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至后用六一散赶走你的“暑湿症”



6月21日,夏至已到。记者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部发现,随着高温苦夏的来临,中暑、发烧感冒的病人也是急剧上升。


在随后的采访中得知,原来与气温一同入伏的还有这一时节的季节病—“暑湿症”。


查查自己是否小便黄大便稀溏



经常关注中医版的读者不难发现,自从夏天开始后,我们一直都在强调清暑利湿是夏季养生的关键。宋代义表示,可自入伏后,暑邪和湿邪更重,因此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清暑利湿,更要重点预防“暑湿病”的发生。


那如何来辨别自己是否已经患上“暑湿症”了呢?宋代义解释称,暑为阳邪,暑气通于心,故伤于暑者,多见身热、心烦;暑热伤津,则见口渴;暑病夹湿,湿阻于里,膀胱气化不利,故见小便不利;湿走肠间,则为泄泻。因此,最简便的方法,便是经常检查自己的小便是否赤黄不通畅,大便是否稀溏或腹泻。若二者具备,则表示体内暑湿严重。至于如何防治,宋代义表示,若体内暑湿过重,已经出现恶心、腹泻等症状,则可用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别号刘河间)所创的六一散。


名医用六一散赶走丞相的暑湿症




据宋代义介绍,这六一散可是专治暑湿症的名方。原来,在公元1147年仲夏,金熙宗赐右丞相韩企先为濮王,赐宴三日。可未出三天,韩企先却得了一种怪病: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小便不畅、大便泻痢。


太医前来诊治,无奈近百剂药下去,病势有增无减,便悬榜求医。当时20岁的刘完素正在京城购置药品,便揭榜进了王府。按脉察色后问道:“可有身热、心烦、口渴、头晕、少气、多汗之症?”丞相闭眼而微微点头。“当有恶心泄泻,胸闷纳呆,倦怠身重。”刘完素言道。“对,对。”韩企先这才睁眼打量了一下刘完素的模样。“此乃暑湿也,治暑不治湿,医之过也!”“暑湿?”太医忍不住说:“吾等岂不知暑湿之理?”刘完素说:“你们治暑祛湿,泻热不养阴,尤其小便不利、大便泄泻,定然不敢使用寒凉之剂,故洽而无效。”韩企先挺起身子,睁大眼睛问:“你有何方?”刘完素举笔处方:滑石、甘草,共研细末。指着方中“滑石六两,甘草一两”,脱口而出:“六一散”。 丞相照方服了三帖,果然小便通而泄泻止。




宋代义解释称,方中滑石清热解暑,利水通淋,可使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解除湿热所致身热体重,口渴心烦,小便不利。甘草既能清热和中,又能协同滑石起到“甘寒生津”的作用,还可缓和滑石寒滑之性太过,防止因利尿而损伤津液的弊端。如此一来,便可“清热而不留湿,利水而不伤正”。

操作方法

宋代义表示,很多药房有做好的成品,直接买回即可。此外,自制也可,用180克滑石和30克甘草组成,药量之比为6︰1,研磨成粉,分9~18克一包,煎服,或温开水调下,每日2~3次。而且该方可内服外洗,若有小孩儿长痱子或湿疹,只要没有溃烂,即可外洗,除湿热,消疹。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凡人“仙药”六一散
跟我识中药 | 妈妈常用“痱子粉”,滑石功劳不可没
刘完素创“凡人仙药”六一散
【中医文化】儿童节里话六一
金元大医刘完素的一个去湿热的方子,仅2味药,暑热、口渴、腹泻、小便不利全部解决
清热方之六一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