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蚩尤

 “夷”的名称,约产生于夏代,与“华”、“夏”并称,目的是为了进行华夷、夏夷之辨。在商代甲骨文中,“夷”字经常出现,泛指居住在统治中心指外周边的部族。到了《礼记》曲礼下,“夷”才开始有“东方之人”的意思。《王制》篇说:“东方曰夷”,东汉许慎《说文》中也说:“夷,东方之人也。”更加明确了这种说法。我们知道夏商的统治中心在今山西、陕西、河南的黄河中游地区,“东夷”既然在这个统治中心之外的东边,那么东夷就只能是以今山东为中心的东部地区了。  

东夷文化从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距今约73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年)、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年)、岳石文化(距今约3900年),都是东夷人所创造出来的不同阶段的文化。 

在漫长的史前阶段,东夷人靠他们聪颖智慧的心灵和勤劳灵巧的双手,制造出了实用、精美的石器、骨器、玉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烧造出了薄如纸、黑如漆、音如镜的蛋壳陶;编织出了布纹细、密度高的纺织品;发明了冶铜术、原始历法和最古老的文字;在原始农业的基础上,兴起了家禽饲养业和酿酒业。早在龙山文化时期,东夷人就已经进入阶级社会,并出现了国家,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  

据《竹书纪年》和《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夷有九种。在古代,九不是实指正正好好九个,而是“数量很多”的意思。也就是说,东夷族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部落,而是由大大小小很多个部落组成的庞大部族和部落联盟。其中,最主要的部落有:风姓部落,姜姓部落,嬴姓部落,姚姓部落等。东夷族各部落主要以龙、蛇、凤、鸟、太阳为图腾,以鸟类图腾居多。 

在东夷族的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部落首领有太昊、蚩尤、少昊、大舜等。 

太昊,伏羲氏,风姓,以龙为图腾。据《白虎通》和《新语》道基记载,伏羲氏定人道,创八卦,并且还发明了五十弦的瑟和陶等乐器,设官分职,制礼作乐,进入文明社会。  

蚩尤,姜姓,炎帝后裔,其部落有81个氏族组成。蚩尤时期,冶铜技术空前提高,制铜工具大量涌现。蚩尤用铜制作了大量的刀、戟、大弩等兵器,增强了兵器的杀伤力,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据传说蚩尤英勇善战,威震天下,一举而兼国九,再举而并国十二。后在与黄帝的争战中,遭到惨败,死后葬在东平。再后来逐渐被神化,成为齐地八神之一的兵主武神。 

少昊,名质,又名金天氏,黄帝后裔,嬴姓。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其居住中心在曲阜,足迹遍及山东各地。少昊氏以凤鸟等各种鸟类为图腾,组织严密,设官分职,井然有序,社会化程度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舜,古籍中称作虞舜,姚姓。《孟子》离娄说,舜生于诸冯,也就是今山东省诸城市。据传,舜亲率东夷人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渔业和制陶业,由于舜品德高尚,治理有方,东夷族人口激增,社会发展,文化繁荣。不但出现了城邑,创造了早期的城市文明;而且完善了原始的天文历法,创造了以《大韶》为代表的音乐文化。舜死后,把君位禅让给禹,因而舜也便成了后世儒家所歌颂的上古圣君。

蚩尤《路史·蚩尤传》:“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说文》:“蚩,虫也,从虫。”甲骨 ,金文蚩尤二字为 或,也是龙的传人。蚩尤为东夷族军事首领,传其有81个氏族,9个部落组织,故史称“九黎族”。其创造冶炼,发明兵器,能万战万胜。《史记·五帝本纪》言黄帝与蚩尤同生于“神农氏弱,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伐”的时代,约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期。《初学记》卷9引《归藏·启筮》:“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音闹,泥坑之意)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

蚩尤为何被杀?史言二说:其一他将神农后裔榆匡从曲阜驱至涿鹿后成为联盟首领,因榆匡求援于黄帝,帝擒杀之,代神农氏;其二,黄帝战败炎神,被驱至南方,蚩尤与夸父同为炎帝裔,夸父加入战团为神农复仇,故《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黄帝使臣)应龙(有翼之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尸子》:“造冶者,蚩尤也。”《管子·地数》:“蚩尤受葛卢之金而作剑、铠、矛、戟。”《太平御览》卷78引《龙鱼河图》:“黄帝摄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仁不慈。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仁义,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敌。乃仰天而叹!”于是,天道难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服蚩尤,以制八方。袁珂《海经新释校注》案:“炎帝兵败,乃又有蚩尤崛起以与黄帝颉抗。蚩尤者,炎帝之后,亦炎帝之臣也。”《大荒北经》谓:“蚩尤作兵伐黄帝,盖为兵败之炎帝复仇也。”

关于黄帝与蚩尤之战,《太平御览》卷15引《志林》(晋虞喜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以别四方,遂擒蚩尤。”《大荒北经》亦言:“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⑩。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又有古代神话传说述之较详。《太平御览》卷15引《黄帝玄女战法》:“黄帝与蚩尤大战,九战九不胜。黄帝归于泰山,三日三夜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11,子欲何问?’黄帝曰:'小子欲万战万胜。’遂得战法焉。”《庸城集仙录》又云:黄帝回归太山,王母遣使披云狐裘,以符授黄帝说:“精思告天,必有太上之应。”数日后,玄女下降,授黄帝三宫秘略、五音权谋阴阳之术,大破蚩尤,并使黄帝升天。这些史料有惊人的相似,黄帝回归泰山求战法,更证明他本是泰山人。其战场也应在泰山、蒙山前。

南朝梁任昉撰《述异记》亦杂叙蚩尤轶事:“蚩尤能作云雾,涿鹿今在冀州,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今冀州人掘地,得髑髅如铜铁者,即蚩尤之骨也。今有蚩尤齿,长二寸,坚不可碎。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今冀州有蚩尤川,即涿鹿之野。汉武时,太原有蚩尤神昼见,龟足蛇首;其俗遂为立祠。”《龙鱼河图》又言:“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音舔)服。”蚩尤族败后,一部分退往南方,成为云贵高原苗族的先祖;一部分归服于少昊联盟。于是少昊与黄帝结盟,黄帝在泰山大举会盟大会。

综合以上古史所言:蚩尤既为炎帝裔,其生地皆为泗水上游之常羊山,也是刑天葬身之处。蚩尤与炎帝祖居地同为一处,即姜水、羊水,亦今之沭水上游弥河,或谓今平邑境内之浚河。他都于营丘,后来周武王封姜尚于此建齐之都城。姜尚继承了蚩尤与炎帝的姜姓,所以齐人奉蚩尤为齐地八神之一的兵主,且为冶炼始祖,杂技始祖。蚩尤被杀之地有四个同地异名者:青丘、涿鹿之野、冀州之野、凶犁山或凶犁之谷;死后身首异处。《皇览·冢墓记》:“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阳郡巨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同。”《汉书·地理志》:“寿张,蚩尤祠在西北。”但《读史方舆纪要·东平州》及《封禅书·索隐》引《皇览》均言:“炎帝在曲阜,蚩尤葬汶上。”目前已知传说的蚩尤葬地:除山东有3处外,今河北涿鹿又有3处、河南1处。青丘、涿鹿、冀州、寿张、巨野皆在东方,而凶犁山、凶犁谷,笔者认为即后来者大舜帝躬耕于今泗水与平邑交界的历山(犁山)。因是被杀处,故前加“凶”字,并就近“葬汶上”,又恰在“伐空桑”周围。这说明泰山、蒙山前的汶泗流域不仅是炎黄与蚩尤互相争伐的古战场,也是三者建功立业之地。

根据阳谷县景阳岗大型龙山文化城址而推断:疑即蚩尤之都,穷桑也应在此。2006年10月中旬贵州省苗族学会与阳谷县蚩尤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阳谷蚩尤文化研讨会”,北大教授民俗家段宝林、贵州苗族学会会长杨培德教授、阳谷蚩尤文化研究会会长杜梦华、山东大学教授张金光等皆认为:阳谷十五里园镇的皇姑冢与《皇览》中所记蚩尤冢完全相符。此地一直隶属于原寿张县境内,且唯其古墓独存。不管是汶上、寿张还是阳谷,皆不出泰山地区。

春秋后期楚灵王时,南岳衡山祝融墓崩,得营丘九头图,即九黎族图。这是蚩尤族南下后的遗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涿鹿之战
黄帝就没出过山东
四人赛 上古战争题目总结
黄帝给蚩尤的死法,没想到这么残忍!
蚩尤氏
黄饮冰:华夏创世人物——兵主蚩尤氏[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