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辨证论治要谨守中医思维
辨证论治要谨守中医思维

  中医看病,一定要用中医的思维往审因论治、组方遣药,才能取得好的疗效,决不能受西医思维、西医病理药理的影响,否则就会不自觉地脱离中医轨道,治疗上失往中医特色并降低疗效。

  2000年我随李可老师诊治一37岁农妇,她患原发性高血压18年,由于暴怒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48小时后暴盲。诊见冷战咳?**藓梗?槁?谘?住⑺?祝??鄣壮鲅?@钍??烁举鞲乘刈常?旨?湔轿藓梗?形?硎担?煊肼榛展?剂令服。越日诊之,其夜得畅汗,小便特多,8小时约达3000ml,头胀痛得罢,目珠胀痛亦止,目赤亦退,血压竟然复常,已可看到模糊人影。又以通窍活血汤冲服水蛭末12g,调整一段终于复明,视力:右0.8,左1.2,病愈一年后随访,血压一直稳定。麻黄、桂枝升压,现代药理已成定论,近百年来已列为脑血管病用药禁区,几乎成了每中医的常识,而李师却用麻徽估治愈不可逆转的高血压,难道怪事?实在不怪,李师之所以成功治愈此病,就是由于他未受现代药理的束缚,而是用中医理论往分析本案病因病机的,即:由于冷袭太阳之表,玄府(毛孔)闭塞,冷邪郁结于内,气机逆乱上冲,邪无出路,遂致攻脑、攻目,邪之来路即邪之出路,故用麻汤发汗,随着汗出,小便得利,郁结于大脑眼底之瘀血、水肿亦随之而往,脑压迅速复常。可见中医汗法之奥妙,并不单在一个“汗”字,通过发汗还可以通利九窍,宣通脏腑之气,从而消除出血、充血之水肿,若按现代西医的病理药理揣测中医的病理病机,常是驴唇不对马嘴,何能取效?

  按照中医思维往治病,最忌讳的就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往年我接诊了一个男性病人,他33岁,但从23岁时开始看病,整整看了10年,花完了他所有积蓄数万元,吃了几千剂药,来诊时已是瘦弱不堪,吃饭只能喝一小碗稀饭,睡觉只能睡一个多小时,他几乎要尽看了。他是什么病呢?就是全身极度怕冷,到处疼痛,手脚冰冷,夏天大热天还穿着羊毛衫,喝水几乎要喝滚烫的水,一点凉水都不能喝,看到别人用冷水他就吓得赶紧跑掉,面色青黄,口唇紫黑,舌苔白,中间稍有点黄,舌质红,嘴里酸甜苦等各种滋味都有,二便不畅,小便时痛,跑遍了省城各大医院始终也未诊断出什么病。

  我诊其脉弦数,断为湿热郁阻,用扁蓄、瞿麦、栀子、滑石粉、车前子、灯芯、竹叶、甘******梢、大黄、芒硝等清热利湿,5剂后诸症好转,40剂后,10年痼疾竟豁然而愈。回过来再看他10年来所服中药,无非是见他怕冷,就开当回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可是他越服越怕冷,我在方中未用一剂热性药,现在他已不怕冷了,冷水也能喝了;一见他食欲差,就开焦山楂、炒麦芽、神曲等消食开胃的药,可他越服越不想吃饭,我在方中一味开胃的药都没有,他现在能吃饭了,一顿饭吃两大碗面条还觉得不够;一见他失眠,就开炒枣仁、远志、柏子仁、龙骨、牡蛎等养血安神的药,但越吃越睡不着觉,我在方中未用一味养血安神的药,他现在天天晚上能睡7~8个小时,等等。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中医辨证论治最重要的是谨守病因病机,才能取得疗效,医圣张仲景所说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就是中医看病的十二字真言,不管疾病有千种万种,疾病谱如何增加,我们按照这十二字真言往做,就可以一通百通,以不变应万病,取得疗效,甚至破解世界医学困难。

发表于 2012-9-15 08:05:50
李可老师的书我看过,很钦佩!希望你的病案是真的,不过我对有些病案存在疑惑,现在的好中医固然难找,病情真热假寒不易辨,不至于胃虚失眠这么简单的病都没有人看出来吧?另外高血压用麻桂的道理不是你说的那样,用麻黄桂枝有用麻黄桂枝的道理,只有高血压出现了麻黄汤证才用麻桂。高血压在愤怒的情况下,气血津液上涌于头脑,充盈于脑部血管,此时若出现了恶寒,头痛,恶寒等太阳伤寒证,就可以用麻桂发汗,通过发汗排出一些津液,可以舒缓头部因津血壅积导致头痛头晕,血容量减少了,血压自然就会下降,其作用类似利尿药一样通过减少血容量来降压,用麻桂并不是你解释的那样,外面受了寒邪。另外,伤寒和中风伤寒论上有明确的解释,并不是现在的中医所说的伤于寒邪叫伤寒,伤于风邪叫中风,这都是后世医家的误解。


个人验案三则

案例一。
钟女士,35岁。诉感冒一天半,头痛背部拘急,胸腹部胀满,纳差,颇欲吐。问之二便正常,查舌正常,脉大。头痛背部拘急,太阳病,胸胁胀满欲吐,少阳病,脉大说明表病有传阳明倾向。诊断为三阳合病,与柴胡桂枝汤加葛根,生石膏口服。两剂诸症皆除。
案例二。
李阿婆,80岁。早上查房,护理诉说阿婆头晕,卧床不起。问其曰头晕,不欲食,大便几日没有,交谈时其口气特种重,按腹部无胀痛,脉沉实有力,苔厚垢腻色黄。诊断为阳明腹实证。与小承气汤生大黄15克,厚朴20克,枳实15克口服。两剂诸症皆除,起床吃饭还和好友聊天看电视。
案例三。
钟女士。诉晚饭后总是腹部胀满不适,故此晚饭不敢多食。二便舌象皆无异常,脉右关有点弦大,诊断为气滞。与橘枳姜汤,橘皮40克,枳实15克,生姜15克,两剂病愈。
.
患者祝某,女,48岁,以失眠20余天来诊。诉失眠20余天,中心医院与安定口服,每日勉强睡两三个小时,甚是痛苦。查舌尖红,苔薄白,脉左寸洪大。对之讲必有心烦口干,失眠多梦。患者点头称是,与导赤散加酸枣仁口服,三剂。二诊诉服后睡眠大有好转。按脉仍大,仍与导赤散去木通加柏子仁口服,去木通恐过利伤阴,加柏子仁合酸枣仁以养心阴。三剂。三日后复诊睡眠已正常,脉已正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博信辨证论治要谨守中医思维
黄开泰:辨症求机各司其属
证候实验和实践的证据分析(二)1
李可老中医在澳洲的演讲稿
病机与临床·上篇·第一章·创新价值所在
多元审疾,随宜治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