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7年5月翻书流水帐 | 南蛮

人丑就要多读书,一看你就是读书的料啊!

1
2017.5.31
2
點擊播放,閱讀開始了。

2017.5翻书流水帐
文/南蛮

高手读书总是有很多理由,很多收获。我就没有这么多了,纯娱乐而已,所以,我对自己读过就忘的记忆力从来不会灰心丧气,更不会强迫自己读那些高手认为的好书,我不会因为自己的娱乐态度而对自己深恶痛绝,我想起小时候,没有电子游戏,没有四处撒野,读书读故事就是最大的娱乐。所以,我认为翻过几本书的人,不见得比玩游戏的人、打麻将的人高明到哪里去。而且,我的读书从严格意义上是翻书,高手说质量高于数量,我则是喜新厌旧,只讲数量。娱乐而已。

本月翻过的书有:

 阿加莎·克里斯蒂 《无人生还》

【西】路易斯·普拉茨《忠犬八公》

【美】莱斯丽·纽曼《忠犬八公》

  二混子《半小时漫画中国史》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讲述台湾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凑佳苗《蓝宝石》

  北野武《小北野武》

  东野圭吾《圣女的救济》

 卡罗琳·帕克丝特《星星上的人》

陈墨《形象金庸》

杨绛《干校六记》

吴念真《这些人,那些事》

东野圭吾《沉睡的森林》

陈丹燕《陈丹燕散文精选》

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辉格《沐猴而冠——文化如何塑造人性》

鹤阑珊《天朝的狂欢——义和团运动兴衰史》【推荐】

蒋勋《少年台湾》

[美] 彼得·希夫《小岛经济学:鱼、美元和经济的故事》【推荐】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侦探推理小说女王, 《无人生还》是她的代表作,据说销量仅次于《圣经》,小时候,看过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后来看了《东方快车谋杀案》,很喜欢这种风格的电影,但小说却头一回读,对于一个读推理小说基本上读日本推理的读者来说,欧美人物的名字令人头疼,老是会忘记。故事设计非常精巧,美中不足的就是谜底的揭露,是由凶手自己来叙述的,这种方式可能更适应几十年前的读者吧。

美版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令人在感情上顿时崩溃,买到这本书,我其实不忍读下去,事实与猜测一样,虽然文中情节我已经知道了,但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眼眶红了,我想起我养过的那些狗,没有一条得到善终,有被打狗队打死的,有被毒死的,有被车撞死的……印象最深的是那条被邻居毒死的狗,它就在我怀里死去。每一部关于狗的电影我都要鼓起勇气看下去,但如今我已经没有勇气来养狗了。书是童书,写给小朋友看的,薄薄一本,里面画着漂亮的插画,像一册杂志。

而【美】莱斯丽·纽曼《忠犬八公》竟然与美版完全不一样,不但加入了一个新角色——康夫,也把【西】路易斯·普拉茨《忠犬八公》中的教授一家变成了教授一个人,情节的感染力顿时下降不少,不过换个角度,路易斯·普拉茨侧重写悲伤、无望的等待,而莱斯丽·纽曼侧重的是忠诚,最后还给康夫安排了一段美好的姻缘,作为忠诚的注脚,读后顿感温馨美好。本书是中英双语的,有英语学习需要的倒是不错的阅读素材。故事很短,半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了。我个人更喜欢路易斯·普拉茨笔下的《忠犬八公》,更有冲击力。

二混子《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自封是一本严谨的极简中国史,适合今天的微信时代,用插科打诨的网络语言加漫画,梳理了从春秋到楚汉的大致脉络,确实“极简”,一小时不到就读完了,然而,我却不想推荐这本书。一是此书仅仅是对历史思路的一种梳理,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的深入思考;二是此书作者研究历史应该算不上专业,有些地方的论断应该是有争议的;三是整体是用网络语言写就,你可以认为轻松愉快,也可以认为不正经,我的感觉是媚俗。总体感觉,有创意,有思路,没档次。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讲述台湾老百姓自己的故事》,2009年出的书,今年才读,封面封底设计倒是挺漂亮的,航空信的样式,让人眼前一亮。内容嘛,那就很普通了。廖信忠个人眼里的台湾“编年史”,其实就是记流水账啦。就是从七十年代末写到二十一世纪,把台湾发生过的大事简单地拎出来说一说。都是非常熟悉的东西了,不读本书,也不会有什么遗憾,读了,也没什么惊喜。

凑佳苗《蓝宝石》,因为最初看了日版电影《告白》,再买了《告白》小说,对这位作者有点印象。悬疑小说家蔡骏推荐(虽然蔡骏在国内算是佼佼者,但读过他的书,实在感觉崩溃),本书是短篇小说集。说是悬疑推理,题材不属于常见的类型,叙事也较平淡,也可说是她的一贯风格,充满了日本味吧。很快读完,稍留有印象,但不深刻。

     北野武《小北野武》,一本薄薄的书,写北野武的童年生活,前一半是他的亲笔画,后一半是回忆童年,语言嘛,朴实平淡,像是在记流水帐。惊奇地发现,原来那个时代的日本人的童年,跟中国人出奇地像。至于宣传语说“男版《窗边的小豆豆》”,那还是免了吧,受不了。还是去看北野武的电影更好。

东野圭吾《圣女的救济》,据说是《嫌疑人X的献身》的续集,不过只是形式上有点类似而已,先确立嫌疑人,再慢慢地找证据。故事还是很精巧的,但只限于技术上的精巧。少了《X》的那种震撼与冲击。

卡罗琳·帕克丝特《星星上的人》,可能是本人过于愚笨,无法理解此书的妙处,读完掩卷,想不出所以然。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妙在何处,为何宣传语说此书在美国畅销到何种惊人程度……抱歉。好像跟另一本叫《无语告白》一样,我发现不了它的好。是翻译问题吗?还是文化差别?当然,这本书讨论的问题还是挺不错的,聊的是一个问题少女(自闭症)与她的家庭参加夏令营的故事,夏令营中遭遇另外一些问题孩子的家庭。自闭症确实需要我们关注,这就是读完此书我的唯一正能量吧。

陈墨《形象金庸》,拎出金庸小说里的一个个人物来解读分析,非常有趣。《红楼梦》造就“红学家”,金庸小说造就“金学家”,陈墨该是其中的佼佼者吧。

杨绛《干校六记》,薄薄几十页,居然也做成了精装本。我对杨绛的文字向来无感,是因为我觉得她太聪明了,避重就轻地写在干校里的生活,所有人为的磨难一带而过,只能给她相关层次的知识分子留存记忆,能让更多年轻人从中读出斑斑血泪吗?恐怕不能。

吴念真《这些人,那些事》,都说吴念真极会讲故事,读此书,确实会萌发此念头。不温不火,讲出人世悲欢。不少故事还有彩蛋,对读者来说,是惊喜。对故事中的主角而已,可能是最具杀伤力的真相。

东野圭吾《沉睡的森林》,发生在芭蕾舞舞蹈团的凶杀案。加贺探案系列之二。中规中矩。没什么特别之处。

陈丹燕《陈丹燕散文精选》,陈丹燕的文字算不上极佳,也没有特别的个性,但她的经历还是蛮好玩的。上海作家,写上海,写旅行,总有她的视角。

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作为余华的粉丝,这是我最迟读的一册他的书,跟小说相比,他的杂文、散文更多的有一种炫耀的感觉,他很骄傲地写自己跟世界各国的作家在不同的地方相遇,跟国内的作家一起生活,包括他如何阅读,我总感觉余华在高高地看着这个世界。我更喜欢莫言低低地、自卑自贱地写自己。

辉格《沐猴而冠——文化如何塑造人性》,知识性比较强,说是文化与人性,内容杂七杂八,读了能长见识。缺点在于不接地气,作者似乎忘记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才是重要的,拎一堆术语出来,一边喊曲高和寡,这一届群众水平不行,一边又不愿意降低一下姿态。我觉得,写作是需要亲和力的。

鹤阑珊《天朝的狂欢——义和团运动兴衰史》,此人自称黄仁宇门下走狗,写作风格也有类似的感觉,轻松愉快,如讲故事一般地讲历史,但又不胆大妄为胡说八道,关键地方总是很克制。这不是教科书把义和团打扮成“爱国”运动,也不是反义和团的人们对其进行无情讽刺与全盘否定。我们该非常庆幸没有活在乱世。

蒋勋《少年台湾》,蒋勋的文字,应该属于用汉语写作中的佼佼者吧。每当看到这些文字,我就很想推荐给小朋友看,但看到一半,总是会担心写什么少儿不宜的东西,天杀的,果然出现了!我恼怒万分。

彼得·希夫《小岛经济学:鱼、美元和经济的故事》,《罗辑思维》节目中曾特别推荐过,不过今年我这个节目都没时间看。本书是用通俗的方式来演绎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读完,我特绝望,是对自己毫无经济学头脑的智商感到绝望,只能懂一点点,愧对作者的一番苦心啊。书非常好,值得推荐。

南蛮有话说: 人丑就要多读书,你们帅的美的就不需要了~

繁華靜處遇知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编辑们的夏日书单
J9)“五七”干校
母亲节故事
让你读完豁然开朗的10个小故事~
黄昏翻书自销魂
【收藏】读者投稿:30部“让你恨不得一口气读完”的小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