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苍术的功效药对配伍(治疗脾虚证的主药)

苍术,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茅苍术 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DC. 或北苍术 Atractylodes chinensis(DC.) Koidz. 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摘去须根。 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主要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


药对配伍:

1、用于治疗脾虚湿聚,水湿内停的痰饮、泄泻或外溢的水肿者: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利水渗湿药同用。(《证治准绳》)

2、用于祛湿,治痹证湿胜:可与薏苡仁、独活等祛风湿药同用。(《类证治载》)

3、用于治风寒表证挟湿:常于羌活、白芷、防风等同用。(《和剂局方》)




太阴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就是小肠吸收功能降低,中医称为“脾虚证”。在2600多味中药中,只有苍术、白术促进小肠吸收,苍术比白术的功效大。在古方中,苍白二术不分,以“术”为名。苍术生长在安徽黄山居多,白术生长在浙江一带。张仲景居住南阳,据考证,书中之术,当是苍术,而非白术,故在太阴病的主方中更为苍术。

苍术健脾燥湿,促进小肠吸收,达到“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吸收功能实乃脾上升作用,用苍术解决了吸收功能之后,水进人组织增多,需用茯苓,一吸一排,共同完成燥湿利水之功,故临床多苓术并用。如果水分在体内只吸收不排泄,就会出现身重或水肿,故应用苍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利水,用干姜、甘草以温补脾胃,提高里部温度,增加吸收能力,四药共用,担负着太阴病的主治。

苍术芳香燥湿,长于健脾温中,亦温亦补,故为太阴主药;苍术虽温,但由于太阴虚寒且常有吐利,使阳更虚,仅靠苍术之温是不足的,必须配伍干姜加强温热力量,干姜温中之功最强,故用之为副主药;组方后,为突出术姜的作用,将甘姜苓术汤更名为苍术干姜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术 苍术
《中医实战笔记》燥湿健脾要药:二术的功效与应用
阎小萍教授运用健脾和胃对药治疗痹证之心得
白术
常用中药的功效与应用
苍术与白术配伍的作用与功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