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上广深城市竞争力对比,谁强谁弱?

导语

截至2018年1月19日,北上广深四市A股市值(含限售股)上千亿市值的上市企业有49家,超过10000亿元的企业仅有3家,均属于北京上市公司!


来源:前瞻君 前瞻IPO (ID:qianzhanipo)


北上广深指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4个城市在中国大陆城市中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相对处于最领先的层次,通常又被称作一线城市。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以及可观的政治资源,对周边多个省份具有辐射能力,有雄厚的教育资源、深厚的文化,还具有繁华、美丽的夜景,极为便利的交通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北上广深的比较也一直被人津津乐道。2017年12月20日,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在香港发布2017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其中,在中国,上海持续排名第一,香港及深圳位列第二及第三名。位列第四、第五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广州排名与2016年基本相同;上海在该评比中已五年蝉联首位。到底他们谁强谁弱呢?一起看看数据吧


1

北上广深GDP增长——谁快谁慢?

来源:网络



2016年,上海的GDP为27466.15亿元,冠绝全国,距离30000亿仅仅相差2534亿,2017年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全年上海市生产总值完成30133.86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成为大中华地区第一个突破这个数字的城市。2017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00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6.7%。然而,深圳市政府和广州市政府却给出了预测值,2017总成绩单全面“放榜”:深圳宣布GDP超过2.2万亿,增速达到8.8%;广州市政府预测2017年广州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5万亿元。


由于,四城GDP比照在统计时间维度上达不到统一,前瞻君在比较四城GDP总量数据时还是以2017年前三季度GDP数据为准,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总体的2017年数据,无论是北京市和上海市两城统计局发布的切确数据、还是深圳广州的预测数值,均可以看出2017年经济GDP总量增长的大体趋势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


根据以往数据可得:


2016年,北上广深四城分别为24899.3亿元、27466.2亿元、19805.4亿元和20078.6亿元,同期增长6.7%、6.8%、8.2%和91%。


2017年前三季度,北上广深四城分别为19569.8亿元、21617.5亿元、15509.1亿元和15408.6亿元,同期增长6.8%、7%、7.3%和8.8%。


数据来源:地方统计局,制图:前瞻IPO

数据来源:地方统计局,制图:前瞻IPO


从GDP增速可以看出,深圳是中国成长潜力最强劲的城市之一,2016年同比增长率达9.1%,2017年前三季相对2016年同期达8.8%增速,2017年整年GDP增长有望实现2.2万亿并且再次突破9%。


深圳为什么增长率可以那么大?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土地面积减少、要素成本上升等,深圳市政府采取多重措施,保持了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2018年1月15号,深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召开,深圳通过“深圳发布”低调地公布了2017年经济数据。


深圳2017年经济数据:GDP预计可达2.2万亿元,名义增长12.87%;全口径财政收入8624亿元,增长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31.6亿元,增长10.1%;进出口总额超2.6万亿元,连续25年位居全国第一;全市科研投入900亿元,仅次于北京、上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193家,累计达11230家,仅次于北京;工商主体数量达306.1万个,位居全国第一,平均每4个深圳人就有一个是老板;在建地铁17条,总里程297公里!


2

北上广深经济活跃性


1、A股总数区域分布——广州排名落后


数据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


截至2017年,中国城市上市企业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有: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杭州市、广州市、南京市、成都市、宁波市、苏州市和长沙市。


在最近的这波A股总数排行中,北京、上海、深圳表现都很抢眼:


北京市(306家):主要行业分布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9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3家)、房地产业(17家)、土木工程建筑业(16家)、专用设备制造业(14家)、互联网和相关服务(12家)、商务服务业(12家)、医药制造业(12家)


上海市(275家),主要行业分布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7家)、房地产业(20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7家)、专用设备制造业(15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4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4家)、零售业(11家)、医药制造业(11家)、汽车制造业(10家)

深圳市(272家)排名前三,主要行业分布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4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5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1家)、房地产业(16家)、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14家)

而广州(97家)则落后于北上深,位居第五,表现稍微逊色



2、2015-2017年IPO家数对比


数据来源:wind,制图:前瞻IPO


2015-2017年,A股IPO上市总数分别为:223家、227家、436家。


北京


截至2017年底,共计有306家上市公司“驻扎”在北京。北京上市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29家到2016年的17家再到2017年25家,占总数13%、7.5%和5.7%,下降幅度较大。2015年以来,北京市成功IPO企业数量表现平平的主要原因之一——去中心化。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中国城市中重要的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经济增长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进入经济新常态的中国,正在促使着北京产业结构布局的快速调整,并大力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以疏解北京首都功能为目标的雄安和通州在逐步崛起,产业分工的变化导致了北京进一步的去中心化。


上海


截至2017年底,上海共计有275家上市公司“驻扎”。上海上市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17家到2016年的17家再到2017年38家,占总数7.6%、7.4%和8.7%,中间稍有震荡,但总体数量保持当年较高水平。


深圳


截至2017年底,深圳共计有272家上市公司。2015年-2017年IPO企业数量稳步上升,从2015年-2017年为:14家、29家、40家,分别占总数的6.3%、12.7%、9.2%,2017年相对于2015年数量增长率达185.71%。经济活跃程度较高。


广州


截至2017年底,广州共计有97家上市公司。2015年-2017年IPO企业数量虽有上升,但幅度对比总体量而言较小。三年来,A股IPO上市总数分别为:223家、227家、436家,广州仅占总数的3.1%(7家)、4.4%(10家)、4.4%(19家)


3、千亿级上市企业市值谁最多?




截至2018年1月19日,北上广深四市A股市值(含限售股)上千亿市值的上市企业有49家,超过10000亿元的企业仅有3家,均属于北京上市公司!


小于万亿市值同时大于千亿市值的公司,北京21家,上海11家,深圳10家,广州仅有4家。


广州无论是在总体数量还是其他区间段位中,数量均稍微逊色,表现平平。


4、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北京体量最大,仅深圳低于5000亿元


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局、上海统计局、广州统计局、深圳统计局


作为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一向在稳增长中发挥关键作用。2017年1-11月份,北京固定资产投资体量最大,为7866.6亿元,但由于本身基数较大,相比2016年同期增长4.5%,上海、广州、深圳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6166.4亿元、5203.19亿元和4622.24亿元,相比增长6.9%、6.2%和3.0%。单从“北上广深”来看,北京、上海和广州固定资产投资均超5000亿元,其中,低于5000亿元的仅深圳一城。值得一提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上海。


5、财政收入与支出:广州是不是有点穷?


数据来源:北京财政局、上海财政局、广州财政局、深圳财政局;制图:前瞻IPO


从经济总量来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经济发达程度往往决定财务专业化程度。


从2017年1-11月四市的财政收入与支出对比可以看出,上海市是最富的!而广州市财政数据显示,与其他三市的差距相差较远:


广州与上海财政收入及支出的差距为1:4.6和1:3.7;

广州与北京财政收入及支出的差距为1:3.7和1:3.2;

广州与深圳财政收入及支出的差距为1:2.2和1:2.2.


6、世界500强:北京冠绝全国哦



来源:公开资料;制图:前瞻IPO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增速为何一枝独秀?因为这个“老实人”很努力
广深PK香港
北上广深GDP全部超过新加坡
杭州离一线城市还差点什么,为什么应该反思怎么没留住拼多多?
武汉的天花板不是广州,而是上海,全国第五城不是武汉的终极目标
2017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正式预告一线城市格局将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