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 三种高血压型的防治体会 (一)阴虚阳亢

原创 三种高血压型的防治体会 (一)阴虚阳亢  

2007-07-11 18:36:14|  分类: 王智贤家传秘方验 |  标签:中医秘方   |字号 订阅

           三种高血压型的防治体会

      概述:高血压属中医眩晕、头痛、肝阳、肝风等范畴。中风、偏瘫实际上也属此类疾病。本病多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有关,其中以肝肾不足最为密切。《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篇》说:“髓海不足,脑转耳鸣,胫酸眩冒”。此外风,火、痰、瘀亦可相兼发病。故有时证候较复杂,须加详辨。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主要有①七情郁结,久而化火,耗伤阴液,致肾阴不足,不能濡养于肝,肝阳偏亢,发生眩晕,②膏梁厚味,烟酒过度,致痰浊内生,湿聚瘀阻,脉络不畅(胖人较多)。③肾为水火之脏,常易阴阳偏盛或偏衰,这也是高血压病最根本的内在因素。④临床常见更年期妇女患高血压者甚多,与绝经期前后冲任失调,七情过激,导致心、肝、肾三脏失调有关。
      高血压的分型辨治因临床实践经验和病证表现不同,辨证分型亦有差异。大致上有阴虚阳亢,痰浊阻滞,气滞血瘀,肝阳上亢,肝肾不足,阴阳两虚等。笔者只介绍体会较深的三种证型供参考。
    ( 一)阴虚阳亢
    证候:头晕目眩,心烦失眠,手足心发热,记忆减退,神疲乏力,口燥烟干,尿黄便秘,腰酸背困,耳鸣耳聋,脉弦数,舌红少津,无苔,大部有裂纹。
   治则:滋阴潜阳
   方药:
   干地黄15克  丹 皮12克  菊 花12克  炒白芍15克 女贞子12克  枸 杞12克  天 麻12克  勾  藤15克 罗布麻12克  知 母8克  黄 柏10克  丹  参15克
    方解:干地黄凉血清热,养阴生津,为阴虚证必用之品 ,无论是肝阴虚,肾阴虚,心阴虚,肺阴虚,均可应用。菊花、丹皮凉血清热,平肝泻火,解毒消肿,止晕止痛,现代研究此二药均有降压作用。白芍敛阴柔肝,滋阴潜阳,对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者甚效。枸杞、女贞子滋肾养肝,清热明目,治眩晕有较好效果,且有一定的降压作用。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黄柏泻命门火,滋阴清热,且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丹参活血化瘀,凉血清热,镇静安神,现代研究能扩张冠状运脉,扩张微血管,通畅血流,降低血压为治心脑血管病良药。
     加减:
1、头晕目眩较甚者加夏枯草12克,桑叶10克,蒙花10克;
2、头痛闷重者加川芎15克,山牛膝20克;
3、口苦、咽干较甚者加龙胆草8克,栀子10克,芦根8克;
4、便秘尿赤者加大黄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8克;
5、瘀血阻络,头痛头晕,健忘失眠,舌质紫暗者加川牛膝15克,地龙12克,益母草12克,泽兰叶12克。
6、心烦不寐者加夜交藤30克,炒枣仁20克,合欢花12克。
针灸方:行间、太冲、太溪、三阴交
方义:本方由四条经络的穴位组成,行间太冲为肝经穴,可益阴平肝,泻火清热,对高血压、阴虚阳亢者疗效甚好。三阳交、太溪益阴补肾,滋水涵木,临床体会上述四穴,降压作用明显。
针灸操作:太溪、行间为一组,三阴交、太冲为一组,每日一组交替应用。三阴交,太溪出针对缓慢出针,急按针孔,揉按片刻。行间、太冲出针时摇大针孔,迅速出针,不按针孔,7-10天为一疗程。
      偏方:菊花8克  白梅花6克  罗布麻6克
      用法:上药混合,温开水浸泡,当茶饮用,每日一剂,连服7-10剂。
     病案举例:
     赵××,男,64岁,干部,患高血压6年,常有头晕目眩,耳鸣如蝉,口苦咽干,急躁易怒,失眠多梦,时有心惊,手足心发热,尿黄便秘。曾经某医院诊断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供血不足。服复方降压片,降压丸等均有缓解。两天前因劳动4小时,致头晕加重,卧床不起,家人邀往诊之.刻下形体尚壮,稍胖,神清肢体灵洁,血压180/108毫米汞柱,大便三日未解,脉弦数,舌红少津, 无苔有细小裂纹。此乃素有阴虚阳亢,又加小劳,致阳亢加重,方拟:干地黄15克  炒白芍15克  丹 皮12克  丹 参12克 夏枯草10克  知  母8克   黄 柏10克  黄 芩10克 川牛膝12克  栀  子8克   大 黄8克   天 麻12克 罗布麻15克  勾  藤15克  菊花12克   4剂
     二诊:头晕已减,大便已通,口苦消失,口干减轻,血压降至160/102毫米汞柱,脉仍弦,舌仍红,原方减去栀子再服6剂。
     三诊:血压降至142/92毫米汞柱,口干消失,二便通畅,头晕大减,已能起床走路,户外活动,舌仍红但润泽,脉弦仍在,阳亢虽有减轻,尚应继续服药,病人要求制成丸药服之:
    干地黄40克  炒白芍40克  丹 皮40克  丹 参50克 夏枯草40克  知  母30克  黄 柏30克  山 芋40克 川中膝40克  益母草50克  大 黄30克  天 麻60克 罗布麻40克  绞股兰40克  勾 藤60克  菊 花40克 月见草40克  女贞子40克  赤芍40 克 泽泻30克
共为细未,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日服二次每次一丸,空心开水送下,药后血压一直维持在140/90毫米汞柱上下,诸症再未加重。

转发至微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成药降压药哪种最好
高血压妙穴---太冲太溪曲池
五种眩晕症治
血压又高了? 按揉涌泉穴有奇效!
血压一高,病就来!送你四个降压中成药!平血压,男女皆可用
让高血压断根的几个秘方,效果惊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