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胸、手汗症这两大“考试克星”,只需简单手术即可根治

一年一度的考试季即将来临。几乎每年的高考和中考,都会有考生因为一种突发疾病而不得不插着胸管在“一个人的考场”里考试。这种疾病就是气胸。这种在青少年中高发的疾病,情绪紧张是其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因此,经常被喻为“考试克星”。


同样被喻为“考试克星”的还有手汗症。大家只知道香港明星古巨基曾在主持节目时,手心的汗“湿坏”了几个话筒,却未必知道很多莘莘学子在考试时,因为手心里“汗如泉涌”,导致试卷湿透,字迹模糊,多年的努力功亏一篑。

记者14日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广东实验中学举办的“健康知识进校园”活动中获悉,以前,对付这两大“考试克星”,手术后需要住院多日,现在,手术当天即可上考场。专家提醒,有这两种疾病的学生,最好提前接受根治手术,切忌因为害怕手术而不敢去医院医治,进而影响考试。

1.气胸

高发人群:高瘦男生一紧张容易发生气胸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来自省实的学生小聪现身说法,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

小聪三年前患上了气胸,当时的他,身高1.86米,体重只有60公斤。只要一剧烈运动或情绪紧张,就会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三年来,每年都会发作。直到今年4月4日在广医一院接受手术后,才得到根治。

那么,气胸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著名胸外科专家何建行教授介绍,气胸即是指气体进入了胸膜腔,从而造成积气状态。气胸可分为自发性气胸和继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是指常规X线检查未发现肺部有明显病变的健康者所发生的气胸;继发性气胸,大多是因为肺部疾病或外力影响使得肺组织和胸膜破裂,或者是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导致肺和支气管内空气进入胸膜腔。

“气胸的发病率,男性是女性的6倍,男性的年发病率约为7.4/10万,女性约为1.2/10万,”何建行说,导致气胸的病因主要包括:基础肺部疾病、家族病史、外伤、青春期胸廓发育与肺部发育不同步、过度减肥、情绪紧张、吸烟、抵抗力低下。

“吸烟、男性、又高又瘦的牙签型身材均为危险因素。”何建行解释,这也是为什么高瘦的中学男生更容易出现气胸的原因。如今的孩子营养都比较充足,大多都发育较快,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随着身高的增加,他们的胸廓都发育了,但他们的肺部发育却没有跟上,容易使得肺和支气管内的空气逸入胸膜腔,从而出现气胸。“尤其是一到考试,情绪一紧张,就更容易发生气胸”。

典型症状:胸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

“气胸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胸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咳嗽。” 何建行提醒,如果不及时处理,尤其是持续性或复发性气胸患者诊疗不及时或不恰当,会损害肺功能,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

如果医生用听筒对患者进行检查,可听到患者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叩诊时有鼓音。

如果对患者进行X光检查,可发现患者没有肺纹理、肺部呈压缩状态;如果对患者进行CT检查,可发现有气体进入胸腔、肺部呈压缩状态、可见肺大泡。

“气胸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起病快慢、肺压缩程度和肺部原发疾病的情况。”何建行介绍,气胸大多起病急骤,发作时,通常先是针刺样或刀割样的突发性胸痛,持续时间很短暂,然后会有胸闷和呼吸困难,还可能会有刺激性干咳。如果气胸量大,或者还伴有肺部原有病变的患者,气促则会较明显。

“部分患者在气胸发生前,会有剧烈运动、剧烈咳嗽、用力屏气大便或提重物等的诱因,”何建行说,但不少患者发病时,正在正常活动,甚至是在安静休息。“因此,青春期的孩子,如果突然感到胸痛、气急、憋气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断也比较容易”。

手术治疗:不需插管,醒后就可下床走路

何建行介绍,气胸的治疗方法,分保守治疗、闭式胸腔引流、手术切除。

如果气胸肺部压缩小于30%、症状不明显,通常采访保守治疗,即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充分吸氧,尽量少讲话,使肺活动减少,从而有利于气体吸收和肺的复张。这通常适用于首次发作,且不伴有呼吸困难的患者。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明显、肺压缩程度较重,通常采用胸膜腔穿刺抽气法或闭式胸腔引流术。闭式胸腔引流术的伤口通常自行愈合,但通常需要观察1~2周。

如果患者更严重,则需要手术来解决。不过,传统的手术切除,需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而且,需在术后拔除插管和放置胸管引流,约需3~4天后才能出院。“这也是以往在中考和高考考场上,气胸患者需要插着胸管单独在一个考场考试的原因。”何建行说。

“不过,现在我们用一种无插管技术,在裸眼3D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实现无气管插管、无尿管、无胸腔引流管。”何建行说,而且,手术麻醉采用的是一种新型的静脉复合麻醉方式,术后,患者在复苏室就可恢复运动能力,术后4小时即可恢复饮食、运动。“因此,现在即使在考试前一天甚至是在当天来做手术,也不会影响考试”。

2.手汗症

高发人群:96%患者首次发病约14~16岁

今年17岁的小花(化名)是一名高二学生,准备考美术学院的她,却有一个画作“杀手”,那就是“手汗症”。小花自己也说不清楚从什么时候起,她的手掌心总是很多汗。尤其是到了夏天,双手总是汗如泉涌。平时写作业时,经常稍不留意,刚刚写好的作业就字迹模糊。画画也经常“画糊”。“明年就要考美术专业,想到自己的画会被手心里的汗浸得一团模糊,就害怕。”她说。

“说到手汗症,很多人会想到香港明星古巨基,其实,我们身边就不乏这样的患者,这给他们的生活、学习甚至是社交都带来很大的影响。”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胸外科主任医师李树本介绍,手汗症,一种汗腺分泌过于旺盛引起多汗的疾病,主要表现是手部原因不明的异常多汗。部分手汗症病人还可表现为腋下、足底多汗。

“说手汗症也是一种‘考试克星’一点也不为过,”李树本解释,这是因为手汗症也好发于青少年,发病率为2.8%~4.6%,96%的患者首次发病约14~16岁。也有的患者在儿童时期就可能会出现症状,青少年期加重。男女均可发病,有明显家族史的人群发病率高。亚热带居住的人群也会高发。“夏季症状会更严重。”

容易误判:有的患者误以为自己体虚才多汗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手汗症呢?李树本解释,手汗症分为原发性手汗症和继发性手汗症。一般而言,原发性手汗症,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手掌部小汗腺排汗异常。“因此,当患者紧张、兴奋、压力或夏天高温时,都会导致手掌排汗异常增加。所以,一到考试季,患者就会很苦恼。”而继发性手汗症,主要有以下几种病因:一是甲亢、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二是某些药物的使用;三是神经系统疾病;四是某些肿瘤。

据了解,手汗症很容易误诊,患者对这一疾病也存在诸多误区。比如,有的患者误以为自己是体虚才多汗,因而长期服用中药,以期增强体质。结果,非但没有缓解,自身的免疫功能反而得到了破坏。还有的患者误以为自己得的是皮肤病,随意使用外用药膏治疗,结果,不但没有缓解症状,反而损坏了皮肤的正常生理屏障功能,甚至诱发出手部皮肤其他疾病。

手汗症究竟如何诊断呢?李树本介绍,手汗症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手掌长时间潮湿;二是手掌不明原因大量出汗。“通常情况下,双侧手汗症多为原发性,单侧多为继发性。”

手术治疗:当天入院、当天手术、当天出院、不留疤痕

李树本介绍,手汗症的治疗,包括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内科药物治疗方面,大多使用止汗剂或止汗啫喱,但通常用于腋下多汗,也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M受体抑制剂)治疗。但是内服药物在抑制手汗的同时,也会抑制全身的汗腺分泌,这样,相对来说副作用也比较大。

此外,也有人尝试局部注射肉毒杆菌毒素进行治疗,不过,效果只能维持3个月。

“解决手汗症,手术是最有效的方法。”李树本说,外科手术治疗方面,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交感神经切断术,阻滞交感神经的冲动传导,起到神经阻滞的作用,从而达到减轻手掌多汗的目的。

“但是,传统的外科手术,需要插管,术后还需要住院,”李树本认为,这对于考生来说,并不是最佳选择。

李树本介绍,目前他们医院采用的无插管技术基本上可以一次性解决手汗症。“我们通常只需在腋下做一个2毫米的针孔,术后,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他说,患者还可以当天入院、当天手术、当天出院。而且,手术过程中,可以实现“无胸管、无气管插管、无尿管”,不仅可显著改善症状,而且改善效果持续的时间也很长。

文: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黄蓉芳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程依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肺癌患者量身定制微创手术
香港胸肺外科三大新发展,先进技术提升肺癌治愈率!
气胸患者吃什么食物好
【并发症处理】气管镜检查的严重并发症及处理
胸外科篇之关于插管的那些事 | 平时抱佛脚 · 协和八
咳嗽几声 肺竟然“炸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