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土壤修复市场前景浅析

近日,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官网消息称,北京市质监局组织召开《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方案编制导则》、《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技术导则》、《污染场地土壤再利用评估导则》和《污染场地挥发性有机物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4项地方标准审查会。

与会专家认为本次制定的污染场地4项地方标准十分必要,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场地修复技术方案编制、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污染场地土壤再利用、挥发性有 机物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技术依据,为管理部门进行污染场地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对促进北京市污染场地治理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专家一致表决同意4项标准通过审查,建议标准编制组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后,尽快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近20年来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土壤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并且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和区域性的发 展态势,给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据相关统计报道,截至上世纪末,我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相当于12 个北京市。

数据显示,珠三角该地区近40%的农田土壤重金属超标,其中10%严重超标。针对中国工业污染场地表层土壤的调查显示,样本中PAHs 的最高平均浓度超过我国土壤标准171 倍;重金属Pb、Cu 最高平均浓度分别超过我国自然土壤标准300 倍和31 倍。

2014年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土壤环境问题 突出,全国土壤总超标率达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

《公报》指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土壤环境质量关系到广 大人民群众“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安全,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子孙后代生存安全的重大民生问题。2015年发布的《土地整治蓝皮书:中国土地 整治发展研究报告No.2》再次显示,我国现有耕地中,有相当数量耕地受到中度、重度污染,土壤点位超标率接近20%,大多不宜耕种。

目前,整体来看,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土壤污染修复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十分完善。但是我国也已经意识到土壤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据相关专家总结,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工作可大致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2-2007年):我国开始逐步涉及土壤环境保护阶段。在此阶段发布了《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等,并修订了《土地管理法》。

第二阶段(2008-2012年):我国逐步重视土壤污染问题阶段。在此阶段发布了《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等政策法规。

第三阶段(2013年至今):我国加快土壤污染修复立法阶段。在此阶段相继发布了《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中国土 壤环境保护政策》、《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及修复工作指南(试行)》 等。

据此前消息报道,由发改委、环保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农业部等多部委共同参与制定的“土十条”(《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正在加紧修改完善,目前已经进入方案编制关键时期,有望在明年年初出台。专家坦言,“土十条”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国土壤污染修复的进程。

2007年,广州氮肥厂(以下简称“广氮”)进行工业用地土壤改造,算是国内较早进行场地修复的项目之一。那是对于工业用地的场地修复,国内并没有 太多经验可以借鉴,通过行业专家的论证,形成了场地污染风险评价、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方案、修复功能检测与监理流程、工程验收规范等一系列完整的工作流程。

近年来,随着大批化工企业的外迁,一批遗留的污染场地,一定程度上对环境存在影响,天津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天津市科委实施“科技支撑美丽天津” 示范工程项目,其中“典型化工污染场地热脱附修复示范工程”为工业污染产地修复提供了解决方案,为建设生态城市和美丽天津提供了技术支撑。

2015年10月5日,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污染场地管理项目”启动会在辽宁沈阳市举行。辽宁和重庆成为首批项目执行试点,并获得项目赠 款,用于治理污染场地。启动会的召开标志着这一项目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中国污染场地管理项目”将为中国政府在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方面的政策制定提供支 持,加强国家的污染场地管理能力。

目前土壤修复市场仍以政策引导规划为主,有专家预计我国土壤修复市场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启动。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我国土壤修复行业过去每年大概维持在40-50亿市场空间,欧洲2008年土壤修复市场在各国GDP 的0.0%-0.3%之间波动,而我国2013年的土壤修复市场规模仅占我国GDP的0.007%。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推广土壤修复试点项目,五年计划投资20000亿元,平均每年4000亿,可见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统计数据显示,2014 年,我国已开展、完成和招投标过程后中标的土壤修复项目有40项,投资金额约为17亿元;2015 年至今,我国公开招投标开张的土壤修复项目有32项,投资金额约为23亿元。

土壤修复的规模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伴随着“土十条”的即将出台,行业拐点已经到来,市场释放规模会不断扩大。年的土壤修复市场规模有可能超过300亿元,未来我国土壤修复市场的规模应该会达到10万亿级别。

随着土壤污染事件的频发和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土壤保护及污染土壤修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我国土壤环保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可谓任重道远,但是这一产业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

本文作者:余水工 ()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到底处于什么水平?
重磅:土地储备中心或不再作业主 土壤修复将迈入发展新阶段
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处于萌芽阶段 产业链逐渐完善
i投资8: 【会员专稿】土壤修复行业:治理需求迫切,市场空间巨大(下) 三、我国土壤修复市场处于起飞前夕 (一)土壤...
“十二五”863计划重大项目“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示范”通过科技部验收
我国氰化物污染场地环境风险定量评估取得历史性突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