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七夕当情人节,你知道错得有多凶?

  “七夕”来自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这个由穷文人编来安慰穷小子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地传颂着,成为中国的“情人节”,商家们在炒遍了洋节之后,已开始重视这个节日了,因为这个节日中,鹊桥、聚会、爱等符号都很容易使消费主力群体的人们认同。

  和所有文化概念一样,“七夕”这一概念也是由许多可以具象化的物质符号构成的,七夕传说中,喜鹊搭成的桥;老牛皮制成的飞行衣;牛郎挑着儿女的箩筐;织女的金梭,这些东西都没有超过产生这个神话的生活土壤,它们在凡俗生活中都是有原型和出处的。

  “七夕”除了是爱情节之外,也是中国传统中待字闺中的女儿们的节日,也叫“女儿节”,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人的手“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女孩儿们在这一天,总会找她们心目中最巧手的织女讨要些巧手的技艺,于是,这个节日又叫“乞巧节”。

  “乞巧”也是可以物化的。不同的地方,乞巧的方式和所用物品都各不相同。大多数地区,乞巧时都离不开针,这大概是因为农耕时代女人的巧大多与针织有关,因此,在这一天,少女们总会用盂盛上水,将针漂到水中。以针在水中的影子和姿态判别女孩们是否手巧。

  在胶东地区,至今还有七夕结七姐妹的传统,针和线自然是她们聚会的主角。她们围着针和线,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请织女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她们对女红手艺的在意,由此可见一斑。

  在山东荣城,七夕之前流行做“巧菜”,女孩儿们在酒杯中培养麦芽,以长短判定巧拙。另外,她们还会在这一天做巧花——也即是用面制做出各种带花的面食。

  在广西一些地区,七夕最重要的物质是水,当地民俗认为“双七水”能消灾除病,因此,总要用坛子封存一坛,以备后用。

  当然,对于善于用味觉来判断生活的国人来说,在“七夕”,吃是肯定不能缺位的。在这一天,很多讲究的人家,都会让女儿们来做“巧食”,虽然也只是常见的饺子、面条、油果或馄饨。但别小看了它,这极有可能就是长辈们的一次考试。而在这一天,民间的糕点铺也不会闲着,他们会做一种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用以送人,好讨个口采。

  这一切,因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实在而逐渐远去了,这不能不让人有一种怅然的感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七夕不是传统情人节而是“古代妇女节”
我说,亿万星辰不及你
七夕的这些传统习俗,你真的知道吗?
【节日文化】“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七夕节 | 原来古代的七夕不是情人节?
今日七夕 | 七夕节不只有“爱情”,还有许多你不知道的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