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平脉辨证新探——柯雪帆

《伤寒论》平脉辨证新探

柯雪帆

上海中医学院上海  200032

摘要:平脉辨证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过程,是临床立法论治的依据。本文从一证多脉分析法、证似脉异对比法、证歧脉同辨异法、危重症候关键脉象提示法等四个方面,对《伤寒论》平脉辨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主题词:伤寒论;脉诊

 

1982年全国仲景学说讨论会上任应秋发表的《伤寒论脉证再探讨》一文中明确指出平脉辨证是贯通于全论的指导思想从而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本文按照任氏当年未尽之意“从证以识脉”“证因脉明”“从而认识疾病的本质据以立法论治”从辨证的角度将仲景平脉辨证这一基本大法分为一证多脉分析法、证似脉异对比法、证歧脉同辨异法与危重症候关键脉象提示法等四种具体方法加以论述。

一证多脉分析法

在《伤寒论》中一个主要汤证往往牵涉到多种脉象。如桂枝汤证条文中有浮、缓、洪、大、虚、弱、迟、数、紧等九种脉象。这些脉象各有辨证意义经过分析对桂枝汤证的认识更为全面。这许多脉象的辨证意义一般可分为四类一是典型脉。桂枝汤证的典型脉为浮缓2条、244条。二是可见脉即虽非典型但可能出现的脉象。在桂枝汤证中可见脉较多如浮弱42浮数57浮虚240单浮脉45条、276条。三是变异脉。出现这种脉象证情已有一定的变化但变化不大仍可用原方或略作加减。桂枝汤证的变异脉有洪大25迟脉234条。四是禁忌脉。出现这种脉象提示证情已有质的变化不能再用原方治疗。桂枝汤证的禁忌脉为浮紧16条。

《伤寒论》其他汤证的脉象也可使用上述方法加以分析。如麻黄汤证的典型脉为浮紧46条、47条、55条。可见脉为浮数或单浮脉,37条、49条、51条、52条、232条、235条。麻黄汤证的禁忌脉为尺中迟50沉脉92条、301条。麻黄汤证一有变异便不宜再用麻黄汤所以没有变异脉。大青龙汤证的典型脉为浮紧38变异脉为浮缓39禁忌脉为微弱38条。原文虽无可见脉的记载但浮数脉可以认为是大青龙汤证的可见脉。大承气汤证的典型脉为沉实240条、394条。可见脉为滑数256提示有宿食。变异脉较多迟脉208脉滑而疾214宜改用小承气汤弱脉251宜改用小承气汤浮数脉257弦脉212条。禁忌脉为涩脉212条、214条。四逆汤类证的典型脉有二沉脉92条、323微脉315条、317条、384、389条与390条。可见脉为弱脉377证情较轻无脉则证情较重315条。变异脉有浮而迟为真寒假热之象225条。原文未载禁忌脉提示四逆汤只要见少阴证候便可应用不必等待出现沉微等严重的脉象才用。限于篇幅各种脉象的机理未作详细的分析。)

证似脉异对比法

对比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种重要方法在《伤寒论》平脉辨证中也很常用。在见症相似的情况下脉象成为重要的鉴别点。细分之有明比、暗比和综合比三种。

太阳病初起脉缓者为中风2脉紧者为伤寒3条。第4条以脉静与脉数急区别传经与不传经。212条重症大承气汤证以脉弦与脉涩判别其不同预后。315条脉绝之后脉搏恢复以脉暴出还是脉微续估计其不同预后。这些都是明比对照清楚一看就明白。

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一般认为这是一条孤立的条文实际上是与176条“伤寒脉浮滑”的白虎汤证、与174条“伤寒脉浮虚而涩”的风湿证作对比这是暗比。再有391条“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这条原文看似平淡实际上是与390条“吐已下断脉微欲绝”及389条“既吐且利脉微欲绝”的危重证作对比。这也是暗比。这样一比这些条文中所蕴藏的辨证论治精神就非常鲜明十分突出。

综合比是一组相似的症状由于脉象不同而症情各异脉象成为辨证的要点。如少阴、厥阴两篇中以脉论厥的条文有15,9种不同脉象。①寒厥或藏厥见微脉317条、338条、343条、389条。②寒厥之较轻者可见弱脉377条。③亡血之厥出现虚脉349条。以上均须用四逆汤类方治疗。④阳气虚而不通之厥见促脉宜用灸法349条。⑤脉滑而厥为热厥须大剂白虎汤治疗350条。⑥脉细而厥为血虚寒厥可用当归四逆汤治疗351条。⑦脉乍紧而厥为痰厥可用瓜蒂散355条。⑧痰热之厥可见沉迟脉治宜麻黄升麻汤357条。⑨厥逆无脉都属危重症298条、315条、362条、368或为阳亡阴竭或为阴盛格阳治疗宜用四逆汤类方或灸法。通过综合比较厥证的脉因证治就基本明确。此外厥阴病篇360369条条文以脉症结合的方法综合比较下利的脉象。下利脉弱或数为将愈脉紧为未解脉大为病情发展寸脉浮数尺脉涩为下脓血下利次数多而脉反实为预后不良。这些都有重要辨证意义是比较法中的主要内容。

证歧脉同辨异法

不同的证候却出现相同的脉象或证虽变而脉尚未变。这就不可拘泥于脉而是从证以识脉这在《伤寒论》中并不少见。如122条中3种数脉其证各不相同。一为中消证有内热所以消谷引食。二为汗多伤阳胃中虚冷。三为外邪化热阻滞中焦虽见数脉不能消谷257条与258条中还有3种证候也出现数脉。四为表证未罢里实已成虽见浮数脉仍可攻下。五为攻下后六七日不大便可考虑瘀血。六为攻下后下利不止而脉数可能为热利。再如《伤寒论》中有6条条文论无脉其证候也各有差异。292条脉不至有热无厥为少阴病中较轻的证候;298条脉不至而厥逆、恶寒、身蜷、不烦而躁是阴邪极盛阳气将绝故为死证;315条利不止而厥逆无脉为阳亡阴竭所以用白通加猪胆汁汤;317条利止而脉不出为阴盛格阳气脱所以在通脉四逆汤中加人参;362条与368条均为救治之后脉仍不还故为死证。前后比较证候自可明辨。

危重证候关键脉象提示法

危重证候变化迅速临床表现复杂寒热虚实辨证往往在疑似之间。这时脉诊是辨证的关键。古人有“证有真假凭诸脉”之说这也是《伤寒论》平脉辨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61条汗下之后表证已罢发热不高白天烦躁夜间转为安静。这可能是邪去正虚或是邪热内郁或是突然亡阳条文指出脉沉微则提示为亡阳急用干姜附子汤大量顿服救治。132条病属结胸一般宜用下法结胸常见脉象是沉紧现在见浮大脉提示热盛于外正虚于里切忌攻下。92条发热、头痛、身体疼痛为太阳表证依法可以解表然太阳病应见浮脉今见沉脉便须慎重如有阳虚见症轻者表里兼顾重者急救其里。再如少阴三急下三条条文之后紧接着323条说“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提示少阴病即使有腹胀痛、不大便、口燥咽干等可下之症如见沉而无力之脉便不可误用攻下必须先用温阳救逆之法。

以上论述是学习《伤寒论》的心得也是长期临床工作的一些体会。有不妥之处敬请学者指正。

收稿日期19914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脉诊在《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的运用
胡希恕先生解析仲景脉法(收藏版)
送给痛风朋友的小礼物,需要的随便拿。。。
经方的脉诊
《伤寒论》表寒证浮数脉证治解析
中医绝技:《伤寒论》中的脉法,这几个问题得搞明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