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肾阳虚常见假热证辨析
脾肾阳虚真寒假热证不仅见于疾病的危重阶段,而且常见于大量慢性疑难杂病之中。这是因为许多表现为热的症状体征,本质不热,而属寒证。误用寒冷泻火之法,使病情转展,迁延难愈,成为慢性疑难病证。因此,对本质属寒的假热象辨析十分重要,必须认真研究。现在将脾肾阳虚真寒假热证中常见假热象辨析如下。1口苦臭臭为火之气,极臭是火之极。苦为火味,若为实火,应兼见热盛伤津、口渴饮水、唇干焦燥、舌红苔黄等表现。若见畏寒肢冷,喜着厚衣,不思饮水,舌淡胖嫩,苔淡黄而滑润,脉沉细,则为阳虚火浮[1、2]。《医理真传·阳虚症门问答》曰:“病人口忽极臭,舌微黄而润滑,不思水饮,身重欲寐者何故?答曰:夫臭为火之气,极臭为火之极甚。今则不然,口虽极臭,无胃火可凭;舌虽微黄,津液不竭,无实火可据;不思水饮,身重欲寐,明系阴盛逼出真火之精气,有脱之之意。”案1:孙某某,女,37岁。口臭伴嘴唇干燥20余年,下肢冰冷,舌苔正常,脉弦细弱。此乃病程迁延不愈,元阴元阳受损,肾火上浮,出现下真寒而上假热的证候,看似胃火,实属虚阳上越。治经引火归原法:制附片4.5g,肉桂粉1.2g(吞服),炮姜3g,姜川连0.......(本文共计2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体脏腑辨证
真寒假热论证2
《中医诊断学》总结
中医与易经
中医诊断学歌决汇
中医诊断学精华汇总(颜之推敲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