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官渡之战中的第三方势力:别瞧不起刘表,很多人比不上他

官渡之战示意图

在三国的历史当中,刘表的能力和性格一直为后人所诟病,在官渡之战中,他犹犹豫豫,既不帮助袁绍,也不伙同曹操,更没有坐山观虎斗的雄心,只是保持着中立的态度。等到官渡之战结束,曹操平定了北方之后,挥师南下,第一个目标就是刘表所在的荆州,而刘表亡故以后,他的儿子拱手将荆州让出。因此,当人们讨论起刘表势力的衰落时,都会把官渡之战作为一个转折点。

刘表的实力如何?

公元200年,北方袁绍和曹操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有人就认为,刘表的倒向,将会影响这场战争的走向。这话说的有道理吗?我们分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刘表的个人能力。很多人按照结果论来看待刘表这个人,觉得他错失机会,没有大志,不是一个豪杰,更没有个人能力可言,但事实并非如此,刘表早年名列“八俊”之一,在社会上很有名望,并被士大夫所尊重,后来被朝廷委派到荆州担任刺史。

《后汉书》

当时荆州地区比较混乱,刘表到任以后,敢一个人前往混乱地区,接连斩杀五十多位当地的武装首领,并且收编了他们的力量,可见刘表的确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再后来,《后汉书·刘表传》记载,荆州在他的治理之下,“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从这些事情来看,说刘表没有能力那绝对是胡说。

第二,我们再来看当时整个荆州的实力如何。史书上写,官渡之战时,刘表“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更重要的是,刘表统治地区的北部,距离曹操的政治、军事中心许昌特别近。所以刘表所代表的荆州势力是绝对有这个实力去影响官渡之战的战局的,关于这一点,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都看清楚了,于是他们分别拉拢刘表,希望能够让自己胜算更大一些。

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刘表居然保持了中立的态度

刘表为什么中立?

当时有很多人劝刘表,说你一定要选择一边站队,因为你现在可以说是这场战争的关键性因素,你选择了哪边,哪边就很有可能获胜,荆州势力日后也有更加光明的发展前途,反之,如果你现在保持中立,其实是把两边都得罪了,袁绍会怪罪你在最紧张的时候没有帮助他,曹操背后的汉献帝也会呵责你没有在关键时刻加入到保护帝王的战争中来。

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以刘表多年的政治经验也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那么刘表为什么还不行动呢?如果我们站在刘表的位置上,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就很容易找到答案。

首先,我们看刘表和袁绍是什么关系。董卓进入洛阳以后,废掉少帝刘辩,拥立刘协上位,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这在当时世人眼里是非常过分的行为,因为年少的刘辩并没有犯下什么过错,董卓仅仅因为希望自己能够控制朝廷,就做了废立皇帝这样违背礼法的事情。所以当时以袁绍为首的一批人成立了反董卓联盟,试图击败这个天下共同的敌人,而刘表,就在这个联盟当中。

所以刘表的政治态度和袁绍是相同的,那就是不承认由董卓这个奸臣扶植起来的汉献帝。除此之外,刘表之所以能够走上政治道路,和一个人脱不了干系,这个人就是何进。《后汉书》当中记载,刘表早年“辟大将军何进掾”,他受过何进的提拔,甚至我们可以说,这是刘表早期政治生涯当中的重要一步,也为他后来到荆州担任刺史做好了铺垫,而何进与袁绍,则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合作伙伴。

所以就当时的政治形势而言,刘表是袁绍的同事,是已故的何进的下属,而且在汉献帝即位之前,他已经被朝廷委派到荆州做刺史,也就是说汉献帝对他没有恩情,那么按照常理来说,刘表就应该支持袁绍,在击败曹操以后,将汉献帝赶下台,协助袁绍另立皇帝。

但是,刘表是“八俊”出身,心理上是一个传统的士大夫,而非逐利的军阀,他没有公开和皇帝叫板的胆量。官渡之战,表面上是曹操和袁绍的对峙,但曹操的背后,是一个以汉献帝为首的朝廷,刘表到最后也没有公开挑战朝廷的想法,所以在官渡之战中,他只是表面上答应支持袁绍,却没有出兵。

荆州为什么失败?

假如我们把自己代入到刘表的位置上,就会发现这的确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一面是自己多年的盟友,还是自己老领导的合作伙伴,另一面是皇帝,是自己自幼接受的教育当中,至高无上的天下共主,自己进入到官僚体系当中,就应该为皇帝服务,现在这两方发生冲突,无论帮助谁都意味着背叛另一方,与其这样,莫不如中立。我想,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做出和刘表一样的抉择。

但是,就是这样的态度,加速了荆州势力的灭亡。荆州势力之所以会衰落,问题不在于外部,而在于内部。官渡之战以后,荆州势力当中的很多人意识到了,刘表心不在汉室,也不站在汉献帝这一边。因为即便官渡之战中,刘表没有出兵,保持中立,但这种中立是虚伪的,因为官渡之战意味着皇帝有难,如果刘表以汉朝臣子自居,那么就一定要出兵,他不出兵协助曹操,就意味着他不承认汉献帝这个皇帝。这是一个潜在的炸弹。

在汉献帝回到许昌以后,很多人都认为汉朝正在朝着国家重新统一的道路上前行,刘表手下的很多传统士大夫也都认为应该倾向汉献帝,因为毕竟皇帝代表着国家正统,而官渡之战以后,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刘表居然有反叛皇帝的心理,荆州内部自然也出现了“倾向皇帝”与“忠于刘表”的两种派别

这样的分裂,最终致使了荆州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在曹操的挥师南下中,快速消亡。回头看看刘表的一生,我们不能说他是一个没有能力、目光短浅的人,相反的,他是一个很精明的人,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当中,他没有做出更彻底的选择,最终进退维谷,走向失败。假如我们是刘表,不见得有多少人会比他做得更好,只能说,东汉末期的政治环境太过复杂,容不得人犯下太多错误,哪怕是刘表这样,曾经“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的豪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表手下名将如云、谋士如雨,为何不敢对决曹操、逐鹿中原?
刘备小传(三):南来北往,晃晃悠悠
一代枭雄曹操的晋升之路(20岁到66岁)
三国一观望大师,本可左右天下局势,却选择中立——官渡之战(3):刘表的观望
曹操袁绍官渡对决之时,骑墙观望的刘表做了件令人不齿的事
不惑之年的奋斗:40到50岁之间的曹操、刘备、孙权,都在做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