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不灭,中华必亡!鲁迅先生为何会有如此论断?

鲁迅先生是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先锋人物,他以笔为武器,批判社会黑暗,唤醒民众,被冠以“民族魂”的美誉。

不过就是这么一位为国为民的“战士”,却说出了一句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话:汉字不灭,中华必亡。

此言一出确实是惊到了很多人,那么鲁迅先生究竟为何会说出此等言论呢?

这番话是先生在1936年接受《救亡情报》记者采访时发表的言论,后来被收进了《鲁迅论语文改革》一书,原文开篇便是这八个字。

先生的论断,当时在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掀起了一股激烈的大讨论与大辩论。

其实这并不是先生第一次发表这样的看法了,此前他曾在《答曹聚仁先生信》中写到:汉字和大众化是势不两立的。

还有在《且介亭杂文》中,先生也说:汉字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从这些先生的文章中都能看出,先生认为汉字确实是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前进,那么先生到底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论断呢?这就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繁体汉字来说明了。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列强入侵,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以鲁迅、陈独秀为代表的的一批有着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支持新文化,要求摒弃传统的糟粕,并且号召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

这些主张本没有错,可是在实施的时候却过了头,其中的激进派认为,既然要学习西方就要全盘西化,他们主张摒弃传统文化,全面拥抱西方,首要的第一步就是文字。当时的西方使用的是拉丁文,而中国是方块字,两者完全是不同的体系,这就会妨碍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与思想,因而要废除方块汉字,改用拉丁文。

而除了废除糟粕文化,学习西方的目的之外。废除汉字的另一个原因是那时的汉字是繁体字,书写起来太麻烦了。比如让学生把“薑”(姜)、“鸞”(鸾)不偏不倚地写进方格里,这基本是难为人,而这一点也是阻碍了民众的文化学习,影响了民智的开启。所以先生才会认为汉字其实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要求废除。

当然幸亏先生们的设想没有成功,后来我们也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覆盖全国的扫盲运动,并且简化汉字,这才有了如今的方便易学的简体字,才推动了中华的进步。

如果当初先生们真的成功了,汉字被废除了,改为了拉丁文,那如今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啊,估计会比韩国的情况还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迅主张改学拉丁文,并言汉字不灭,中华必亡,这又是为何?
1936年,鲁迅为何呼吁废除汉字?19年后,才明白先生的智慧
鲁迅为何说“汉字不灭,中华必亡”?
1936年,鲁迅高呼口号“汉字不灭,中华不兴”,19年后才知其高明
鲁迅先生为何要说“汉字不灭,中华必亡”?良苦用心无人理解
鲁迅为何说“汉字不灭,中华必亡”,他对汉字有何偏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