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盲人论命说时辰.只以类像把金分
 第四节,排时柱  本断有摘编/自百度搜索
关于时辰的问题,我们在这节课的结尾要做一次长篇大论的讨论。因为现代诸多命理学家的错误(愚昧)行为,导致很多人对十二时辰的分法发生了猜疑,严重的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时辰。其实在八字预测学上,这个算命的时辰和我们现在北京时间划分的时辰区域是完全不一样的,用北京时间的晚上23至凌晨1点来作为子时是没错的,因为这样的分法是有利于百姓在现实中生活中的工作和休息(就如实行夏令时,也是一种时间改革)。总之,时辰的具体确定,既关系到一个八字预测师的严谨艺德,也关系着对预测者的负责,那么到底十二时辰是怎么划分的呢?
古代除了阴阳家以外的普通人,对时辰不一定具备严格要求时间准确度的意义,而常见常用的和时辰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古人将一日等分为十二份,称为十二时辰, 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而且每个时辰都有他们常用的名字,这些名字因为地域不同、时代(朝代)不同、书籍所载也不同;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有以下几种但是其中的意义没什么太大的差距,基本上就是形容时辰所辖时间,话说回来也就是古人用某个时辰的自然现象来校正这个时辰所管辖的时间,其中的意义可见一斑,
01、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02、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03、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
04、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一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05、十二时辰制:
那么以上所述都是古代关于时辰划分界限的暂时规定,可见不管怎么分这个时辰,都是为了分清楚在某一个时间阶段适合做什么,比如说知到天快黑了,农民就会准备收功、行商走脚的就会加紧时间赶路。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这种方法,配上十二属相,是根据动物的活动规律来记载准确时间的巧妙方法,更有利于人们对生活生产节奏安排。其实大家不妨来看看二十八星宿的虚日鼠、昴日鸡、星日马、房日兔等就指的是在这十二属相,看来古人在划分时间的问题上不仅仅考虑到了地理位置和时间区域,并且同时考虑到了天文和气象,难怪古人还有关于二十八星宿主阴晴的歌诀流传于后世。这一切现象表明,古人运用十二属相来划分时间区域绝对不是偶然的,它直接可以说明,十二属相代表十二时辰是和天文、气象、地理、时间、生产等实际生活问题有着紧密联系的。既如此,古代的星命学家或阴阳家们,又怎么会轻易的放过这个上关乎天文下关乎地理的十二属相呢?他们轻而易举地发明了利用十二属相占卜吉凶的诀窍!其实这正是因为十二属相,它所代表的动物性情和活动规律与人们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原因。
古时计时工具有许多中,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日晷”,二是“漏”。日晷是以太阳影子移动,对应于晷面上的刻度来计时。日晷也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从出土文物来看,汉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计时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针和刻有刻线的晷面组成,随着太阳在天空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大家应该在北京故宫里和观象台上见过。
漏是以滴水为计时,是由四只盛水的铜壶组合,从上而下互相迭放(其实这家伙也是要事先用太阳行度校正准确了才能运用的,如果不知道太阳走一天水需要滴多少次,或者需要滴多少水的话,弄这个家伙也是徒劳无功的,这只是一种更为人为的计时法,就和钟表一样,利于计时,不利于辨时)。上三只底下有小孔,最下一只竖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壶身上有刻度,以为计时。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圭表是用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的,然而遇到了阴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我国古代诸多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有关漏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章句。如唐代诗人李贺:“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
单纯利用水的流动来计时有许多不便,人们逐渐发明了利用水做动力,以驱动机械结构来计时。公元前117年,东汉的张衡制造了大型天文计时仪器——水运浑天仪,初步具备了机械性计时器的作用。随后历代都相继制作了附设有计时装置的仪器,其中宋代苏颂制造的水运仪象台,把机械计时装置的发展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峰,水运仪象台的计时机械部分可以按时刻使木偶出来击鼓报刻,摇铃报时,示牌报告子、丑、寅、卯十二个时辰等(中国人就是聪明,其实外国人的机械表也是照抄中国人的作品)。
这类计时器尚不能算是独立的计时器,还是天文仪器与计时仪器的混合体,至十四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的机械计时器已脱离了天文仪器而独立,不但具有传动系统-齿轮系,而且还有擒纵器,如果再进一步,就可能出现完全现代意义上的钟表。但遗憾的是,功亏一篑,中国没能做到这一点,最终机械钟表还是从西方引进。
除上述几种主要的计时器外,还有其他一些计时方法。如,香篆、沙钟、油灯钟、蜡烛钟等。
原一昼夜分100刻,因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又先后改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为96刻;就这样,一个时辰等于八刻。一刻又分成三分,一昼夜共有二十四分,与二十四个节气相对。注意,这分不是现时的分钟,而是“字”,在两刻之间,用两个奇怪符号来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细如麦芒的线条来划分,叫做“秒”;秒字由“禾”与“少”合成,禾指麦禾,少指细小的芒。秒以下无法划,只能说“细如蜘蛛丝”来说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词,忽指极短时间,然指变,合用意即,在极短时间内有了转变。
附:莲壶书夜百刻图式:
凡每日书夜百刻,分十二时,每一时有八刻二分二秒,不满百刻分为初刻,正初刻共二十四气,冬至极短,春秋分均平,夏至日极长,冬至后行盈,夏至后行缩短乃阴阳升降之期,分为二十四图,今录此符以天纂定时刻于后。
立春正月节,书四十四刻,夜五十六刻,日出卯正三刻,日入酉初一刻。
雨水正月中,书四十六刻,夜五十四刻,日出卯正二刻,日入酉初一刻。
惊蛰二月节,书四十八刻,夜五十二刻,日出卯正一刻,日入酉初二刻。
春分二月中,书五十刻正,夜五十刻正,日出卯正初刻,日入酉正初刻。
清明三月节,书五十二刻,夜四十八刻,日出卯初一刻,日入酉正二刻。
谷雨三月中,书五十四刻,夜四十六刻,日出卯初一刻,日入酉正二刻。
立夏四月节,书五十六刻,夜四十四刻,日出卯初一刻,日入酉正初刻。
小满四月中,书五十八刻,夜四十二刻,日出卯正初刻,日入酉正初刻。
芒种五月节,书五十八刻,夜四十二刻,日出卯初二刻,日入酉正四刻。
夏至五月中,书五十九刻,夜四十一刻,日出寅正初刻,日入酉正初刻。
小暑六月节,书五十九刻,夜四十一刻,日出寅正四刻,日入酉正初刻。
大暑六月中,书五十八刻,夜四十二刻,日出卯初二刻,日入酉初四刻。
立秋七月节,书五十六刻,夜四十四刻,日出卯正初刻,日入酉正初刻。
处暑七月中,书五十四刻,夜四十六刻,日出卯初二刻,日入酉正二刻。
白露八月节,书五十二刻,夜四十八刻,日出卯初二刻,日入酉正初刻。
秋分八月中,书五十刻正,夜五十刻正,日出卯正初刻,日入酉正初刻。
寒露九月节,书四十九刻,夜五十一刻,日出卯正初刻,日入酉初四刻。
霜降九月中,书四十七刻,夜五十三刻,日出卯正四刻,日入酉初三刻。
立冬十月节,书四十五刻,夜五十五刻,日出卯正初刻,日入酉初五刻。
小雪十月中,书四十三刻,夜五十七刻,日出卯正初刻,日入酉正初刻。
大雪冬月节,书四十二刻,夜五十八刻,日出卯正四刻,日入酉正初刻。
冬至冬月中,书四十八刻,夜五十二刻,日出辰正初刻,日入酉正四刻。
小寒腊月节,书四十一刻,夜五十九刻,日出卯辰初刻,日入酉正四刻。
大寒腊月中,书四十二刻,夜五十八刻,日出卯正四刻,日入酉初一刻。
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击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刻以下为“字”,关于“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汉人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律历志》载,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秦12段记时:即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午时指从现时的十一点到十三点,一个时辰分作八刻,从十一点起计,每十五分钟一个刻,十一点正为午起,十一点十五分为午时一刻,四十五分为午时三刻,十二点正为正午(午时四刻一般不这样说),到八刻为下一个时辰之始。
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也有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到了科学发达的今天,在机械表和电子表普遍流行之后,人们慢慢的淡忘了十二属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方法,但是在某一些偏僻偏远的山区,或者古文明尚存一息的地方,他们的时间概念仍然用十二地支来表示,话说回来,一个真正的预测学传人,对于这个十二属相是不会陌生的,因为这是命理学的起点。
现在人们日常以北京时间夜半23点至01点为子时,01至03为丑时,03至05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具体划分如下(不是算卦运用的时辰):
子(鼠)时是23点到01点,以00点为正点;丑(牛)时是01点到03点,以02点为正点;
寅(虎)时是03点到05点,以04点为正点;卯(兔)时是05点到07点,以06点为正点;
辰(龙)时是07点到09点,以08点为正点;巳(蛇)时是09点到11点,以10点为正点;
午(马)时是11点到01点,以12点为正点;未(羊)时是13点到03点,以14点为正点;
申(猴)时是15点到05点,以16点为正点;酉(鸡)时是17点到07点,以18点为正点;
戌(狗)时是19点到09点,以20点为正点;亥(猪)时是21点到11点,以22点为正点。
其实现在人们用的阴历应该称为夏历,夏历者,阴阳合历也!由于中国的阴阳历创始于夏朝,因此又称夏历。司马迁《史记?历书》指出,夏代历法以今日的正月为正月,殷(商)则以正月相当於今日的十二月,周以正月相当于今日的十一月。夏商周各用本朝历法,但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所用历法并不统一。譬如:《春秋》用周历纪年,《左传》则用夏历。
不过,自从汉武帝确定采用夏历之后,历代均沿用夏历,只是略加修订改良。到了1912年,国民临时政府改用公历,才把夏历称为旧历。因公历亦称阳历,原为阴阳历的夏历就被称作阴历。另外,又因夏历照顾寒暑节气,有益於指导农业生产活动,也被人们称作农历。
阅读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中关于商代历法的描述如下:商代已有较完善的历法。总的说来,是以干支纪日,以太阴(月)纪月,以太阳纪年,用闰月来调整季节。这是一种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三个月,年终置闰,叫做十三月。月有大小,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商朝后期,也在年中置闰。用干支纪日,就是用十干和十二支相配合,以纪日期。六十日为一个周期。在甲骨文中发现有完整的干支表,这是我国最早的干支记录。甲骨文中已有“今春”“今秋”和“日至”的记载,当时已有季节的划分,可能有了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年至)。商代的天文学和历法的进步,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
由此可知,这是一种综合了太阴历、太阳历,并且可以自由添加润月、润年的历法。不禁让人想起商朝以前的夏历,以及民间流行的农历。
对阳历,不多说了。阴历的编历原则是:平均历月=朔望月,平均历年=回归年=12.386朔望月。所谓朔望月也就是月相变化周期。而回归年是太阳周年运动的周期,为365.2422日。但要注意的是农历并不是单纯的阴历,因为农历同时使用了24节气,二十四节日是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周期,每日1度,显然二十四节是一种特殊的阳历。中国农历还使用干支纪念法,在汉光武刘秀建武三十年开始全面采用。这种干支纪年制度给我们研究历史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朝代虽然改变,但该制度依旧不变,极便于给我们推算时间。
 上面我们用了可以说浩大的篇幅来说明时辰和历法的关系,其实就是想说明以下几个问题,以利于说明算命占卜的时辰和天文星辰的运行有关,并且和人类生活的自然规律紧密相关的道理。也就是说,真正用来占卜的时间,并不反对24小时纪日法,但是也不绝对是24小时纪日法准确管辖的时间区域,尤其用于算命上的子时,到底怎么划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些关系到一个八字命理预测师所运用的知识是否符合天地自然的法则;因为搞预测不是搞书本研究,预测学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作实际服务的,坐在那里含糊其辞的给人家滥说一通,往小说误了人家一件事情,往大说可能会耽误人家一生。所以面对预测学的实际应用问题,我们搞预测的人是应该遵守师承下来的传统道德的。下面我将我师承的八字预测时段的具体分别方法详述于后,期望我的弟子门生能够明白我煞费苦心唇舌来讲明的道理,同时也希望能有兴趣阅读此文的同好,给与更多的意见和建议。关于八字考试定刻,我守用的方法里有以下几条规则:
01.算命的子时分界线是:
盲派算卦的时间分界.定子时
古人将一年分为四季,曰春、夏、秋、冬;将一日分为四时,曰午、夜、晨、昏,又称前半晌、后半晌、前半夜、后半夜也;子午卯酉为四正,为纯阳纯阴之数,只可以专权,不可以分割也,故古人设此为界;乾坤艮巽纳戌亥、未申、丑寅、辰巳,偶数堪杂,偶数二,可分可合。世人不明,分四正而取时论命,相差者居多。观前图:子至丑为子(00-01-02)时,丑到寅为丑(02-03-04)时,寅到卯为寅(04-05-06)时,然寅丑共居一山;各分艮宫之一半;艮为土,所以艮宫丑多寅少,依天星度数分之即知;其余乾巽坤位同查,自然明了。上半晌太阳东出,火气当令,火旺木休,然旺火仍需木以助之,故上半晌以卯辰之旺木引巳火至午为火极,是为离卦;下半晌太阳西斜,金气当权,金旺火囚,然旺金仍需火以炼之,故下半晌以午未之旺火煅申金至酉为金极,是为兑卦;前半夜太阴北出,水气当令,水旺金休,然旺水仍需金以济之,故前半夜以酉戌之旺金发亥水至子为水极,是为坎卦;后半夜太阴南斜,木气当权,木旺水休,然旺木仍需水以润之,故后半夜以子丑之旺水滋寅木至卯为木极,是为震卦。日出卯者,日出之后方为卯时也;日没酉者,日没之后方为酉时也;卯酉为地平线,画一图而知之,不知如今世间占卜者,仍以钟表为准则,有何凭据也?
正午一词,世颇不明,古人以“正”字,作正好、准确、恰当、合适的意义讲,如正午的正字,就是达到恰好,就是进了午时,只一刹那就是午时的界限;是太阳距离人们最近的时间阶段;“正午时分”便指太阳在我们头顶,人的影子会重合。我们可以这么想,在现在的北京时间十二点,立一根杆子影子是正的,过了十二点,这根杆子的影子就是偏的,偏了就不是正午时了!过了十二点就是午时偏了,这个道理很多人不明白,以为正午的正字是午时的正中间,这么理解就相差毫厘,错之千里了,难怪现在的人算卦,根本无法测准。我相信有很多人预测是这么用的,但是他们把这个作为一个天大的秘密,也不知道是怕什么“泄露天机”还是故弄玄虚?是不敢站出来说明还是不能和世人说明白呢?
又“正当午时”也不是那个正中间的正字,这里的正字是说时间正在午时的界限里。以这种说法定时的年代,人们没有现在的钟表的。正是因为这个午时,中间就是一条线,达到这条线重合之后,午时就到了,也就是说,这个午时的现象在人们的眼睛里一天有四次,那么就是子午卯酉四个时辰,是人们最容易看明白的时间分界线。那么午看太阳,卯酉看山头,子时看什么呢?正是因为子时人们都休息,又没有好办法来观察时间,古人便以星斗、动物的生理活动期来形容时间的辖域,藉此以加强判断时间的准确性。
关系到每个时辰的偏正问题,那么也就是说,这个表是和前面所说的北京时间紧密相关的问题,因为它的划分方法不一样。现在的人都是用北京时间来记忆婴儿的出生时间,所以卦师人首先要知道这只是大概的出生时间,我们就当他和我们说的是早上刚喂完猪、傍晚下地刚回来;大概,只是一个大概,就是说记好了是11点55分,绝对没到第二天呢,但是这也只是一个大概,这个11点55分并不能说明你就是某个时辰讲命,虽然有很多人说我在网上排盘时都考虑了真太阳时了;因为这个人来报的是北京时间,因为他不敢肯定自己到底是什么时辰生人,这里说明的就是来求测的人不是算命先生。
02.准确的换算:
我们需要的换算是把北京时间换算成十二属相定时法,就是说我们需要的是十二时辰定时法所定律的时辰,我们需要的既不是古时的几时几刻,也不是北京时间的几点几分,我们需要的是这个十二属相的相,相者像也!这里会有人问我,那么古人运用的观星测斗等方法岂不是也白白的浪费时间了?那么你的十二宫星盘是根据什么来的呢?这里我要给大家做的解释只有一句话:你是搞预测的、搞星命学的、搞玄学的,玄者悬也,即悬浮则无死准定律!可想而知,古人对天象的观察是站在地球上面看到的,虽然后来发明了望远镜,但是他们仍然没有到天上去亲自看,唯恐最至高无上的佛祖,也没到过太阳那里串过门吧?所以,我们搞预测学的人明摆着是靠推理,这个时辰也需要推理,如果就因为差一分钟而确切相信北京时间或真太阳时就是准确时辰的话,我们只好搞科学研究去了,这玄学就研究不得!不信你看现在搞航天事业的大科学家,你问他这次研究的飞船你确定飞到天上之后平安返回吗?相信没有一个敢说“确定”的!也就是说,这个天文学,因为天地之间的宇宙距离太遥远,没亲自去过的人,没有一个人敢说哪一条是绝对的。这里面的不绝对就说明有误差,有误差就得靠着其它方法来校正,我们古时的星命学家为了弥补这个不足,还是在这个“像”字上下了一番苦功夫,说白了就是根据十二属相的“像法”来考时定刻;当然这里不仅指和地上的十二种动物的相像,同时也是在考察求测人身上是否和某一个星辰有相像之处,是何关联。现在大家应该明白,给人预测主要还是靠着这个属相星象的像字,如果脱离了像,就脱离了苦海,也就不用再着相入迷的算卦了。到底需怎样把人家报的北京时间,或者真太阳时,更或者喂猪那时候等等,换算成十二属相定时法所管辖的时辰呢?
这里我们又回到开篇的十二地支和十二属相里面去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我师传的口诀在下边的第二幅图片上,而师传的“大概”定时图是以每个双数时间为分界线,就是说真正的一个八字走进子时,是从夜间的00点开始的。这里就有人要问,那么23点以后12点以前的一个小时时间算什么时辰呢?上面你弄得23点到01点的子时和00点到02点的子时怎么这么乱呢?到底哪个对呢?刚才我已经说过了,这只是一个记忆方法的问题,人家还是那么记,管我们怎么记呢,我们就要把晚上的20点到22点记作戌时,把22点到00点记作亥时,这里不也说了先是个大概嘛!但是最少我们明确了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了,那猪在北京时间的晚上的22点到00点是活动旺盛期,顺向推理00点到02点就是鼠的活动旺盛期了,其它时间一概推知。那么大家不信想一想,人家以前说点灯戌时、人定亥时,现在的人都不按照以前的时间入定休息了,人不休息猪也会反常了,以前人都是六点喂猪,猪吃饱了就想睡,现在你喂晚了,猪也得等啊;老鼠呢,以前是人睡觉了它出来了,现在是你总也不睡觉,人家也只好晚点出来了;老虎更不用说了,以前没那么大的动静阿,现在早早的就可以听闻到各种声音,老虎可能也很烦恼现在的人类打破他的自然规律吧?这些自然规律打破了,难道我们搞推理学预测学的人不应该根据现实情况改变一下吗?其实不仅仅是我们,是古人一直在研究,这个地球这个宇宙空间的一切有形能见之物,都是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紧密联系的,这个相关的相连的纽带,就是我们寻找命理玄机的关键,所以古人从发明到现在一直没有放弃运用自然法则!再说一点,七八年前的秦皇岛夜间可以看到明亮的星星,现在基本上看不到,那么以前那颗星星在你出生时只用很短的时间就把光亮照到你身上了,现在却要透过很多的云层雾气,难道时间不会改变吗?这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的法则,则距离预测的准确度就更近了一层,所以说,报什么时间都不是准确的,也包括报出来的时间精微到几分几秒,因为本来天文学望尘莫及的误差和世态万物变更的差距,这个空间里生存的任何一种物质都在发生着随时性的改变,他们变我们也变,只有善辨才善于抓住预测的玄机,要是这个变通没了,预测则成为了死教条,若是预测能达到百分之一百的准确率,相信,这个世界也不可思议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时辰论法
十二时辰十二诗,别样滋味在心头
【时辰古韵】一日思君十二时
古人还怎么称呼十二时辰
中医的“时辰”是“活的”
百中十二时辰,窥见最美的奋斗青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