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嘉明:让宇宙视角改变思维模式
userphoto

2023.06.06 澳大利亚

关注
编者按:
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教授为2023年5月由中译出版社出版的《星际信使:宇宙视角下的人类文明》一书作序,原题为《宇宙视角高于一切》。朱嘉明教授强调:现在到了人类需要通过“宇宙视角”,改变和突破原本世界观和思维规则的局限性,重构意识结构的重要历史时刻。在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的共同影响下,“宇宙视角”尤为重要。


让宇宙视角改变思维模式

(一)新时代呼唤宇宙视角
当今社会,人类正日益被呈指数级增长的数据和信息控制与裹挟。与此同时,信息鸿沟和数字鸿沟急剧拉大。数据和信息的非均衡和不对称,人工智能的狂飙性发展,共同造成和扩大了新的“二元社会”。人们在如何认识“真理”的问题上,产生前所未有的多级叠加分裂。人们长期追求的具有客观意义的“真理”,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某个群体的“观点”。越来越多的人,厌倦了专家,因为他们将自认为真实的或希望真实的东西作为真理,影响和误导了大众认知。所以,现在到了瓦解传统世界观和构建新的世界观的历史时刻。

各说各话的世界

来源:作者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天体物理学家尼尔·德格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1958-)新书《星际信使:宇宙视角下的人类文明》(Starry Messenger: Cosmic Perspectives on Civilization),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宇宙观(cosmic perspective)。这种世界观依靠非人类中心主义和非地球中心主义而形成,基于两个科学基础认知:其一,仅靠人类的眼睛不足以揭示关于自然界运作的基本真理;其二,地球不是宇宙运动的中心,只是绕着太阳运行的已知行星之一。这本书深入阐述了“概览效应”(overview effect),即人类要突破从个人有限时空认知世界的局限性,想象作为太空人和宇航员在航行太空时视野下的地球、城市和家园,也就是用宇宙视角认识地球、地球上的人类及其生存的社会和生态,还有他们的未来。
事实上,长期存在的诸如战争、政治、宗教、真理、美、性别、种族等争议性话题,说到底,不过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造战场”。改变和突破这样的认知,需要接受宇宙视角,那么就会跨越时空,突破学科边界,重新思考人类与地球、与宇宙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对此,泰森写道:“从宇宙视角回到地球视角,我们会改变与自己所在的这颗星球以及与人类同胞的关系。”这应该成为至理名言。

(二)宇宙视角是历史演化的结果
“宇宙”是一个大词,包括了宇宙中的每一个物质粒子,在一个直径高达 100 亿光年的系统中,拥有大量的星系。通过这个镜头看向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有趣的新视角,因为这个视角具备时间和空间的恢宏维度。
读者可以想象,倒退约3万年,一群祖先住在山洞里,蜷缩在火堆旁,他们的心智地图不超过洞穴周围十几平方英里的范围。在这些边界之外是巨大的未知,一些祖先可能会把它想象成一个巨大的虚无;另一些祖先认为,可能除了危险和死亡之外什么都看不到。直到有一天,有无畏的祖先开始思考外面有什么,以及离开山洞的风险和回报。巨大的未知世界里潜藏着危险和死亡,但也蕴含着治愈疾病的植物和制造新工具的材料,以及新食物、水和住所来源。最重要的是,那里有新的思维方式有待发现。这种精神是许多科学家最为珍视的,更是人类史上最深刻的想法。正如美国诗人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所说:
我们将不会停止探索,
而我们所有探索的终点,
将抵达我们出发的地方,
并第一次认识这个地方。

山洞内的祖先

来源:作者

探索关乎旅程,也关乎目的地。当人们开始出发时,他们不仅发现了新的世界,还学会了以新的方式看待我们已经知道的世界。采取这种观点是为了拓宽我们的参考框架,把熟悉的想法重新编排,如此才能重新看待我们的出发点。人类已经到了必须从宇宙视角思考才能真正认知地球的历史时刻。

(三)宇宙视角下的地球
1968年,第一艘载人航天器抵达月球。阿波罗8号(Apollo 8)在返回地球之前围绕月球运行了10次。在其中一次飞行中,宇航员威廉·安德斯(William Alison Anders,1933-)以月球视角拍摄了地球。当这个图像在全球流传时,人们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思考地球。宾夕法尼亚被石油覆盖的海滩,都不再是本地问题,它们很快被看作影响地球整体生态系统问题的局部症状。

安德斯所拍摄的Earthrise

来源:NASA

1973年的最后一次登月任务圆满结束之时,世界各国开始通过法律规范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和像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T 杀虫剂)等破坏生态的农药。美国《清洁空气法》(Clean Air Act)通过,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成立,美国环境保护局成立,美国《清洁水法》(Clean Water Act)通过,美国《濒危物种保护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通过。同时,美国校园兴起环保运动。进入1990年代,联合国开始每年的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地球观作为宇宙观一个阶段性成果,体现在人类开始对地球生态系统关注。人们开始重新和自然体系融合,反省工业社会,开始全面区分工业和科技可能给人类产生福利和伤害人类的东西。
目前已有的宇宙知识告诉人们:宇宙中尚不存在任何物种将来到地球,或能从人类手中拯救人类。人类只有关心自己,自己缓和并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危机,包括气候危机。现在的问题是,人类在认识和正视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生存形成的威胁,存在严重分歧。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类而言,只有一个地球。

(四)宇宙视角的冲击
宇宙视角的对人类传统意识结构的冲击是全方位的。至少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宇宙视角和常识。人类的科学和技术总是不断被超越的。过去的科学受困于能力和认知不断被证伪,而新的科学范式需要人们更多的实验和观察产生更多的数据,从而确定究竟什么是客观,什么是真实。
现在,不仅知识是以指数形式增长而非线性增长,内容不断更新,而且所有出现在人类生命里惊人发现和发明,都表明一切历史都不是线性的,正如自然界的发现之河以指数形式增长,例如量子力学的突破。这一切,导致了支持人类文明的常识基础面临动摇和革命。
以水为例,在海平面上,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然而,在海平面以上 10000 英尺处,水沸腾的温度只有90摄氏度。在沿海地区,7分钟后就能完全煮熟的意大利面条,在山区可能需要12分钟。也就是说: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如果把这个场景设定在火星,当人们以宇宙视角来看像水的沸点这样看似直观的东西,就会变得令人困惑且含糊不清。科学家们接受这样的模糊性,因为他们的日常思维训练就是质疑常识性的概念界限。
政治和文化,也是如此。肉食主义者与素食主义者、性别与身份、颜色与种族等易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从宇宙观的角度来看都不是对立的。泰森用确凿的事实和批判性思维钉住了人与人之间相似性多于不相似性这一基本事实。这似乎符合中国道家的哲学思想:有无相生、虚实相形、阴阳相依。
不仅如此,如同暗物质一样,暗信息和暗知识的规模远远超出人们的期望。因此,根据过去预测未来变得十分滑稽。
第二,宇宙视角和概率。英国数学家贝叶斯(Thomas Bayes,1702 - 1761)曾提出过关于两个条件概率之间关系的解读,提出了著名的“贝叶斯认识论”(Bayesianism),即信仰不是一个全有或全无的现象,而是有程度的,服从与概率论公理有关的一些形式约束。
因此,理解世界的一个成功策略是不断测试自身的预设、承认错误的可能性并尝试改进。泰森说:“我们每天都在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做计算。”数学在关键科学思维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统计学和概率。
作者对概率的分析提供了几个有启发性的例子。“科学家也是人,但广泛的数学训练会慢慢地重塑大脑中这些非理性的部分,使他们不那么容易被利用。”1986年,4000名天体物理学家聚集在拉斯维加斯的米高梅大酒店参加会议。该酒店过去和现在都是世界上最大的赌场酒店,有7000个房间。如果一个人在数学上更精明一些,可能会想象出 4000名新客人在一周内可能会在赌场中获得多少收益。可是在拉斯维加斯发生的情况是,酒店赚的钱比以前任何一个星期都少。泰森说道:“物理学家对概率的了解太深,以至于他们在扑克、轮盘、骰子和老虎机中提高了对赌场的赔率并取得了胜利?不,他们只是没去赌……物理学家们被数学打上了'远离赌博’的烙印。”
问题是,当人类在宇宙视角情境下,“贝叶斯认识论”是否发生改变,发生怎样的改变?
第三,宇宙视角和法律。泰森还向人们传达了有关“法律与秩序”的讨论:“无论人类喜欢与否,法律与秩序都是文明的基础”。在泰森的批判性分析中,审判本身已经成为有说服力的演说,而不是代表法律和程序正义。“在法庭上,如果真理和客观性既不被追求,也不被渴望,那么我们必须承认或坦白的是……我们看到的都是关于感情和情绪的宣泄,追求将激情转化为同情心。”
综合多国司法实践情况来看,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是可以进行衡量取舍的,绝对不可减损的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只在理论上存在。程序正义的目的在于确保事实上的结果正义,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拥有了合法获取的证据,人们还是无法完全重现事实,这会导致一些结果在“上帝视角”看来是非正义的,甚至会让一些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这种情况,往往并非由程序错误导致,而是由人类认识和技术的局限性导致的。因此,法律与秩序的科学性也体现为致力于发展有关科学技术,以增强查明事实的能力。
第四,宇宙视角看生命。泰森还提供了对“生命与死亡”无价的洞见。我们可以用科学的分析和方法论思考关于生命和死亡。他引用了19世纪教育家霍勒斯·曼(Horace Mann,1796 - 1859)的墓志铭:“我恳请你们把我的这些临别赠言珍藏在心中,在你们为人类赢得一些胜利之前,请以死为耻。”

霍勒斯·曼

来源:Antioch College, Yellow Springs, Ohio

人类不断向外探索的原始冲动肯定比不断互相残杀的原始冲动要大,那么人类的好奇心,将确保人类会持续对星际进行无尽探索,也迫使人类在地球上的短暂时间里,成为自己文明的牧羊人。
本书以科学与社会作为开场,以生命与死亡收尾。主体部分由10个章节组成,真与美、探索与发现、地球与月亮、冲突与解决方案、风险与回报、肉食主义者与素食主义者、性别与身份、颜色与种族、法律与秩序、身体与意识,每个章节都提供了关于双重主题的科学哲思。

(五)小结
人类的知识革命、信息革命和科技革命,自然智慧和人工智能的并存,人类与智慧机器人新物种的并存,使得人类无疑处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时刻。所以,人类必须自觉改变和突破原本世界观和思维规则的局限性,重构意识结构。“宇宙视角”就是新的路径。
泰森的这本书,展现了一种特别的魅力:他没有期望提出标准答案,而是要创作一种与读者以更细微的方式进行对话的语境。当人们将意识和世界观问题置于一个更宽泛的背景中时,突破人们的物理状态,就会获得对地球上生命的全新看法,对人类未来的全新看法。
如果说,昨天讲“宇宙视角高于一切”,还仅仅是对人类而言,那么,今天,还包括人工智能物种。写到这里,不得不承认,马斯克(Elon Reeve Musk,1971-)和OpenAI创始人阿尔特曼(Samuel Harris Altman,1985-)是具有宇宙视角的代表人物。


2023.6.4. 修订于旅途
若有意见或建议,请电邮contact@cida.ac.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嘉明:宇宙视角高于一切
宇宙观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科学家:地球有可能只是外星人建立的一个电脑模拟世界
“最性感天体物理学家”解释人类为何不该对动物漠不关心
人类什么时候会最终灭绝?
科普丨假设人类灭绝了,那么未来地球上会诞生新的智慧生物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