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作品】“洪城绿舟”——绿地南昌象山南路商业中心


项目档案

建筑类型:商业综合体
建筑面积:180 899平方米
开发业主:绿地南昌申飞置业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SOM
建筑设计:UA国际
景观设计:SWA
施  工  图:UA国际
幕墙设计:UA国际

结构设计:UA国际
交通设计:MVA


保留规划概念——延续城市文脉


绿地南昌象山南路购物中心设计是南昌老城区城市更新中的重要一笔。其规划和设计首先应该是和区域的更新的规划概念对应。基地位于南昌市老城区的核心区域,整个项目分为A、B、C三个地块。商业综合体位于A地块中的A1子地块,由地上六层地下两层的集中商业与一栋250m的超高层塔楼组成。A地块(A1-A7)的规划设计包括A1地块的超高层设计由SOM完成,其设计概念源于对场地文脉的尊重。通过调查研究提炼出原有老城区的公共空间,以此为基础对步行街巷进行保留和优化,形成基本的开发构架。再以构架为基础植入新的建筑,赋予符合时代功能的业态,提升区域形象并激发社区活力。

项目区位↑

场地现状↑

原有城市肌理↑

梳理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构架↑

植入新的建筑↑

A1地块的商业综合体由于其功能需求,采用传统的设计手法势必会阻断城市文脉的延续,破坏整体规划结构。所以团队在接到设计任务时首先考虑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消解大体量建筑对于城市界面的压迫感,延续SOM的规划结构;二是如何将步行人流自然的引入商场内部打造人性化的购物场所。


销售 VS 持有



业主在项目之初确定了需要有2万平米左右可售商铺用以平衡收支,这2万平方米对设计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在确定了租售关系及资金目标后如何完成设计便要看设计师的本领了。在如此高容积率(9.5)的地块中需要考虑持有商业与可售商业由于其经营属性不同的几个矛盾,这些因素成为设计需要面临的挑战:

-同时对城市主要道路有展示面;-有各自独立完整的流线;-满足运营时间不同的要求;-考虑两者设备系统的相互独立;-在一个大体量中共生。

团队研究了可售与持有的各种分割方式,从商业价值、人流动线、运营管理等多个角度综合分析各种方式的优缺点。这些方法能虽然能解决部分问题,但仍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最好答案。必须突破传统思维,以设计创造价值。

于是大胆创新地提出在靠近A2-A7地块街区商业的一侧,以可售商铺的形式组织了一条半室外的商业街,将城市肌理和周边开放式商业街区引入建筑内部;而在靠近城市主要道路的另一侧则为持有MALL的商铺,在平面和剖面上形成双‘L’形的布局。沿主要的城市展示界面象山南路,持有商业与可售商业的主入口分别占据南北两个重要街角,这样使得建筑商业界面完整,可售和持有商业均具有良好的展示性。

↑双L之剖面

双L之平面↑

可售部分的公共区域在每隔一定距离打断形成内外通透的休息平台,形成一定收放节点的同时也保证了半室外公共空间的消防排烟通风效果,也能使得可售商业形成一个个的组团,利于大单的销售,一石三鸟。两个部分在首两层范围内保持各自的单动线已达到效率最大化,在每层可售和持有商业动线的尽端打通,形成环状动线,相辅相成。



体验式立体绿化——人与自然的互动


在地块及周边老城区调研后发现场地周边建筑层数低密度大且较陈旧,除了城市中几处小型公园,绿植极为匮乏,缺少了绿色的整个区域显得沉闷而缺乏活力。而大型商业综合体由于尺度巨大,往往容易造成人在体验过程中的一种对自然的疏离感。绿化空间则与人体尺度相关,并能够创造休闲、慢节奏的空间氛围,延长人的逗留时间。在公共性极强的商业综合体中引入区域内缺失的绿化,让自然与商业的交融形成新的乐章,形成适合此时此地的体验式场所!

在立体绿化这一概念的指导下,通过形体与空间及功能的共同操作,将绿化空间与商业空间结合,从地面绿化、室内中庭绿化、立面边庭绿化、露台退台绿化和屋顶绿化五个层次打造了多维的花园式购物休闲空间。在这些关键位置布置绿化,控制了面积的同时又可以作为业态的延伸空间,提供了人们休憩的场所,满足开发商、商家、顾客三方的需求。


最大化人流——和地铁公司的配合


绿地南昌象山南路购物中心在街角设置下沉广场,使得地铁的人流能直接进入商场的市内空间,在商场休息时间也能通过下沉广场自由的到达地面。由于地铁接入的标高位于地下一层和二层之间,通过自动扶梯的设置让人流自然到达这两层,为2万平方米的地下商业带来巨大的人流。

这个想法在和地铁公司充分沟通后达成共识,所以站点和商业下沉广场结合不做凸出地面的构筑物。另外进排风以及活塞风井和商场平面及结合,从建筑的二层及以上设置通风口。


和SOM的配合——塔楼和商场的关系


SOM设计的塔楼的面积约10万,和商场的面积类似,两者的关系应该是相互独立但又密不可分。一开始SOM把设备层放在7层也就是商业的顶层,对超高层办公来说这层的价值由于商场屋顶设备和部分商业的存在干扰较大,价值不高,放置设备层是对办公最好的选择。团队建议在Mall的顶层设计成超高层办公的第二个大堂,同时兼具商业功能布置咖啡、轻餐等能充分利用屋面。从这个大堂还有自动扶梯能直达商业的顶层,解决了流线的问题,也为商场的高区引入了巨大的人流。虽然调整功能会对电梯计算、核心筒、设备等有诸多影响,但经过和SOM设计总监的沟通后还是最终采纳了我们的建议。

1号中庭室内透视↑

1号中庭影院入口↑

3号中庭拉索连桥↑

3号中庭观光电梯结合竖屏↑

4号中庭与塔楼视线联系↑


业主点评设计中↑



设计团队


潘允哲

合伙人 / 董事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高级工程师


方案设计团队成员

陈晓钦 / 马国勇 / 袁涛 / 侯付民
王海琳 / 王瑞 / 李金鑫 / 刘伟捷 / 王利


施工图设计团队成员

张智民 / 余志伟 / 赵雷 / 何婧 / 严奔驰
方礼凯 / 石立 / 杨建刚 / 王中原 / 邹凌
梁蓝 / 阮雪 / 苏东亚 / 李军辉 / 吴向军
范丽莉 / 池永军 / 郑玉亮 / 张守勇 / 王相峰 / 陶晓娟


幕墙设计团队成员

姜兆军 / 张银芳 / 李祥 / 张春生 / 张立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度不变!绿地国际双创中心地块规划调整!
【U•作品】定格瞬间 回顾最美2018
10个在建公寓解读
中国超高层制造者——绿地11栋地标性摩天楼
南昌绿地紫峰大厦 | SOM
《山谷漫游:“深业上城”设计全解析》(分享自@房地内参 半求工作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