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砍头柳,陕北的“胡杨”,据说“柳树”的名字就是留下主干的意思

1、在陕北,柳树被称为砍头柳。齐着树干直直砍掉主干,只剩下光秃秃的2米左右高的树桩。历经千刀万次割砍,枝头堆积着巨大的伤疤,累积着,述说着,述说着岁月里的艰难和昂扬,一株株树,直达内心。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2、第一眼看到时,撞击人的心灵,悲怆、苍凉,却又彰显出生命的张力,不屈的抗争,绝地而重生的希望。有人说陕北的断头柳就是陕北的胡杨林。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3、每一棵柳树,短粗的身躯,头顶却是数条直立的树干。柳树是陕北人民忠诚的好帮手,是一个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好伙计。再干旱的年代,柳树都努力生长着。那被砍掉头的柳树,三、五年之后冒出的新枝就成材了,可以做家具,做农具、编织成笼成筐、做成粱、当成椽,劈成柴火生活做饭、取暖养活人。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4、柳树几乎是最早发芽 ,在刚有一丝春意时,柳芽都偷偷的冒出来,鹅黄嫩绿,最早把春天的消息带给我们。柳树又是最晚落叶的,以最长的深情陪伴着我们,在瑟瑟秋风里,顽强的留住一树一树乍黄还绿的柳叶,让人在寒冷里感受到一丝春意。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5、你知道“砍头柳”的魔力吗?你见过砍而不死的柳树吗?网上流传这样的说法:“那是一种壮烈的树,一种蓬勃向上的树,一种不断再生,不断舍身为人的树。”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6、相传榆林古时候多种榆树,故称榆林,而由于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榆林荒漠,真正活下来的大多是形态各异的柳树。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7、砍头柳则是一种旱柳,它不同于垂柳,而是怒发冲冠,铁褐色的树干上放射状挺立着数十根绿生生的枝条。当地人告诉我,这沟旁路边随处可见的砍头柳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断再生。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8、当它长到了一定的高度,人们就把它的树头砍掉,于是它便生发出很多新芽继续生长,长上几年有胳膊那么粗的时候,砍下来,可以用做盖房子的椽子,或用来搭桥,或做农具,或做羊圈的篱笆,细一点的柳条还可以编筐编篓……砍头柳以顽强的生命力,耐干旱、耐瘠薄,抗严寒,抗风沙,砍了长,长了砍,一茬又一茬,生生不息,巍然屹立,给贫瘠的荒漠带来无限生机。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9、在陕北,于很多公路大路的两侧,于草滩旷野之上,于河流池湖岸边,于田间地头,于村中庄间,于房前屋后……到处都是” 砍头柳”。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0、“砍头柳” 不是垂柳,它属于普通的曲柳。它是在柳树长到5年丶树径约10cm的时候,于距地面1. 5至2m处锯断树冠,然后让其从锯断处萌生新枝条,再将丛生的新枝条割除一部分, 让剩余部分充分生长。当萌生柳枝条长到七八年丶树径约15cm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些柳树枝砍伐掉了。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1、这些曲径15cm丶长七八米以上的柳树枝刚好就是盖房的椽材料,因此有人把这种“砍头柳” 叫作“截椽柳” 。这样的“砍头柳” ,每隔七八年就能沉复砍伐一主。随着柳树树龄的增长和树径的加粗,树冠上丛生的椽材数由十几棵逐渐增多,一般数量多稳定在30至40棵之间,最多可达50多棵。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2、这种柳椽,多少年以来,一直是人们盖房的主要材料,它对人们居其有屋实在是太重要了。由于时代的变迁丶经济的收展丶社会的进步,近些年来,水泥砼楼板房逐渐增多,传统的泥土房和砖瓦房渐渐减少,柳椽的需量也大为减少。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3、这样的“砍头柳” 生长非常茂盛,凭借柳树的顽强生命力,柳树树干把劲都用在供应柳枝的生长上。柳枝一茬一茬地成材砍伐了,柳树树干逐渐变粗,进而由顶端开裂到树身开裂,一直到多年后树身中心腐朽,曲至终老死亡。这种“砍头柳” 的生活状态和生命过程,特别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和生命过程,尽力养育了儿女,苦了自己丶老了自己,直至腐朽了自己……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4、“砍头柳” 其实在史书上是有记载的。据有人考证,由于木材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材料,但古代工具简陋,要伐取粗大树干非常困难,而伐取两寸多粗的树枝则比较容易。因此,先民们主要就使用两寸来粗的枝干作为木材了。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5、长期使用中,人们收现在柳树伐过枝干后,于茬口处能够萌生新枝条,且新生枝条通直,很便于使用。这样便形成了对柳树的截头作业。即在柳树的一定高度截去树冠,促使新枝萌生,每隔几年伐取树条利用。截头的结果是保留了树干,持续利用了枝条,柳树由此得名。”柳” 字与” 留” 字读音相同,”柳树” 就是” 留树” ,就是可以保留树干,以便再次利用。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6、陕北,黄土高原,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这里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植被稀疏,生态脆弱。然而,走进陕北的村村寨寨,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沟旁路边,总能看到一行行、一片片的砍头柳。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7、自古以来,柳树一向是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题材,白居易的“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如丝”,更是道尽了垂柳轻盈袅娜的绰约风姿。砍头柳展现的却是另一种姿态,龙蟠虬结,斜枝横逸。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8、胡杨,毋庸赘言,它夺目的色彩,遒劲的身姿,“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顽强精神,是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文学青年倾心追捧的对象。陕北有一种树,也有着与胡杨极为相似的生命姿态,它就是被盛赞为陕北胡杨的砍头柳。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北▪树:黄土地上,一种生命的22张肖像
不一样的故宫:2008年1月,我镜头里的故宫,皇城大院,常拍常新
冬天的美景在东北!下雪了,摄影师成群结队跑到黑吉辽,过瘾了!
深渡古镇,新安江山水画廊开始的地方
中国鱼拓名家谷冰作品集锦
绥德石狮:千年石头会唱歌,成千上万绥德汉打造“石狮王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