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感想录1-6

作者:冯尚玉

1

早就说过,今天的读书,只是为了消遣。除此,再无其他目的。

八月份只看了三本半书,这就是《高尔斯华绥散文选》、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冯骥才游记散文集《天涯手记》和到今天还余四分之一页码、五分之一文章的朱自清散文集《荷塘月色》。

所谓消遣,也就是因无聊而打发时间。正因为为打发时间而读书,所以,这书就读的慢,也不求深解。只要是能打发掉时间,不觉得无聊就可以了,何必要去深究那么多呢?

虽为舞文弄墨之人,但终于看清了当下的文学现状。一个无名之辈,即便再去努力,也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更何况,当下学写作的人远比报刊杂志多得多,甚至还比读者多。深读、深解,到何处去发呢?天天写作或者一味地深读不就是自己折磨自己吗?何苦呢?

——2017年9月5日西安又是中雨

2

来西安已是两年。两年来,从西安图书馆借阅了七八十本书籍,期间有外国的、有中国的;有名家的,也有自费出版的无名之人的。图书馆的书以书上的标号查找,实在费劲。固此,往往是逮着什么就看什么。

西安图书馆有很多的书,其实归结起来,似乎也不算怎么的多。这多书中,同一个作者,有几个不同编者或不同版别的书混同,基本上大同小异,相差不多。尤其外国文学,因译者选择角度的不同,不仅薄厚不一,而且内容也相差甚大,即书籍的重复性太泛,给读者选择带来诸多不便。

有些是系列性的,但又是节选本,我是不爱看的。

有些多卷本的书本就不多,你看了这本,怕就找不到其他它。诸如浩然三卷本的《艳阳天》,只看了前两本,就找不到第三本了;还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看了上册,干脆没了下册,多次寻找,都无果而返。

昨天借了林非主编的《中国20世纪名家散文经典.冰心》卷,该书系包括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沈从文、梁实秋、老舍、丰子恺、鲁迅、冰心和朱自清十家,朱自清的有刘晓津主编《荷塘月色》集(非该系列)于昨日看完,其余的待后争取都看一遍,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2017年9月9日西安小雨转中雨

3

一个读书人,说他不爱书,那纯粹是假话。

我自十岁入学就和书本结缘。时至今日,已是四十五年过去。这多岁月,究竟有多少书相伴,似乎自己也不甚明了。

二十岁便做了教师,在教师的岗位上耕耘了三十一年。期间,多半的时间都是与学生和教材打交道的。虽然在闲暇中还抽空舞文弄墨,不说有多大的成绩,但在同行中还算是说得过去的。至于我的读书经历,那是一条曲折而又蜿蜒的路。幼年时因家境的贫寒和书籍的匮乏,除了手里的课本,见不到其他的书籍。好在那时的大队会计还跟我关系不错,不时地从他那里拿点报纸或是《红旗》杂志。拿报纸是为了所谓的“作文”,而拿《红旗》则是为了练习大楷。

我接触文学书籍的时间已经记不得了。但读的第一本书还记得,似乎是在一个夏日的雨天,从别人家里拿上的一个薄薄的剧本---《文成公主》。后来看了一个初中同学给我借来的《唐山大地震》,大概也就在那年年底,便借到了巴金的《家》,如饥似渴地读了下去。除此之外,在学生时代几乎没有读过几本文学书籍。

一九八三年八月参加工作,自己便买了点书。同时,有学生也给我拿来了他外婆家的一些藏书,这便就读到了《西游记》、《杨家将演义》、《岳飞传》、《封神演义》、《第二次握手》等许多当时在那个小县城还买不到的好书,大开眼界。开始萌发了“文学创作”的念头,毅然参加了文学创作函授。而后,因了自己人生的漂移,购买的那些书籍被家里人当作废纸处理了。以后所买的又因路途的遥远和没有固定居所的缘故,便也未能收藏起来。但所读的书,往往也忘得一干二净,没有几本是可以记得住的了。

从事了将近一半时间(14年)的乡村教育。乡下学校本就没几本藏书,因而读的也不多。后来到了民族中学(17年),虽然有点藏书,但于我适合的不多,这读书的困惑便就时时地折磨着我。于是,拿起笨拙的笔,铺展揉皱的稿纸,书写那些豆腐块、火柴盒式的激励思想的火花。由于用情的专注和书写时精神的恍惚,在日后的梦境中,书籍、报刊不时地出现。昨晚就在梦中拣到了两本砖头似的厚书,梦醒的时候,手里什么也没有,迎来的反倒是第三十三个教师节。

早晨打开手机,几个文学群里都有关于教师节祝福的信息或文友们有关教师节的诗作,真让我有了心灵的慰藉。虽然已赋闲多时,但还能看到文友们对教师与教师节的祝福与歌咏,似乎仍就是一件幸事。于是便捉笔写下这第三篇《读书随想》。

4

看着冰心(1900--1999年)女士从大洋彼岸写给小朋友们的那些“通讯”,不免有种怅惘之感。小小“通讯”,篇篇珠玑;犀利妙言,爱意挚浓。

“爱”本是冰心散文的永恒主题,是她永远难以讴歌完的心结。二十九篇通讯,是她半世心血的结晶,铸成散文作品的代表。由此想来,世间所有人都有一种坚执的爱,而这爱又因人而异、因人不同。施爱者被人爱,原本是最为理想的境界,可现实中,是否真的如此呢?

——2017年9月11日西安

5

195页的《丰子恺散文集》用了十天时间才看完,书中所写基本上都是作者生活中的一些琐事。

丰子恺是以漫画著称于世的,但从文中看,他是不承认自己为漫画的创始者,而只承认“漫画”一词自他而始。这不免让我想起当今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所谓文人,用自费的方式出了一两本所谓的这集那集,就大言不惭地谓之诗人、作家,也不知“害臊”为何物了?这样的事,在前段的个别微信平台作者群中出现,什么“某某诗人”、“某某作家”,一看就反胃,急忙删除并退群,从此,不与此类人群交道。

做人要谦逊,这是人之为人的起码的本分。“人”与“家”其实很平常也很普通,但在文艺圈里,它们却成了一个极不平常的字眼。诸如我辈者,舞文弄墨、写写画画,不过只是一名习作者而已,在文艺圈谈不上什么“人”或是“家”的。倘有作品刊行,那也不过是个自由撰稿人罢了,万万称不得什么“人”或是“家”了。

《丰子恺散文集》系林非主编《中国20世纪名家散文经典》之一种,由太白文艺出版社2009年10月第4版,现只看两本,外加已看过的朱自清散文集《荷塘月色》(与此大同小异,不再重看),就算是三本吧,还有七本未看,昨天去借,结果未能找到,便借了李发平主编的《武当山散文集》,这是一本220页的多人游记合集,看看他们是如何游玩,又如何描写游玩中的乐趣的。

——2017年10月7日八月十八于西安

6

晨读《武当山散文集》之胡宗波的《梦陷武当》时,看到他所引用的“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的诗句,便在手机百度上搜寻,乃黄檗黄药禅师的《上堂开示颂》的后两句,其诗前两句为“尘劳回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合起为一首七言绝句。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看到残片的诗句,能找到原诗,更是一种学习中的学习,如此之学,乐哉,快哉!

——2017年10月9日

作者简介

冯尚玉,网名:走出山洼的汉子,甘肃积石山人,在柴达木腹地工作生活了近30年,现已退休,居住陕西西安。诗词散文及教育教研论文被多家报刊与微刊采用刊发、推介。写作理念:抒真情怀,写真心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读作文】黄安琪《与书相伴》指导教师:吕连荣 编辑:甜心
卢维侃‖大山深处璀璨的红莲——读徐祯霞散文集《月照长河》
丰子恺散文集(合集)
郭进拴|我读丰子恺散文
第二十九本书:《关于女人》
陈子善 | 赵清阁先生未了的遗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