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向老师致敬:说话太多耗气伤阴,注意身体(1)

从教35年的老前辈宋锋、正值中坚力量的黄怡、初出茅庐的新人张晶晶,她们这三代人曾为师生关系,多年后又站在了一起,成为了并肩奋斗的同事。

孙思邈不仅是大医学家,也是一个道士;不仅医术精通,喜爱艾灸,更是精通中国道家养生术,享年142岁。

他说“多言则气乏”,要求人们少说话,少说话“可使气得以充养,反之则令气耗散”。

为什么呢?

因为说话的时候,气血都往上冲,一直处于发散的状态,不能下沉,不能回收内敛。严重的还会影响睡眠,多梦,睡眠不宁。

古人有“日出千言,不病自伤”的说法。

很多说话多的职业,比如老师、医生、乘务员....下班后会感到很累,胃口也不好,也不想说话,这就是所谓的“下班沉默族”。这就是因为说话耗气,身体气力全无的结果。

如何解决老师气虚的情况呢?

我们前面说了,说话多气虚:

1,气血处于发散状态,消耗过多;

2,气不能下沉;

找到原因,针对这2个问题就好解决了:

1,补气;

2,引气血下行。

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吸入则满,呼出为虚,声音的发出,有赖于气的鼓动;脾胃是后天之本,也是多气多血之官;只要脾肺之气一上去,整个人的气都会充足,也就精神了!

补气之法

一,3大穴位

中府穴:属肺经,也是脾经与肺经的交会穴;中,指中气,也就是脾肺之气,脾肺之气合起来就叫中气;中府穴清泻肺热,健脾补气好。

太渊穴:很厉害的一个穴,首先它是肺的原穴,也是八会穴之一“脉会太渊”;因此太渊穴是补气的要穴,并且全身的血管脉络都归它管!久站的老师们或多或少有点静脉曲张,这个也归太渊穴管。

气海穴:气海为先天元气汇聚之所,也为诸气汇聚之地,补气调气效果最好。

老师们可以利用课间休息、开会时间,多按揉中府穴、太渊穴,随时随地的按,随时随地的补气!

艾 灸:

1,最好采用隔姜灸,每天每穴艾灸一次,每次每穴5-7壮,艾灸3天休息一天。

2,如果用竹制艾灸盒,中府穴、气海穴,每穴艾灸20分钟,太渊穴10分钟。

二,一杯茶

西洋参蜂蜜茶

原 料:西洋参5克,蜂蜜15克

制 作:西洋参加水文火炖煮,直至有参味,待凉后倒出参汤,再加蜂蜜。也可以用滚开水冲泡西洋参。

引气血下行之法

最好的方法就是有空泡泡脚,然后搓搓整个脚底板各30下,秋冬都以微热不出汗为好。

这样不仅能够引气血下行,还能起到心肾相交之功,对睡眠效果最好。

如果搓脚后再艾灸太溪穴、涌泉穴就最好了。

孙思邈的“少说”并不是说不说话,朋友同事之间的闲聊,本来就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有益于身心健康,整天不说话也不行。身体脏器也是张弛有度,老是不说话也不行的。

祝各位辛勤的园丁

节日快乐!

把这篇文章发给老师,是对他们最大的关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虚怎么办 中医教你如何有效补气(1)
就你话多,你不气虚谁气虚!
爱出汗者补气,不爱出汗者养血
方剂之补益剂之补气之生脉散
『经典处方』方剂之补益剂之补气之生脉散
感冒发烧后咳嗽、汗多、胸闷、心慌,别乱吃药!中医轻松收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