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嘶吼

听,又是我妈妈的嘶吼声。

我妈妈今年83岁,瘫痪在床已经7,8年了,从瘫痪的那一天起,严重的老年痴呆,妈妈就不能说出完整的语句了,说话靠吼,吼的时间长了,声音嘶哑,就变成了嘶吼。

妈妈瘫痪的头几年是最难熬的。妈妈退休金太少,不足以安抚一个好的护工,我们兄弟姊妹都是工薪家庭,收入不宽裕,保姆时常换,往往是张师傅走了李师傅来,李师傅走了马师傅到。妈妈住在哥哥家,哥哥就成了护工。

我们兄妹三人,哥哥姐姐都在外地工作生活,妈妈和护工住在哥哥在家乡的家中。哥哥在家,妈妈就由哥哥照顾;哥哥嫂子回杭州的家,就由护工照顾;护工每个月休息几天,就由我来顶岗,年复一年。瘫痪在床的妈妈,24小时家里不能离人。

刚开始时,我们都以为妈妈的嘶吼是因为身体或者床铺哪里不舒服,急匆匆打开房门去查看,发现她眼睛微睁,一只手使劲的摆动着,似乎是要我马上离开。她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我的出现,也许打破了她的梦境,嘶吼的声音也许是她对梦中的恶魔的怒吼。妈妈的世界我们已经不懂了。

妈妈现在的生活就是吃饭,睡觉,拉屎,如此循环往复。睡着了就不嘶吼,睡醒了就嘶吼不断,时断时续,声音忽大忽小。

早上6点多,妈妈睡醒了,嘶吼着,口音中带着”来”字口音,似乎是在告诉我们,她醒了,你们快来看看我,给我做饭。饭后让她坐在椅子上解手或是看电视听广播,她也不停的喊叫,声音时大时小,并不时挥动臂膀,似乎要指挥我们去干什么,对此哥哥解释为她在跟阳台外面的人或是电视里的人在说话。喊久了,我就将她抱上床休息,她的喊声慢慢变小,直到停止呼喊,她睡着了。护工解释为,她刚才是“吵瞌睡”,像小孩,睡着了就好了,的确如此。

深夜里,妈妈有时也会突然吼叫。静谧的夜晚,突然一声声嘶力竭的吼叫,即便我住在隔壁的房间,都会被惊醒。那声音先是雄壮,后逐步衰竭,雄壮的嘶吼让我胆寒;羸弱的呻吟,让我忧虑。往往经此一阵嘶吼,我便睡意全无,迷迷糊糊直到天明。妈妈也许是做了一个噩梦,惨痛的梦境,让她惊恐不断,嘶吼连连。

妈妈饭后坐在椅子上吼,躺在床上也吼。我们无法劝阻,她也许是通过吼叫来锻炼身体,促进消化。

妈妈用她的嘶吼声表示着她的存在,她的生命,像一支蜡烛用燃烧彰显她的存在,她的价值。我有时想:这样的人生还有价值吗?但就像比赛中的“垃圾时间”,比赛没有结束,“垃圾时间”也是比赛时间,“垃圾时间”的人生也必须走完。你不懂鱼的快乐,难道就知道妈妈现在不快乐吗?

一:妈妈的人生经历。

我妈妈是1934年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家里是有钱的大地主。据妈妈讲衡阳市的某条街的铺面都是他们家的,乡下还有很多良田。是日本鬼子的到来毁了这一切,外公被日本鬼子炮弹炸死了,铺面被烧毁,家破人亡。妈妈像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对日本人的恨刻骨铭心,至死不渝。

她们兄妹六人,前面五个姐姐,直到生出传宗接代的儿子才停止生产。我妈妈是老五。妈妈这代人经历的痛苦太多,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公私合营,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人如波浪汹涌的大海上的一片枯叶,能侥幸靠岸已是不易,况且我妈妈是一个性格刚毅,有棱有角的人,在风浪中,被撞得鼻青脸肿。工作事业,一事无成,家庭生活,一败涂地。先是夫妻吵闹不休,后是惨遭父亲家暴,离婚后,独自带着我和姐姐过活,历经坎坷。到老了又瘫痪在床,老年痴呆,不能自理,这样的人生怎一个惨字了得。

我用这些文字来评价一个行将离开这个世界的老人,她还是养育我的妈妈,是否太残酷了?其实,我没有丝毫不恭敬的意思,只是如实记录下我眼中的妈妈,记录哪个年代的不幸,告诫自己,警醒后人。

二:妈妈的性格分为二个部分,退休前和退休后。退休前的妈妈,健康向上。不许我们睡懒觉,把广播体操做的虎虎生威。退休后的妈妈,焦虑,烦躁,惶惶不可终日。

我是家里的老幺,生于1964年,我的父母1975年离婚。哥哥是老大,被父亲要去给他养老送终;姐姐是老二,妈妈要了;我太小,被妈妈留在身边,为此法院判决父亲每月给妈妈10元钱,直到我18岁成人。悲剧的婚姻,孩子们像一堆烂苹果,被大人们挑来捡去。

为了这来之不易的10元钱,哥哥要每月往返于离婚的父母之间送钱,我也有义务定期去探望父亲,这种探望比探监还难受。我必须谨小慎微的待在父亲的身边,否则就会遭到责骂。父亲虽说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工作后又是大学教授,但他性情暴躁,吝啬而残忍,哥哥在他的恐怖中度日艰难。

记得有一年的冬天,我去尽义务,探望父亲,哥哥拖着冻烂的脚,一瘸一拐的走到小河边去给我和父亲洗菜,冰凉的河水无情的蹂躏着哥哥那双满是冻疮的手,这种场景,即使过去了40年,现在想起来都历历在目。我知道,哥哥是在替我们姐弟受苦,没有他,就该轮到我们姐弟受苦。从那时起,我就觉得我欠哥哥的,在我的心中,哥哥永远是我最尊敬的人。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父亲的恨,是他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挽回的。

离婚时,妈妈才40多岁,在我的记忆里,妈妈那时还非常年轻,带着我们姐弟在一家大型三线工厂做财务工作。经常有好心人给妈妈介绍对象,来家里考察的对象都是些五大三粗的工人,妈妈也许是对婚姻彻底失望了,也许是不想给我们姐弟找个后爹,一直没有再嫁人,独自把我们抚养成人,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妈妈是坚强的。

记忆中我和妈妈,姐姐生活在11号楼,那是一栋单身宿舍,只有一间房,10几个平米,开门就是床,家具简陋。严寒的夜晚,我和姐姐都挤在妈妈身边,体会着家的温暖、幸福和快乐。虽然我们极度贫困,但我们没有饥寒交迫。我记得小舅舅从长沙给我们寄来花生米,妈妈油炸给我们吃,那可真香啊!直到现在,年过半百的我,回想起来仍是满口余香。那时的我,给妈妈表演我新学的山东快书,(厂里的山东人居多,我小小年纪混迹其中,山东话说的比地道的山东人还像山东人)。妈妈看着站在床上表演的我,开心地笑了,那笑容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那时的妈妈是那么的年轻美丽。

把我们兄妹三人拉扯大,妈妈也退休了,到了该享福的年龄,

但我妈妈享不起福,心胸狭隘和嫉妒的性格害了她。住在我们兄妹三人哪家的都闹得鸡飞狗跳,不欢而散。我一结婚,妈妈就常来跟我们住,我们小家的大小事情都必须由她做主,鸡毛蒜皮,冲突不断。当我们还和岳母住在一起的时候,妈妈当着我们的面,把我80多岁的岳母,骂出了她自己的家,因此我差一点挨二个大舅子的一顿揍。

后来妈妈又去北京姐姐家住,在北京姐姐家,姐姐为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百般取悦妈妈,结果妈妈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弄,妈妈都不高兴,不满意。姐姐刚生了孩子,既要照顾婴儿,又要照顾妈妈,还要上班。工作紧张,下班回家看见妈妈阴云密布的脸更是紧张。到最后姐姐、姐夫二口子下班都不敢回家了,只好向我求助。我写信给妈妈,告诉她,我们也需要她来给我们帮忙,才把我妈妈体面的诓骗会家乡。离开北京姐姐家时,妈妈又大骂姐姐不孝。妈妈到了哥哥嫂子杭州的家,又跟嫂子的妈妈闹翻了,重新回到家乡。

妈妈往返奔波于三个孩子的家中。孩子们没有长大时,生活的负担压的她喘不过气来,盼望着孩子们早日长大,早日像小鸟一样飞出去,有一个自己的家。但当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时,妈妈的家空了,她没有自己的家了。妈妈开始在我们兄妹三人的家中行走,流浪。就像我姐姐到了自己的更年期,才理解,妈妈也许是更年期落下的病根,没有一个关心爱护她的男人,焦虑,恐惧,没有安全感。像没有根据地游击队,这家待几天,烦了,大闹一通,又去兄妹的另一家,把我们兄妹三人的家都闹了若干遍之后,仍然没有找到一个自己的家。性格的缺陷演变为一种精神上的疾病。我带妈妈去医院看病,医生问明情况,只是开镇静药,坦言无法治愈。

我妈妈也许是小时候享尽荣华富贵,成年后就没有了财运。妈妈是90年代初,把自己的房子卖了,跟我哥哥嫂子一家住在一起。60平米的房子只卖了4万多元,当时我就觉得这个价格太低,还与买房人吵了一架。但此事我不能做主,妈妈也不容我们商量、反对。妈妈的房子如果留到现在,最起码可以卖30万。妈妈的无知和短视,让她与财富无缘,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

妈妈这代人的故事,教训还有很多,让我来慢慢体味,慢慢叙说!

 

2017年6月26日星期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嫂嫂哥哥先后离世,仁义弟弟打工18年帮哥养大四个伢
乡村纪事:水火不相融的亲兄弟
微信征文作品选(散文)| 作者:蒋建英
[黄石文坛]江志明的散文《怀念我的母亲》
我家有兄妹三人,我觉得很幸运
这样的省钱,最终将无路可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