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屌丝创业神器 众筹国内水土不服?

屌丝创业神器 众筹国内水土不服?

来源:搜狐IT
11
 

  【搜狐IT消息】(文/国仁)众筹模式在国外已经很成熟,成为小公司和团队早期筹资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这一拨硬件创新产品的兴起,也让Kickstarter这样的众筹平台火了起来。

  这一模式2年前已引入国内,出现了以点名时间为代表的国内众筹玩家,众筹是否会成为国内培育创业项目的一个有力推手呢?通过同国内众筹平台负责人、项目发起人、投资人的沟通发现,众筹模式在国内虽然规模在增长,但发展并不那么顺利,有不少地方水土不服,比如:

  1、国内用户对众筹的接受度仍然低

  2、在心态上,国内用户更倾向于购买产品而不是友情支持你

  3、筹资金额上,国内外差距也还很大

  4、现在国内的创客氛围还不够浓

  众筹是个什么玩意?

  我们先从什么是众筹说开去,如果你有一个很好的创意,自己也有技术,比如开发一个小巧实用的钱包防丢器,但是缺少资金,那你就可以在网络上展示出你的想法和已经做的准备。告诉大家你需要多少钱来完成这个想法,让网友们给你资助。

  你可以设定5块、10块、100块或者其他不同的资助额度,前提是你必须给不同资助额度设定回报方式,可以是产品纪念徽章或T恤,也可以是开发阶段的工程机或最终的成品。在一定期限达到目标筹资额后,你顺利完成项目,并在说好的期限内给予网友设定的回馈。

  这个网络平台就是现在流行的“众筹”,众筹一词译自英语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众筹利用互联网和SNS传播的特性,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

  我上面举例的是一个众筹项目发起的基本流程,其游戏规则的关键是:

  1、想法已经达到一个可展示的程度。

  2、要设定好不同资助金额的用户回报方式。

  3、只有在拟定时间内(一般30天)达到筹资额,才算成功,如果失败已筹款项要退回。

  众筹在国外已呈井喷之势

  众筹在欧美发展得早,2009年在美国成立的Kickstarter是最有名气的众筹网站。之后众筹在海外爆发,据福布斯报道,众筹融资网站如今有700多家,到2013年第二季度将增加到1500家,呈井喷之势。

  还是以Kickstarter为例,到2012年年底总计已募集到3.45亿美元的资金。国外众筹网站的主要营收模式是收取佣金,一般为融资金额的5%~10%。在Kickstarter上比较成功的案例有智能手表Pebble,这款手表并不复杂,但是在众筹平台上融资超过3000万美元,现在这款产品已经销售了30多万台,是硬件方面非常成功的众筹案例。

  国内众筹模式起步晚2年

  国内的众筹发起要晚很多,2011年成立的点名时间是国内现在做得最好的众筹平台。据点名时间的联合创始人/CEO 张佑讲,点名时间起源于他们对国外纪录片众筹模式的参考。“2011年7月网站上线,到现在刚好满两年。”他说。

  在规模上,张佑介绍称,“两年下来总共收到七千多个项目的申请,有九百多个项目通过我们的审核上线;筹款成功的比例在50%。”为了吸引更多的项目参与、用户支持,点名时间上个月已经取消了收取10%佣金的规则,现在在点没时间上众筹资金是完全免费的。

  国内与国外做众筹环境大不同

  国内外众筹的发展有很多不同,起步时间晚只是一方面。项目的类型差别也很大,众筹项目方向是很广的,已经涉及到影视、设计、出版、游戏、音乐、科技硬件产品等领域。

  据张佑讲,“国外最成功的三大类众筹项目是:游戏、影视、设计产品,设计产品包含智能产品。国内目前第一大类影视、第二大类出版、第三类音乐、第四类产品。”所以创新硬件在国内的众筹平台上还很少,张佑他们也是在过去半年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国内才刚刚起步。

  另外,从点名时间、以及投资人、项目发起人多方探讨,发现国内外做众筹还有几个明显的差别:

  1、国外的众筹氛围很浓,用户和发起者接受度都很高,但是在国内用户接受度有限,还在一个用户教育期。

  2、项目的支持者叫Backer,国内外的Backer们出发点有很大不同,国外对众筹的理解支持更多一些,而在国内,用户对众筹产品的期望更像是购买这个产品,所以要求也更高。

  3、出手金额差别大,一个项目在国外能融资到上千万美金,在国内一般发起人仅设定在5000到10万人民币之间,单个用户的融资额差别也挺大。

  国内发展众筹的几个难点

  上面说到的这些不同也是国内众筹平台发展缓慢的问题,用户认知度不高。除此之外,如何盈利也是很大的问题。

  点名时间已经运行2年,现在又取消了融资佣金收入,如何持续发展是个挑战。点名时间CEO张佑讲,点名时间已经获得天使投资,现在正在A轮持续投资的阶段。

  在国内还有被异议的地方,就是众筹会不会是“非法集资”?张佑认为这个红线他们不会碰到,“参与用户的回报部分是关键,我们掐也是掐在回报。”他讲到,同时他认为,只要有实际回报,不搞股份占有,就不会有政策风险。简单来讲,就是让筹资过程更像团购或预购。

  在国内吃螃蟹的第一批人

  通过与几位硬件项目的发起人聊天,看到了他们在国内众筹平台上实际操作的感受:

  1、有一些项目会同时在多个国家的众筹平台上发起,比如最近比较热门要复刻2个世纪前经典光学镜头匹兹瓦镜头项目,其国内联络人谢昕讲,他们同时在美国的Kickstarter、内陆、台湾、日本的众筹平台上发起,所以众筹有一个特点是无国界。

  2、在国内外同时发起项目的发起人普遍认为,国内外的一个差距是,美国的创客文化更盛行,参与者的出发点更多是要支持你这个项目完成,而国内用户参与一个重要目的是能够更早地买到你这个产品。做智能钱夹防丢器的SmartWallit的吴长峰也在Kickstarter上发起了项目,而且国外做得更早。

  3、发起人对国内的“筹款”的预期相对较低,比如匹兹瓦镜头,在Kickstarter的筹款目标是100万美元,在国内是10万元人民币,在国内,项目发起者也在找感觉。

  4、除了筹款,很多项目上点名时间,宣传的意义更大。回国创业做了WiFi智能遥控器的刘忠儒讲,在点名时间上,不仅能宣传产品,而且能拿到很多用户的反馈,而给予反馈的都是真正关心这个产品的,同时通过这个平台,还有很多销售渠道主动找上门来,事实上,他们的筹款效果也不错,目标筹款10000元,最后筹款额超过了7万。

  投资人:众筹在国内没做起来

  对于众筹模式和硬件创新项目,投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经纬创投VP王华东认为,国内众筹模式还没有做的很好的。主要是整体上讲没有好的“点”,缺乏成功的大项目。究其原因,他认为有两点,一是国内没有做本地化调整,机制有待完善,现在能看到的主要是产品预售。

  二是在国内做硬件没有门槛,没有门槛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核心技术方面,因此做成做大难。

  同行:流量成本太高了

  点名时间起来后,国内也发起了一批做众筹的跟随者,如追梦网、淘梦网、好梦网、点火网、众意网,无论从发展规模和团队都和点名时间有差距,也有团队自己做产品,尝试一段众筹平台后,又调整方向回到做产品上来,比如亿觅网。

  听亿觅网创始人建荣讲,在国内做众筹他感受最深的是这两点,1)、中国用户喜欢对实体产品付费,国内支付系统还不成熟,国外普遍是采用的信用卡扣取预售权,只有项目成功后才会扣费,国内需要用支付宝直接付款成功。2)、用户的耐心和购买习惯被电商宠坏了,不像国外用户更多以支持和公益为出发点。

  同时他还认为,国内流量成本高得很,靠流量来支持项目不成比例,只有一点几的转化率,转化率太低。如果对比电商,电商是30%的毛利,众筹只有10%的毛利。

  另外还有一个风险问题,如果项目失败是没有任何赔付,是免责的,有的产品2年都没有发货。但是国外的道德约束会更强。

  盈利同样是个问题,国外盈利的方式以广告主的形式,KickStarter按10%收入,一年有2~3千万美元,运营成本可能就占了一半。

  他认为,做众筹开始是有一些理想主义的精神,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渐渐地会面临现实的天花板。他比喻像是在沙漠上建巨塔,很难。

  众筹在国内如何破局?

  听到了各个方面的声音,总的来看,国内众筹还在发展酝酿期,看是火热,但背后也面临用户接受、营收等诸多发展瓶颈,之后这种瓶颈可能会进一步爆发。

  要让众筹在国内发展成功,至少有多个门槛要跨越:

  1、用户的认知度提升和心态的转变

  2、机制的本地化,支付方式、风险和赔付方式都应该有所不同

  3、区别于简单收取佣金的盈利模式

  4、具有核心技术亮点项目的推动

  既然这种模式在国外发展成功了,必有其存在的道理,跨过这几道门槛,众筹模式在国内将有不错的前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众筹成功的五大要素
起底:国内桌游产业众筹面面观
众筹模式水土不服 极客太少创新力不足
众筹的发展及其法律规制
众筹,艰难转型:那些正在去众筹化的创业网站们
被刷单毁掉的众筹 路在何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