1884-1918)

诗僧苏曼殊多才多艺,诗歌小说兼佳,且擅绘画。苏曼殊从小便显出绘画才能,成年后常作画怡情,但他一生漂泊无定,所存画不多。苏曼殊画如其人,有枯寒萧瑟之感。大画家黄宾虹极其赞赏他:“曼殊一生,只留下几十幅画,可惜他死得早,但就是那几十幅画,其分量也够抵得我一辈子的多少幅啊!”

苏曼殊 雁荡观瀑

苏曼殊 赠百助枫子

苏曼殊 吴门闻笛图

苏曼殊的画

苏曼殊——行云流水一孤僧


叶灵凤(1905-1975)

叶灵凤是一位始学美术而终于走上文学之路的作家,他虽然后来以文为生,但对美术仍有浓厚兴趣。他担任过美术编辑,画过不少封面画、题头画、正文插图。他的画受英国画家比亚兹莱、日本画家路谷虹儿的影响很大,有异域风情,被人戏称为“东方的比亚兹莱”。

叶灵凤画

《睡莲》,叶灵凤设计


顾城 (1956-1993)

顾城性格天真,充满幻想,被誉为“童话诗人”,他曾经在做诗人还是做画家的选择中徘徊犹豫过,在新西兰激流岛上,他给岛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画过像。他的画和他一样天真趣味,充满想象力,不受拘束。

顾城的画。“忽然跑出来,又藏回到翅膀下去了。”

顾城的画。“虽然每节比每节细好多,但并不要紧,......穿过几代人,这个炉子就是奔我来的。”

顾城的画。“娃哩要唱歌了。”

顾城的画。“雨哗哗,风鸣鸣,烛火让一切安静下来......”

1983年8月顾城画妻子谢烨

顾城的画

顾城的漫画《攀》1984年


汪曾祺(1920-1997)

“京派作家”汪曾祺写得一手好小说、散文,风格淳朴,有乡土气息。他喜欢传统的中国画,所画题材多为花鸟鱼虫,风格如其文,巧小舒朗,闲适有趣,类齐白石。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汪曾祺画

汪曾祺,题画中的“煮面条等水开作此”极有趣味。


林徽因(1904-1955)

林徽因多才多艺,不仅长于文学,还能作画。她的绘画作品不多,主要是一些跟设计有关的,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艺术方。目前还能看到她的一张名为《故乡》的水彩,回忆儿时在北平度过的温馨的时光。

林徽因水彩画《故乡》


看到中国作家的绘画作品,外国作家也忍不住要出来秀一把了,比如下面这几位大作家的画作也鲜有人知。


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

卡夫卡酷爱用钢笔作线条画。直到生命的终点,他一直有规律地作画。卡夫卡的涂鸦是他最私密的创作。《与卡夫卡对话》的作者古斯塔夫·亚努赫 (Gustav Janouch)在书中描述道,当他碰巧遇上卡夫卡在信手涂鸦的时候,作家立刻把画纸撕成碎片,不愿画作被任何人见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好几次后,卡夫卡才让亚努赫看他的画。

卡夫卡晚年有一次和亚努赫提到他对自己画的小人素描的看法,卡夫卡说:“我想要抓住人的轮廓,可是他的透视消失点不在纸上,而在我的铅笔没有削尖的另一端——在我的心里!”

马与骑士 1909-1910


跑者 1907-1908


三跑者1912-1913

击剑 1917


维克多·雨果(1802-1885)

雨果最感兴趣的是关于墨的表现力和光影的反差,他的作品中,很多都是水墨画。他对波德莱尔说:“我在画里一起用上了铅笔、木炭、乌贼墨、木炭笔、碳黑,以及各样稀奇古怪的混合体,方能大体上表现出我眼中,尤其是我心中的景象。”

雨果对自己的绘画态度非常低调,只认为是个人的消遣娱乐,并无必要发表,但他确实享受其中。经后人整理,雨果留下画稿多达3500张以上。他将随时随地使用信手拈来的各种材料(咖啡,茶,草木汁液,火柴梗,烟灰等等)研究了个透彻,并对各种不经意制造出来的意外效果欣赏有加。

鹰之纹章,1855

滴画,1875

雨果的长子夏尔·雨果在《过路人在雨果家里》,写道:

一旦纸、笔和墨水瓶端上桌子,维克多·雨果便坐下,他这就画起来,事先不勾草图,没有先入为主的想法,运笔异乎寻常地自如,画的不是全图,而是景物的某个细节。——他会先画树枝而成森林,先画山墙而成城市,先画风向标而成山墙,一步步,白纸上猛然现出一幅完整的作品,其精细和明晰,如同照相的底片,经化学药品处理,即可现出景物。

这样完成后,作画人要来一只杯子,泼下清咖啡,其风景画即告完成。结果便是一幅出人意料的画,雄浑,意境奇异,总是富有个性,使人依稀想见伦勃朗和皮拉内西的铜版画。

钥匙在这里,门在别处,1871

蘑菇,1850

指纹滴画,1864-65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

1924年,泰戈尔已经63岁,他开始画画。在这一年出版的诗集《夜曲集》的手稿中,泰戈尔第一次画下了潦草的线条。他没有受过任何绘画训练,但凭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广阔的想象力,独创了2000多幅来自直觉的绘画。


泰戈尔画作《鸟》

在这些画作中,泰戈尔创造了一个异想世界,他笔下的花草树木鸟虫鱼兽不是写生,而是想象的产物。女人也是他常常描绘的主题,有人猜测那张神秘女人的脸是他自杀身亡的嫂子,眼神里的情愫时常出现在泰戈尔的梦中。

孟加拉画派画家南达拉尔·鲍斯认为,韵律、平衡和放纵是泰戈尔画作的三大要素。“这些要素是泰戈尔通过长期作诗及作曲而获得的。”

与那些光明的、灿烂的诗作背道而驰,泰戈尔的画作是他艺术的阴暗面。但是你又很难读懂他画的是什么,画作里总有太多抽象的成分。他在自传里喃喃自语道,“他是在作画,而不是在写历史”。

“我的绘画不需要制定任何艺术的教条,只要简单地描绘出内心世界就心满意足。我的画与训练科目、传统和深思熟虑的尝试都没有任何渊源。”泰戈尔说。


J.R.R.托尔金(1892-1973)

1936年十月,托尔金向他的出版商递交了《霍比特人》的手稿,这份手稿里包含了一百多张插图——托尔金其实是不为人知的相当有天赋且多产的艺术家。这些手绘最近在《霍比特人中的艺术》一书中发布——这本庆祝霍比特人诞生75周年的华丽文卷涵盖了许多托尔金从未发表过的插图,从铅笔素描到墨线图到水彩画。

托尔金早期绘画灵感来自他青少年时代所熟悉的地方—莱姆里吉斯的科布港、伯克郡的田野和房舍、康沃尔海滨的岩石和大海、伍斯特郡表亲花园里的飞燕草和毛地黄。

托尔金带插画的书稿

他尤其喜欢描绘风景和建筑,花草、树木,以及一切大自然的造物。

在创作《霍比特人》艺术插图的过程中,托尔金借用了他为儿子迈克尔创作的短篇故事《罗佛兰登》。

这还包括一些为标志性的护封创作的概念素描,描绘了比尔博·巴金斯历险中横穿过的山脉。

来源:楚尘文化、单向街书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来作家也会画画·外国篇
你肯定读过他们写的书,但你未必见过他们画的画!
那些身为一流画家的大作家
作为画家的黑塞、雨果、泰戈尔、纪伯伦
泰戈尔的绘画
书画双绝 | 那些超级会画画的作家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