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个税:工薪所得个税的“法理”计算法

 经常在网络上见到这样的提问,“个人所得税是如何计算的”,热心网友的回答者都用速算扣除数法(快速计算法),给予回答。这种回答方法,只给提问者解决了计算成本结果,没有给出“为什么”要这样计算的原理。

本人在此介绍“法理”计算法,供参考。

    (这是本人于6月12日发表于另一博客中的博文,现转录如下)

在适用固定税率的情况,计算税额有个基本公式:

 

应交税额=应纳税所所得额×税率

 

例如: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适用固定税率的,税法规定税率为25%,如果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为20万元时,那么当年企业应交税额=20 ×25%=5(万元)。

 

而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项目适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

 

税法第三条第一款的表述为: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不超过1500元的                      3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的表述为: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薪金所得的适用税率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在税法中已经有明确规定。这里关键的是适用税率,不是简单的固定(或称比例),而是适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所以有必要把“超额累进税率”内涵弄清楚。

 

所谓超额累进税率就是指将应税所得额按照税法规定分解为若干等级,每一按其对应的税率计算出应交的税额,然后再将计算出来的各税额相加,即为应税所得额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

 

  用基本公式表示为:应交税额=(税法规定的本级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的适用税率)

 

从税法中给出的“税率表一”可以表明,工资金,薪金所得“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可分解为七级。每级对应的税率不同。最低的1级适用税率为3%,最高的第7级为45%。

 

例如:假如本月工资是15000元,(不考虑“三险一金”因素的情况下),根据税法第六条给出的规定,其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为11500(15000-3500)。

需要将应纳税所得额11500根据税法税率表一给出的分级方法进行分级,其中:适用按3%税率计算部分为1500元;适用按10%税率计算部分为3000元。(税率表中的第二级中上限额4500减去下限额1500);适用按20%税率计算部分为4500元(税率表中的第二级中上限额9000减去下限额4500),余下部分2500元应该按税率表中第四级25%的税率计算。
    应纳税额=1500×3%+3000×10%+4500×20%+2500×25%=1870

 

编后语:介绍“法理“计算法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初学者理解计算原理,但这种计算方法比较繁锁,所以实务工作中还是利用”速算扣除数法进行快速计算,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个税起征点调至3500元后 月入五千少缴个税280元
利用工资薪金和劳务费进行个税筹划
2013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上传】
税法基础知识
个人所得税新旧税制比较
个税计算方法及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