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GTD读书笔记




GTD读书笔记


此书便是大名鼎鼎的《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四年前就看过此书,如今再看最新的版本,收获颇多,整理笔记如下。


GTD是我最喜欢的时间管理方法,它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其缜密完善的系统,好的东西总是不那么容易获得,所以这个方法是有学习成本的,一旦上手,回报是无疑的。







第一部分 搞定:通向从容之道

第1章 新情况,新做法

问题:增长的需求,匮乏的资源
工作不再有清楚的界限、工作与生活不断变化、旧的模式和习惯已让人力不从心

承诺:武术家的“一切就绪的状态
心如止水、在需要时使自己进入“高效状态”

原则:有效地处理内心的承诺

过程:管理你的行动

管理行动很重要、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对行动进行横向管理和纵向管理、把一切事务赶出大脑。

第2章 掌控生活:横向管理工作流程的5个步骤

  1. 收集引起我们注意的事务和信息

  2. 清理每个项目的意义和相关措施

  3. 组织整理结果,提出选项

  4. 进行思考回顾

  5. 选择行动


问问你自己:“我需要以何种方式在何时将想法付诸行动?”你建立管理系统是为了让它发挥作用,而不是单纯为了拥有它。

收集
  • 百分之百地收集一切“未竟之事”

  • 尽量减少收集工具的数量

  • 定期清空收集工具


清理——它是什么?
  • 不能行动:垃圾、将来也许(待孵化)、参考资料

  • 可以行动:项目、下一步行动(2分钟行动、指派他人、延迟)
    下一步行动:可执行的、可操作的具体行动,并且只有将其完成之后才能推动整个事情向着既定目标发展。
    项目:任何一个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任务。


组织整理——事情所处的位置与其意义相匹配
  • 不能行动清单:将来也许、参考资料

  • 可以行动清单:项目清单、保存项目规划资料的存储系统(与参考资料的区别在于对于正在进行中的项目,需要更频繁的查询)、日程表、下一步行动清单、等待清单(指派他人)


行动提示信息分类

  • 某指定时间或日期里执行的行动提示信息(日程表)

  • 尽快完成的行动提示信息


日程表的分类

  • 需要在指定时间执行的行动

  • 需要在指定日期执行的行动

  • 需要在指定日期获取的信息


除了以上三种情况,才允许记录在日程表(当日必做清单)中,不再需要“每日工作清单

下一步行动清单:所有的行动提示信息(除去2分钟行动和指派他人)

需酝酿的资料

  • 将来也许

  • 备忘录


参考资料:包括书面形式的资料

回顾

日回顾:

  1. 日程表(当日必做):意味着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事,但是事当天必须完成的事,

  2. 下一步行动
    周回顾:所有事务

  3. 收集和加工处理所有“材料”

  4. 回顾整个系统

  5. 更新各类清单

  6. 做到彻底、清楚、实时、完整


执行

选择行动方案的三种方法

  1. 确定某一时刻具体行动的“四标准法”:情景、时间、精力、重要性。

  2. 确认每日工作的“三分类法”:执行事先安排好的工作、处理突发事件、安排自己的工作。

  3. 总体检视工作的“六层次法”:为了明确哪些工作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知道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4. 5楼视野:目的和原则

  5. 4楼视野:愿景(长期展望)

  6. 3楼视野:目标(1-2年)

  7. 2楼视野:关注点及责任范围

  8. 1楼视野:当前项目

  9. 地面:当前行动


第3章 控制项目:纵向管理项目的5个阶段

轻松自如控制一切的关键:

  1. 明确判定工作的预期结果(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需执行的下一步具体行动;

  2. 把一切尚待解决的工作提示信息安置在一个完善可靠的系统中,并定期回顾和审阅。


自然计划模式
  1. 定义目标和原则

  2. 展望结果

  3. 头脑风暴/集思广益

  4. 组织整理

  5. 明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目标 

思考“为什么”这个问题的价值的好处:

  • 界定成功

  • 建立决策标准

  • 调配资源

  • 激发动机

  • 阐明重点

  • 拓宽选择


原则:目标赋予干劲和方向感,原则界定行动限制因素及行为标准。

前景/结果:询问工作成功地完成之后,现实究竟会出现一番什么景象。

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如何实现

  • 捕捉你的想法:思维导图。

  • 分布式认知:把信息从大脑中清理出去,转化为客观的、可以经常回顾的形式——建立一个“外脑”。

  • 关键技巧:不判断、不质疑、不评估、不批判;追求数量、不求质量;把分析组织工作置于次要的地位。


组织整理

基本要点:

  1. 明确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整理分类(按照下面一个或多个标准):构成因素、先后顺序、重要程度

  3. 足够详细的描述


下一步行动:下一步做什么?
是否抓住关键(率先完成的)?是否需要更多的计划?是否需要由别人来完成?是否需要让事务更加清楚?是否需要采取更多的行动?





第二部分 远离压力,提高效率

第4章 准备工作:确定时间、空间和工具

下定决心全力以赴实施这套方法,预留不被打扰的时间,准备工作区,准备好需要的工具(低技术含量工具或高科技电子产品,选择适合自己的)。

构建归档系统

一般性归档系统包含各种有形的和数字形式的。
归档要点:

  • 一般性归档系统应该触手可及

  • 按字母排序

  • 能够随时创建空文件夹

  • 确保有方便储存的庞大空间

  • 用自动打签机来标注文件夹

  • 至少一年整理一次归档系统


第5章 收集阶段:归拢材料

外在的收集:办公桌、抽屉、台面、柜子内部、地板、书架、设备、家具和房间设施、其他地方
不动东西:日用品、参考资料、装饰品、办公设备
收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谨防掉入打扫和整理的误区
内在的收集:清空你的大脑
列出“未尽事宜的引子”清单,每张纸写一个项目

第6章 清理阶段:清空工作篮

处理原则:从最上面的一项开始、一次一事、不再放回工作篮
处理关键: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处理后你会扔掉一大堆垃圾,归档一大摞资料,执行大量的“两分钟行动”(两分钟只是一个指导原则),并把相当数量的事务转交他人处理。
最后,你手头留下的就是一堆需要你进一步执行的行动——需要尽快执行、要在以后执行或者需要在指定日期执行,以及那些委派给别人需要你跟踪的任务。

“悬而未决”中的事务是由“委派他人”和“推迟执行”的行动组成的。

第7章 组织整理:建立好清单

基本分类:7大类

  • “项目”清单

  • 项目的辅助资料

  • 记录在日程表中的行动和信息

  • “下一步行动”清单(一个或多个)

  • “等待”清单

  • 参考资料

  • “将来/也许”清单


组织整理行动提示信息

日程表:对执行时间有刚性要求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圣域。

ASAP行动:根据情景分类

  • 电话

  • 在电脑旁

  • 外出事宜

  • 在办公室时(杂事)

  • 在家时

  • 议事日程(按照人员或者会议分类)

  • 阅读/回顾


“等待”清单:不关心过程,只关心结果(要包含项目的时间要求)

使用原始信息作为它自身的行动提示

纸质提示信息的管理:事务本身就是其工作的最佳提示。(如平时买东西的小票,集中放在“待处理票据”篮中,进行处理)

电子邮件类提示信息的管理:收件箱、等待、行动

确保所有事情的提示信息都在你的视线之内

组织整理项目提示信息

“项目”清单:你无法执行“项目”,你能够执行的是“行动”。“项目”清单意味着你可以凭借它来宏观控制各个项目的进度。

完整项目清单的价值

  • 对于控制和关注至关重要

  • 缓解微妙的紧张关系

  • 每周回顾的重点一目了然

  • 促进关系管理


项目辅助资料:支持项目行动和决策的辅助信息,非行动信息、非提示信息,可以是和某个项目相关的想法和念头,不需要立即执行,但可以保存下来,作为项目(行动)的注释或笔记。

组织整理非行动性资料

参考资料:首先区分行动性和非行动性;其次确定这些信息的潜在用途,以及以何种方式存在什么位置。

参考资料管理系统

  • 一般性参考资料归档系统——纸质、电邮和简单数字化存储

  • 专门资料的归档

  • 联系人管理工具

  • 图书馆/档案馆式归纳系统


“将来/也许”类事情的管理
“将来/也许”清单:不确定何时进行的事情

用日程表记录将来要做的事情

  • 提醒自己开始落实某个项目

  • 你可能想要参与的活动

  • 提醒自己做出决定


备忘录系统:将未来需要的各种提示信息收入其中,并在指定日期展示在你面前

核查清单:创造性和建设性提示

第8章 回顾阶段:保障系统的有效运行

日回顾:日程表、行动清单、根据情景选择恰当的回顾内容

更新系统:周回顾、把握方向

确认:

  1. 收集散落的纸片和材料

  2. 清空收集工具

  3. 清空大脑


更新:

  1. 回顾“下一步行动”清单

  2. 回顾过往的日程表数据

  3. 回顾即将到来的日程

  4. 回顾“等待”清单

  5. 回顾“项目”清单

  6. 回顾任何相关的核查清单


创造:回顾“将来/也许“清单,收集新点子

回顾的时间:周末、不被打扰的安静时间

“大局”的回顾:愿景、原则、目标

我的看法:在上下文或项目的设定中,回顾的时候要删除那些不经常食用的项目和上下文,要让整个系统尽量简洁。

第9章 执行阶段 选择最合适的行动

一、直觉

二、3个评估方法

四标准法:情景、有多少时间、有多少精力、重要性
三分类法:执行事先安排好的工作、处理突发事件、安排自己的工作(时刻保持平衡)

总体件事工作的“六层次法”:自下而上地工作

第10章 学会控制项目

需要进行计划的项目:

  1. 已经决定了下一步行动,却仍然吸引注意力的事务(需要进一步的关注和处理)

  2. 意外冒出新点子或临时出现新细节的项目(需要收集、保存再仔细考虑)


典型计划步骤:头脑风暴、组织整理、召开会议、收集信息和随时产生的想法

项目计划的辅助工具:纸张和记事本、黑板和白板、数字化工具

辅助构架:根据需要创建文件夹或者活页夹、纸张与数字化、软件工具

对项目的纵向思考:对于这件事情,我还需要了解什么?获取什么?记住什么?





第三部分 三个关键原则

第11章 原则一:养成收集的习惯

在和别人的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如果你在接受信息、组织整理以及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无懈可击,别人自然就会对你给予特别的信任。更重要的是,你在处理自身世界的过程中带着一定程度的自信,这是难能可贵的。

消极情绪的来源:焦虑和内疚不是因为承担了太多工作而造成的,而是由于你撕毁了同自己的约定而导致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搞定I:无压工作的艺术》笔记及实践心得
《搞定1&3》GTD时间管理系统,掌控的5个步骤与6个层次视角
GTD,一套最系统、最全面的时间管理方法
影响千万人的 GTD 时间管理法
GTD系列教程1:GTD精义和待办事宜服务Toodledo实践
[转载]Getting Things Done(GDT):四个工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