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贵德县基本情况介绍

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隶属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黄河上游龙羊峡与李家峡之间,总面积3700平方公里,海拔最高处扎麻日根山5011,最低点松巴峡上口2110。贵德县东与化隆、尖扎县相邻,南于同仁、泽库县接壤,西与贵南、共和县毗连,北与西宁交界。县城驻河阴镇,距省会西宁96公里,全县辖43乡,即河阴镇、河西镇、拉西瓦镇、常牧镇、河东乡、新街乡、尕让乡。境内聚居着汉、藏、回、土、蒙、撒拉等14个民族,全县总人口10万人。

   贵德的历史可上溯至秦汉,公元前60年西汉在贵德设置河关县,贵德正式列入汉朝版图。宋代之前贵德曾先后易名为河关、浇河、郭州、溪哥等,直至南宋年间即公元1253年,蒙古人灭金后设置贵德州宣慰司,“贵德”地名首次得以确立。

   贵德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上百个旅游景点遍布全县。境内有以“马家窑”、“卡约”文化和昆仑神话传说为主的早期人类文化遗产,汉唐堡寨、明清楼阁记录着贵德历史和文化的灿烂和辉煌。闻名全省的“古八景”(仙阁插云、佛泉冬温、黄河春涨、南海溪声、素古积雪、东山烟雨、羊峡古碑、龙池灵湫)和“新八景”(石峡飞瀑、文昌仙阁、丹霞千佛、河滨翠珠、遗佛献珠、长虹卧波、梨花堆雪、虎台揽春)交相辉映。境内环山抱水,树木丰茂、近有平川、远依山原。春天百花灿烂,清香四溢,夏至绿荫盈野,凉爽宜人,秋则果实累累,景色迷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温和。清澈见底的黄河横穿县境,在坎布拉国家国家森林公园的陪衬下,像一条翡翠玉带轻盈的缠绕在贵德的山川之间,如诗如画。原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20007月在贵德县视察时,曾欣然命笔题下“天下黄河贵德清”七个大字,一语道出了贵德风物精魂之所在。

   每年4月中旬在贵德县都会举办梨花艺术节,“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名不胫而走,清清黄河、高原绿洲、温泉药浴、丹霞地貌已经成为贵德县的四大主打旅游品牌。近几年,通过成功地对外宣传,贵德又先后承办了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拉力赛,举办了首届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和首届黄河文化旅游节。

   通过进一步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贵德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贵德古城为主的民俗文化旅游区;以阿什贡丹霞地貌——松巴峡口为主的碧水丹霞风景旅游区和以黄河为主的黄河风情旅游区;以拉西瓦电站——尼那电站——贺尔加大桥为主线的黄河漂流探险和高原明珠观光旅游区;以温泉为主的药浴疗养区;还有以河滨公园、温泉宾馆、梨花别墅、玉泉山庄、民族风情园、农家乐为主的旅游度假休闲区。我县的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200411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西部最具魅力的旅游景区”荣誉称号。西九公路横贯县境,循贵公路、贵共公路和水上航运线将贵德与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李家峡和国家名胜风景区青海湖相连,近几年贵德还相继开通了移动通讯、联通和宽带网业务,使贵德与外界沟通更为方便快捷。

   “才饮黄河水,又闻梨花香”美丽娟秀的高原梨都贵德热诚欢迎八方宾朋来到这片高原净土,尽情领略田园风光。

 

玉皇阁古建筑群

  玉皇阁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遗存,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建筑包括玉皇阁万寿观、文庙、大佛寺、关岳庙、城隍庙、民众教育馆(现为梨馨园)六个院落及古校场(俗称隍庙场)和贵德古城。庙观相互毗邻,占地面积61亩,总建筑面积4915平方米,现存大殿11座,东西两庑46间,钟鼓楼4座,牌坊1座,亭子长廊23间,明清壁画62平方米,明清建筑彩画940平方米。贵德玉皇阁古建筑群集儒、道、佛、神为一体,摒弃门户之见,相依并存,其格局国内罕见。庙观庭院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大殿厢房雍容大度,气势恢宏。文庙花园及民众教育馆为园林建筑,亭轩长廊,曲折迂回,别具风格。贵德玉皇阁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历史悠久,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1986年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群中的文庙建筑包括棂星门(牌坊)、泮池、戟门、乡贤名宦祠、七十二贤祠和大成殿组成,大成殿供奉有伟大先哲孔子的神位,历来是文人祭祀和集会的场所。

   关岳庙俗称武庙、马祖庙,建筑包括山门戏台、过厅、钟鼓楼、东西配殿和正殿组成,供奉关羽、岳飞、马祖三尊神像。是军旅、戍边将士拜谒的场所。

城隍庙由过厅、十八层地狱、正殿、地藏王菩萨殿、后寝宫组成。 其过厅及钟鼓楼的建筑风格与关岳庙相似,殿内山墙上至今仍保留有清光绪年间壁画20余平方米。殿内原置有巨床和被褥,意为城隍下榻之所。

   贵德古城筑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于明洪武十三年竣工。呈正方形,周长2278。高11.7,底宽9.3,顶高4,城四面有马面32个,四面正中设城门,上有敌楼,现东西北三面基本完好,敌楼城门均已毁损,是国内现存不多的古城墙之一。

 

南海殿

   南海殿座落于贵德县城以南25公里的梅茨山脚下,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他初建于明末,由西向东依山势而建,因山呈龙形,相传为龙脉所在,明相刘伯温派人斩断龙脉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据说明朝开国之初,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九条龙脉,龙头皆指向黄河,按照当时的说法。若龙头能饮到黄河水,则此地必出一位“真龙天子”。此事经由地方官员报奏给了当朝皇帝,皇帝闻听后大惊,即派当朝宰相刘伯温率一班大臣分赴各地寻找龙脉,赦令务必挖断龙脉。朝廷大员来到贵德后,在梅茨山脚下找到一条龙脉,于是便下令开凿,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天挖开的地方一到夜间便会悄悄地合拢,如此反复数日,众人无计可施。后经高人指点在原地修建了一座观音菩萨殿,才顺利斩断了龙脉,这便是现在南海殿的由来。

  南海殿主殿为菩萨殿,内塑有南海观音神像,殿前为过厅,塑有弥勒像和护法神。东西两廊为“十八罗汉”画像,笔调细腻,画工娴熟。山门前有水池,池前建有牌楼一座,牌楼正面书有“慈航普度”,背面“南海胜景”八字,菩萨殿左面是吕祖殿,塑有吕洞宾像。左前是三清殿,殿后有王母宫,山顶建有文峰阁等建筑,整个建筑气势恢宏,错落有致,因而成为众多香客心中的福地。

 

乜纳塔

乜纳塔又称“贵德白塔”、“弥勒塔”。相传塔基底部埋有避水宝珠,经黄河千百年冲刷,仍不坍塌,被誉为“避水宝塔”。这座佛塔初建于唐代,《安多政教史》中记载,吐蕃赞普赤热巴巾曾北征到此,与汉藏交界处建成此塔,塔内贮有其发髻。清嘉庆十一年,重建此塔,并饰以镏金顶,他的造型与北京白塔相似,称为青海第一塔,颇负盛名。乜纳塔高约30,边长18,为五层土筑砖包结构,塔内塑有千眼千手佛一尊,清康熙年间在此建成乜纳寺,每当丽日当空,阳光照射下的镏金塔顶金光四射,附近绿树成茵,黄河似锦,桃红柳绿,是人们踏青春游的理想之地。

 

珍珠寺

珍珠寺始见于宋末元初。建成年代比西藏大昭寺还要早200年,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藏语称其为“觉觉拉康”,因寺内主供的释迦牟尼佛像加持力相当于拉萨大昭寺的释迦牟尼,被称为前藏第一寺。因此前去朝拜大昭寺的人,常常会被问到,是否朝拜过贵德珍珠寺,由此可见这座寺院在青藏高原的宗教地位。为什么取名叫珍珠寺呢?相传元朝初年,西藏有一位法号为“萨迦喇嘛”的高僧到元大都觐见皇帝,皇帝赏赐高僧许多珍珠,萨迦喇嘛用一峰骆驼驮着珍珠准备返回西藏修建寺院,当萨迦喇嘛途经今贵德河东乡保宁村时,骆驼跪卧不起

高僧环顾四周,认定此地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便在骆驼跪卧处修建了现今的珍珠寺。

珍珠寺有二层正殿1座,规模虽小,但用料考究,造型优美,光彩夺目。殿顶装饰有琉璃瓦,上立镀金铜塔,直径4,高5。殿内彩塑释迦牟尼、三世佛的巨型坐像和大门两侧的四大金刚皆是出自造诣高超的热贡艺术家之手。供桌上有大小不等的银制酥油灯数千盏,最大的可盛酥油70多斤,最小的也能装89斤,每逢重大宗教节日,特别是三月十五的守斋节,安多、康巴、西藏乃至印度等地的善男信女慕名前来,顶礼膜拜,场面十分壮观。

 

文昌宫

 

河西文昌宫也称“河西文昌庙”,藏语称“尤拉”或“尤拉康”。始建于明代后期(1590-1600年之间),民国时编修的《贵德县志稿》中记载:“文昌宫在县城西十二里处,依山傍水,河流萦绕,汉藏信仰,士民信奉,每逢朔望,香烟甚盛,有事祈祷,灵应显著,为汉藏祈福消灾之所”清同治六年(1867年)毁于兵火,清光绪三年至十三年(1880-1893年),官绅、汉藏群众捐资重建,1958年后又遭破坏,全部建筑荡然无存。1982年河西乡上下刘屯、下排、格尔加等村的汉藏群众踊跃捐资,从1984-1995年,历经十余年在旧遗址上按原来规模复建。全部殿堂依山坪坡辟三个平台而筑,形成台阶式的寺观,拾阶而上,第一平台建有山门;二坪台三面修建有楼阁,东楼为魁星阁,塑有脚踩鳌头,手撑七星的魁星站像。南北角为钟鼓楼,北楼为火祖阁,塑有火神、牛王、马祖三座神像;三平台上建有雄伟的歇山顶式大殿,高10,正面经堂五间,进深80,殿顶为琉璃脊,屋面盖有琉璃瓦,内塑有文昌帝君的座像,两边塑有“天聋”“地哑”侍从站立像。文昌宫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结构精巧,错落有致,雕梁画栋,气势雄伟,金碧辉煌,堪称贵德寺观建筑之最。

 

扎仓温泉

 

   贵德扎仓温泉源头距县城15公里,海拔2400,整个热水矿泉区,夹峙在多拉山岩下,现有24眼大小不同的泉眼。从山岩裂缝中喷涌而出,日出水量达800吨,源头水温达93,水质透明无色,属多微量元素弱碱性硫磺矿泉水,可直接饮用,因而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可治愈多种疾病,尤其对风湿劳损、神经疾患、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有奇特的疗效,久浴还兼具美容、保健、减肥的功效。史料记载,温泉洗浴治病的历史已有600多年之久,相传为唐代金成公主的汤沐之所。当地藏族群众则把扎仓温泉称为“德仁吉曲库”,意即平安、幸福的热水泉。由于药水神奇,每年有近4万省内外游客慕名前来沐浴疗养,众游客皆称其为“佛泉圣水”。填补了我县冬季旅游的空白。

 

龙王池

   龙王池距县城60公里,相传“湫池有灵,祷之下雨”,因而得名“龙池灵湫”。龙王池系地陷而成,呈椭圆形,东西长200多米,南北宽180,水深8左右。池旁有耳池两处,相传为龙王护卫,其直径20左右,水深5。池水清澈如镜,周围苍松荫郁,景色秀丽。“龙口”泉水快入池的地方有一青色巨石,镌刻有“龙王池”三字,为民国二十七年时任县长吴世瑾所立。传说龙王池原在离县城不远的王屯村西山根,附近有龙王庙,从前农民每年春天到池中取水,到庙里祈求龙王带来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后来有人在池水中洗了不洁之物,圣水受到玷污,龙王盛怒之下,将一池清水迁到人迹罕见的深山。此后,遇到久旱无雨之年,“三河”等地村民聚众到此取水祈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在王屯“龙王庙”举行庙会,秋天丰收后在县城举行赛神会。

 

清清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孕育了华夏文明,培养了炎黄子孙坚韧不拔的个性,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源在青海,清在贵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0多万平方公里,跨越九个省区经山东注入渤海。

黄河原本并不黄,由于它容纳了百川而改变了模样,我们的母亲原来很漂亮,她养育了儿女经历了沧桑,饱经了风霜,如今变得白发苍苍。

黄河流经贵德78公里,境内水电资源极为丰富,上有龙羊峡锁关,下有李家峡守户,中有拉西瓦、尼那等大中型水电站。黄河由西向东横穿全县中部,犹如一条丝带蜿蜒起伏,两岸良田万顷,林木葱郁,瓜果飘香。水上航运线直通高原明珠李家峡,与国家森林公园堪布拉相连。20007月原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来贵德视察工作时欣然题下了“天下黄河贵德清”的名言佳句,道出了高原小江南贵德风物精魂之所在。200411月我县黄河生态文化旅游景区,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开发研究中心评审,荣获“西部地区最具魅力的旅游景区”称号,黄河在贵德显得那样清澈、贤淑、温柔、娟秀、他代表黄河母亲的少女时代。

阿什贡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在红色砂砾岩地区发育而成,该地貌类型由地质学家于上世纪50年代初在广东省仁化县丹霞山首次发现,因而得名丹霞地貌。闽北武夷山风景区、安徽齐云山、江西龙虎山、福建冠豸山,广东金鸡岭、青海堪布拉国家森林公园都是著名的丹霞风景区。

   我县阿什贡峡的丹霞地貌,形成于1亿2千万年前,峡谷地处黄河北岸,两侧山峦夹峙,高耸入云,红的火红,青的靛青。山崖经亿万年的风沙侵蚀,形状各异,有的似老人久经风霜;有的似取经路上的唐僧师徒;还有多种动物造型,各种形状鬼斧神工、浑然天成、惟妙惟肖、耐人寻味。

 

虎头崖大禹治水雕塑广场

虎头崖大禹治水雕塑广场,距县城2公里,西久公路横穿而过。雕塑广场由山门、六角亭、黄河奇石、大禹雕塑、观光长廊、绿化带等组成。居高临下,俯瞰黄河两岸树木丰茂,高原绿洲的迷人景色尽收眼底,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黄河奇石苑

青藏高原最具魅力的黄河奇石苑,位于贵德县城西部3公里的河西镇。占地40亩,总投资逾千万元,历时十年建成。是一座以万年巨型奇石和百年参天古树点缀其间的奇石公园。奇石苑分裸苑、诗苑和磨苑三个院落,其中的诗苑把诗文镌刻在巨石之上,将奇石观赏和传统文化精巧的结合在一起,供游人把玩欣赏。

 

黄河水车

以黄河水车为主体建筑的音乐广场,位于黄河南岸滨河路畔。总投资306万元,水车直径20、为木质结构,伴以塑石假山、木桥、栈道。黄河水车古朴典雅的造型在见证贵德悠久开发历史和昭示灿烂辉煌的黄河文化的同时,强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与蓝天、碧水、丹山勾画出了一幅动人的黄河风景长卷,成为贵德旅游一颗璀璨的明珠。

 

 

 

 

 

 

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隶属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黄河上游龙羊峡与李家峡之间,总面积3700平方公里,海拔最高处扎麻日根山5011,最低点松巴峡上口2110。贵德县东与化隆、尖扎县相邻,南于同仁、泽库县接壤,西与贵南、共和县毗连,北与西宁交界。县城驻河阴镇,距省会西宁96公里,全县辖43乡,即河阴镇、河西镇、拉西瓦镇、常牧镇、河东乡、新街乡、尕让乡。境内聚居着汉、藏、回、土、蒙、撒拉等14个民族,全县总人口10万人。

   贵德的历史可上溯至秦汉,公元前60年西汉在贵德设置河关县,贵德正式列入汉朝版图。宋代之前贵德曾先后易名为河关、浇河、郭州、溪哥等,直至南宋年间即公元1253年,蒙古人灭金后设置贵德州宣慰司,“贵德”地名首次得以确立。

   贵德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上百个旅游景点遍布全县。境内有以“马家窑”、“卡约”文化和昆仑神话传说为主的早期人类文化遗产,汉唐堡寨、明清楼阁记录着贵德历史和文化的灿烂和辉煌。闻名全省的“古八景”(仙阁插云、佛泉冬温、黄河春涨、南海溪声、素古积雪、东山烟雨、羊峡古碑、龙池灵湫)和“新八景”(石峡飞瀑、文昌仙阁、丹霞千佛、河滨翠珠、遗佛献珠、长虹卧波、梨花堆雪、虎台揽春)交相辉映。境内环山抱水,树木丰茂、近有平川、远依山原。春天百花灿烂,清香四溢,夏至绿荫盈野,凉爽宜人,秋则果实累累,景色迷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温和。清澈见底的黄河横穿县境,在坎布拉国家国家森林公园的陪衬下,像一条翡翠玉带轻盈的缠绕在贵德的山川之间,如诗如画。原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20007月在贵德县视察时,曾欣然命笔题下“天下黄河贵德清”七个大字,一语道出了贵德风物精魂之所在。

   每年4月中旬在贵德县都会举办梨花艺术节,“天下黄河贵德清”的每名不胫而走,清清黄河、高原绿洲、温泉药浴、丹霞地貌已经成为贵德县的四大主打旅游品牌。近几年,通过成功地对外宣传,贵德又先后承办了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拉力赛,举办了首届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和首届黄河文化旅游节。

   通过进一步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贵德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贵德古城为主的民俗文化旅游区;以阿什贡丹霞地貌——松巴峡口为主的碧水丹霞风景旅游区和以黄河为主的黄河风情旅游区;以拉西瓦电站——尼那电站——贺尔加大桥为主线的黄河漂流探险和高原明珠观光旅游区;以温泉为主的药浴疗养区;还有以河滨公园、温泉宾馆、梨花别墅、玉泉山庄、民族风情园、农家乐为主的旅游度假休闲区。我县的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200411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西部最具魅力的旅游景区”荣誉称号。西九公路横贯县境,循贵公路、贵共公路和水上航运线将贵德与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李家峡和国家名胜风景区青海湖相连,近几年贵德还相继开通了移动通讯、联通和宽带网业务,使贵德与外界沟通更为方便快捷。

   “才饮黄河水,又闻梨花香”美丽娟秀的高原梨都贵德热诚欢迎八方宾朋来到这片高原净土,尽情领略田园风光。

 

玉皇阁古建筑群

  玉皇阁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遗存,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建筑包括玉皇阁万寿观、文庙、大佛寺、关岳庙、城隍庙、民众教育馆(现为梨馨园)六个院落及古校场(俗称隍庙场)和贵德古城。庙观相互毗邻,占地面积61亩,总建筑面积4915平方米,现存大殿11座,东西两庑46间,钟鼓楼4座,牌坊1座,亭子长廊23间,明清壁画62平方米,明清建筑彩画940平方米。贵德玉皇阁古建筑群集儒、道、佛、神为一体,摒弃门户之见,相依并存,其格局国内罕见。庙观庭院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大殿厢房雍容大度,气势恢宏。文庙花园及民众教育馆为园林建筑,亭轩长廊,曲折迂回,别具风格。贵德玉皇阁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历史悠久,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1986年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群中的文庙建筑包括棂星门(牌坊)、泮池、戟门、乡贤名宦祠、七十二贤祠和大成殿组成,大成殿供奉有伟大先哲孔子的神位,历来是文人祭祀和集会的场所。

   关岳庙俗称武庙、马祖庙,建筑包括山门戏台、过厅、钟鼓楼、东西配殿和正殿组成,供奉关羽、岳飞、马祖三尊神像。是军旅、戍边将士拜谒的场所。

城隍庙由过厅、十八层地狱、正殿、地藏王菩萨殿、后寝宫组成。 其过厅及钟鼓楼的建筑风格与关岳庙相似,殿内山墙上至今仍保留有清光绪年间壁画20余平方米。殿内原置有巨床和被褥,意为城隍下榻之所。

   贵德古城筑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于明洪武十三年竣工。呈正方形,周长2278。高11.7,底宽9.3,顶高4,城四面有马面32个,四面正中设城门,上有敌楼,现东西北三面基本完好,敌楼城门均已毁损,是国内现存不多的古城墙之一。

 

南海殿

   南海殿座落于贵德县城以南25公里的梅茨山脚下,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他初建于明末,由西向东依山势而建,因山呈龙形,相传为龙脉所在,明相刘伯温派人斩断龙脉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据说明朝开国之初,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九条龙脉,龙头皆指向黄河,按照当时的说法。若龙头能饮到黄河水,则此地必出一位“真龙天子”。此事经由地方官员报奏给了当朝皇帝,皇帝闻听后大惊,即派当朝宰相刘伯温率一班大臣分赴各地寻找龙脉,赦令务必挖断龙脉。朝廷大员来到贵德后,在梅茨山脚下找到一条龙脉,于是便下令开凿,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天挖开的地方一到夜间便会悄悄地合拢,如此反复数日,众人无计可施。后经高人指点在原地修建了一座观音菩萨殿,才顺利斩断了龙脉,这便是现在南海殿的由来。

  南海殿主殿为菩萨殿,内塑有南海观音神像,殿前为过厅,塑有弥勒像和护法神。东西两廊为“十八罗汉”画像,笔调细腻,画工娴熟。山门前有水池,池前建有牌楼一座,牌楼正面书有“慈航普度”,背面“南海胜景”八字,菩萨殿左面是吕祖殿,塑有吕洞宾像。左前是三清殿,殿后有王母宫,山顶建有文峰阁等建筑,整个建筑气势恢宏,错落有致,因而成为众多香客心中的福地。

 

乜纳塔

乜纳塔又称“贵德白塔”、“弥勒塔”。相传塔基底部埋有避水宝珠,经黄河千百年冲刷,仍不坍塌,被誉为“避水宝塔”。这座佛塔初建于唐代,《安多政教史》中记载,吐蕃赞普赤热巴巾曾北征到此,与汉藏交界处建成此塔,塔内贮有其发髻。清嘉庆十一年,重建此塔,并饰以镏金顶,他的造型与北京白塔相似,称为青海第一塔,颇负盛名。乜纳塔高约30,边长18,为五层土筑砖包结构,塔内塑有千眼千手佛一尊,清康熙年间在此建成乜纳寺,每当丽日当空,阳光照射下的镏金塔顶金光四射,附近绿树成茵,黄河似锦,桃红柳绿,是人们踏青春游的理想之地。

 

珍珠寺

珍珠寺始见于宋末元初。建成年代比西藏大昭寺还要早200年,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藏语称其为“觉觉拉康”,因寺内主供的释迦牟尼佛像加持力相当于拉萨大昭寺的释迦牟尼,被称为前藏第一寺。因此前去朝拜大昭寺的人,常常会被问到,是否朝拜过贵德珍珠寺,由此可见这座寺院在青藏高原的宗教地位。为什么取名叫珍珠寺呢?相传元朝初年,西藏有一位法号为“萨迦喇嘛”的高僧到元大都觐见皇帝,皇帝赏赐高僧许多珍珠,萨迦喇嘛用一峰骆驼驮着珍珠准备返回西藏修建寺院,当萨迦喇嘛途经今贵德河东乡保宁村时,骆驼跪卧不起

高僧环顾四周,认定此地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便在骆驼跪卧处修建了现今的珍珠寺。

珍珠寺有二层正殿1座,规模虽小,但用料考究,造型优美,光彩夺目。殿顶装饰有琉璃瓦,上立镀金铜塔,直径4,高5。殿内彩塑释迦牟尼、三世佛的巨型坐像和大门两侧的四大金刚皆是出自造诣高超的热贡艺术家之手。供桌上有大小不等的银制酥油灯数千盏,最大的可盛酥油70多斤,最小的也能装89斤,每逢重大宗教节日,特别是三月十五的守斋节,安多、康巴、西藏乃至印度等地的善男信女慕名前来,顶礼膜拜,场面十分壮观。

 

文昌宫

 

河西文昌宫也称“河西文昌庙”,藏语称“尤拉”或“尤拉康”。始建于明代后期(1590-1600年之间),民国时编修的《贵德县志稿》中记载:“文昌宫在县城西十二里处,依山傍水,河流萦绕,汉藏信仰,士民信奉,每逢朔望,香烟甚盛,有事祈祷,灵应显著,为汉藏祈福消灾之所”清同治六年(1867年)毁于兵火,清光绪三年至十三年(1880-1893年),官绅、汉藏群众捐资重建,1958年后又遭破坏,全部建筑荡然无存。1982年河西乡上下刘屯、下排、格尔加等村的汉藏群众踊跃捐资,从1984-1995年,历经十余年在旧遗址上按原来规模复建。全部殿堂依山坪坡辟三个平台而筑,形成台阶式的寺观,拾阶而上,第一平台建有山门;二坪台三面修建有楼阁,东楼为魁星阁,塑有脚踩鳌头,手撑七星的魁星站像。南北角为钟鼓楼,北楼为火祖阁,塑有火神、牛王、马祖三座神像;三平台上建有雄伟的歇山顶式大殿,高10,正面经堂五间,进深80,殿顶为琉璃脊,屋面盖有琉璃瓦,内塑有文昌帝君的座像,两边塑有“天聋”“地哑”侍从站立像。文昌宫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结构精巧,错落有致,雕梁画栋,气势雄伟,金碧辉煌,堪称贵德寺观建筑之最。

 

扎仓温泉

 

   贵德扎仓温泉源头距县城15公里,海拔2400,整个热水矿泉区,夹峙在多拉山岩下,现有24眼大小不同的泉眼。从山岩裂缝中喷涌而出,日出水量达800吨,源头水温达93,水质透明无色,属多微量元素弱碱性硫磺矿泉水,可直接饮用,因而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可治愈多种疾病,尤其对风湿劳损、神经疾患、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有奇特的疗效,久浴还兼具美容、保健、减肥的功效。史料记载,温泉洗浴治病的历史已有600多年之久,相传为唐代金成公主的汤沐之所。当地藏族群众则把扎仓温泉称为“德仁吉曲库”,意即平安、幸福的热水泉。由于药水神奇,每年有近4万省内外游客慕名前来沐浴疗养,众游客皆称其为“佛泉圣水”。填补了我县冬季旅游的空白。

 

龙王池

   龙王池距县城60公里,相传“湫池有灵,祷之下雨”,因而得名“龙池灵湫”。龙王池系地陷而成,呈椭圆形,东西长200多米,南北宽180,水深8左右。池旁有耳池两处,相传为龙王护卫,其直径20左右,水深5。池水清澈如镜,周围苍松荫郁,景色秀丽。“龙口”泉水快入池的地方有一青色巨石,镌刻有“龙王池”三字,为民国二十七年时任县长吴世瑾所立。传说龙王池原在离县城不远的王屯村西山根,附近有龙王庙,从前农民每年春天到池中取水,到庙里祈求龙王带来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后来有人在池水中洗了不洁之物,圣水受到玷污,龙王盛怒之下,将一池清水迁到人迹罕见的深山。此后,遇到久旱无雨之年,“三河”等地村民聚众到此取水祈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在王屯“龙王庙”举行庙会,秋天丰收后在县城举行赛神会。

 

清清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孕育了华夏文明,培养了炎黄子孙坚韧不拔的个性,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源在青海,清在贵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0多万平方公里,跨越九个省区经山东注入渤海。

黄河原本并不黄,由于它容纳了百川而改变了模样,我们的母亲原来很漂亮,她养育了儿女经历了沧桑,饱经了风霜,如今变得白发苍苍。

黄河流经贵德78公里,境内水电资源极为丰富,上有龙羊峡锁关,下有李家峡守户,中有拉西瓦、尼那等大中型水电站。黄河由西向东横穿全县中部,犹如一条丝带蜿蜒起伏,两岸良田万顷,林木葱郁,瓜果飘香。水上航运线直通高原明珠李家峡,与国家森林公园堪布拉相连。20007月原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来贵德视察工作时欣然题下了“天下黄河贵德清”的名言佳句,道出了高原小江南贵德风物精魂之所在。200411月我县黄河生态文化旅游景区,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开发研究中心评审,荣获“西部地区最具魅力的旅游景区”称号,黄河在贵德显得那样清澈、贤淑、温柔、娟秀、他代表黄河母亲的少女时代。

阿什贡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在红色砂砾岩地区发育而成,该地貌类型由地质学家于上世纪50年代初在广东省仁化县丹霞山首次发现,因而得名丹霞地貌。闽北武夷山风景区、安徽齐云山、江西龙虎山、福建冠豸山,广东金鸡岭、青海堪布拉国家森林公园都是著名的丹霞风景区。

   我县阿什贡峡的丹霞地貌,形成于1亿2千万年前,峡谷地处黄河北岸,两侧山峦夹峙,高耸入云,红的火红,青的靛青。山崖经亿万年的风沙侵蚀,形状各异,有的似老人久经风霜;有的似取经路上的唐僧师徒;还有多种动物造型,各种形状鬼斧神工、浑然天成、惟妙惟肖、耐人寻味。

 

虎头崖大禹治水雕塑广场

虎头崖大禹治水雕塑广场,距县城2公里,西久公路横穿而过。雕塑广场由山门、六角亭、黄河奇石、大禹雕塑、观光长廊、绿化带等组成。居高临下,俯瞰黄河两岸树木丰茂,高原绿洲的迷人景色尽收眼底,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黄河奇石苑

青藏高原最具魅力的黄河奇石苑,位于贵德县城西部3公里的河西镇。占地40亩,总投资逾千万元,历时十年建成。是一座以万年巨型奇石和百年参天古树点缀其间的奇石公园。奇石苑分裸苑、诗苑和磨苑三个院落,其中的诗苑把诗文镌刻在巨石之上,将奇石观赏和传统文化精巧的结合在一起,供游人把玩欣赏。

 

黄河水车

以黄河水车为主体建筑的音乐广场,位于黄河南岸滨河路畔。总投资306万元,水车直径20、为木质结构,伴以塑石假山、木桥、栈道。黄河水车古朴典雅的造型在见证贵德悠久开发历史和昭示灿烂辉煌的黄河文化的同时,强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与蓝天、碧水、丹山勾画出了一幅动人的黄河风景长卷,成为贵德旅游一颗璀璨的明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
【青海贵德】美仑美奂小江南
川甘青蒙行(6)——贵德湿地公园、门源、山丹军马场
【西散原创】张怡华作品 | 天下黄河贵德清
瞬间火了!这下贵德要在全国出名了!
七彩峰丛轩辕后土,青海贵德丹霞峡谷,令人目眩的魔幻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