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蒲之渊源

二蒲之渊源

 

历史上,临汾的蒲县与运城的永济,都曾经在不同时期命名为蒲州。经笔者考证,这两个蒲州有着历史的渊源。以愚余之见:此蒲即彼蒲也!

考证的结论:

现在的永济古称蒲坂,也有蒲反、蒲阪的称呼。蒲的来源,是因为此地盛产蒲草而得名,而坂是指蒲州老城所在的一条长约5公里的坡路。这条长坂东起峨眉岭,西至蒲津桥,东西两端高差约百余米。蒲州老城正位于坡中央的台地上,故此得名蒲坂。

此地广生蒲草,当地人即以蒲为姓。蒲姓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但都与“蒲草”有关。蒲姓人认为其始祖是著名的蒲伊。蒲伊,又名蒲衣、披衣、蒲子,因为他常披一件蒲草做的衣服。传说他是尧、舜的老师,曾隐居在临汾的蒲县。而临汾的蒲县正是因为蒲伊曾隐居于此地而得名(现蒲县太林乡有蒲伊村)。

于是,得出这样一条脉络:运城的蒲地盛产蒲草,此地人以蒲为姓,且出了名人蒲伊。蒲伊曾隐居于临汾,该地又以此命名,于是出现了第二个“蒲”。这就是两个蒲的渊源。

以下,通过蒲县和永济(原蒲州)简要的历史沿革,以了解两地名与“蒲”字的关系;其次,分析其时代先后;再者分析二者的关系,以佐证上述结论。或奇或谬,还望拨冗一读。

一、关于运城的蒲州 

永济原称蒲州,位于永济市市域西南部,秦、晋、豫交界的黄河三角区域,南依中条山、西临黄河,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是富有盛名的历史名镇,马迁在《史记》中称这里为“天下之中”,可见这里曾是中华民族发祥地的核心区域。

蒲州古称蒲坂,商属缶邦,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属河东郡。

西汉高祖二年(205),建蒲反县。王莽新朝(公元9-25)改为蒲城县。东汉建武元年(25)改蒲城为蒲坂县。至北周明帝二年(558)改为蒲州。之后各朝各代,或改州为郡,或废郡存州,或升为河中府、或置中都,至明洪武二年(1369)改河中府复为蒲州,属平阳府。清雍正六年(1728)改为蒲州府,并增置永济县,永济县名至此始。(永济县名源于境内的古代水利工程永济渠。据记载修建于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

二、关于临汾的蒲县  

    蒲县位于临汾市西北,与吉县、大宁、石楼、交口、隰县、汾西、洪洞、临汾交界。据境内龙王庙遗址发掘证实,早在12000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在这里开辟了旧石器时代,被史学界称为薛关旧石器晚期文化。古有蒲国、蒲城、蒲阳、蒲子、蒲川、石城、昌州之称。

据蒲县县志记载,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置石城县。北周初公元557—581置石城郡,大象元年(579)废郡为蒲子县。隋开皇九年(589),置蒲川县。隋大业元年(605),改蒲川县为蒲县。金兴定五年(1221),蒲县升为蒲州。元朝至元三年(1266)废县,并入隰川县,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复置蒲县。历史上有蒲县管其它县的,也有被其它县管的,不一一叙述了。

三、关于两地之“蒲”出现的年代,谁早谁迟?

根据以上史料列表比较可知:

 

临汾的蒲县  

运城的蒲州

取名为“蒲”

 

大象元年(579年)废石城郡为蒲子县    

祖二年(前205年)建蒲反县

称为

蒲州

金兴定五年(1221年)蒲县升为蒲州

北周明帝二年 (558)改为蒲州 

 

两地“蒲”字的出现:运城最早记载于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临汾最早记载于大象元年(公元579)。可见运城的“蒲”,比临汾的“蒲”,要早七、八百年。 

称为“蒲州”的时间:临汾的是在金兴定五年(1221)。运城的是在北周明帝二年(558),比临汾的“蒲州”,要早663年。

 此处可得以结论:“蒲”及“蒲州”之称谓,运城均早于临汾。

这里还可以解释一下。其实,临汾蒲县的历史并不比运城的蒲坂晚,至少同属尧舜的时期。只是临汾的蒲县地处山区,不易耕作且交通不便。而运城的蒲坂地处黄河的晋、秦、豫三省交界,且盛产食盐,自然要比较发达。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这里为天下之中。 可见早在部落联盟时期,蒲坂地带就已经是神州华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了。所以,两地设治(命名、开府、设官吏)相差几百年的时间就很好理解了。

     四、历史上的其它记载

1、清康熙四十七年(1709)木刻版《平阳府志》卷之三建置沿革载:“蒲县,上古,蒲衣子国。周,春秋时为晋之蒲城,公子重耳守此。汉为河东郡蒲子县地。”查《左传》和《史记》确有对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重耳居蒲城”,以及“重耳奔蒲”而走,周游各国的记载。不仅把临汾的蒲上推到了春秋时代。而且上推到了上古时代。

于是人们自然想到:史称“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可见蒲坂也可上推至尧舜的时代。

结论:两个蒲地,在尧舜时代即已存在。但不能影响蒲伊先在运城而后到临汾之说。因为蒲伊在临汾是“隐居”。

再者,《左传》和《史记》中关于“昭襄王四年,取蒲坂。”与“重耳居蒲城”的说法,所记之事都是直称其地名,而未能考其命名之时为何时代。只能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两地都已经存在。比尧舜的时代已经晚了许许多多,没有“二蒲之源”的考证价值。

2庄子·外篇·天地》有:“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啮缺,啮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曰披衣”。披衣即蒲衣,人称作蒲伊,他隐居于今蒲县山中。尧帝年事已高时,亲往拜访,经常讨论治国之道。清人留诗中有“蒲谷贤人怀宝去,平阳圣帝策辇来”的诗句,即指帝尧访蒲衣子的故事。今蒲县太林乡有蒲伊村,传为蒲衣隐居之处,蒲伊村即由此而得名。

这就说明,蒲伊的名声很大,源于曾经为师于尧,以至于蒲县地名因其而得名。尧在老年时前往拜访,但事情是发生在蒲伊已经从运城之蒲地“隐居”到临汾之后的事了。

五、有关“蒲”姓的传说

前述蒲伊出自运城之蒲地,因蒲草而得姓氏。为此节选《 湖南中方县黄土桥蒲姓渊源考》以佐证之。

我蒲姓一族,自始祖至今,子孙繁衍,星罗棋布,遍及宇内。查《蒲洪史册》和有关史籍所载,知道蒲氏宗族系有虞氏之後。有虞氏乃颛顼之苗裔,颛顼乃黄帝之孙,昌意之子,虞舜祖颛顼,受尧禅,建都河东蒲坂。夏朝,始祖蒲衣子与舜帝同氏。战国鲁尸佼撰《尸子》云:“蒲衣十八岁,舜让以天下,衣不受,帝以为师,以天下事相托。”我族祠堂名“帝师堂”,也有叫“揖让堂”的,即源于此。我列祖列宗,历代以来,崇尚文、武。自蒲衣子以下,历代文人学士史不绝书、明贤清廉不乏其人。

我族系出一本,绵延数代,子孙繁衍已有三千五百余年历史。  (夏朝约于公元前21001600年,而蒲氏子孙繁衍已有三千五百余年历史,可见时代久远。笔者注)先祖源出山西河东府蒲坂,宦于豫章,徙沅芷。

始祖衣子,曾为舜王师。是时,一夜之间,皇宫内池,长一香蒲,高三丈余,茂盛可观,属四季常青吉祥之物,舜王观後,感慨万千,便赐师衣子姓蒲。舜王学业成就後,衣子便两袖清风,辞君王。舜王为报师恩,修一清风阁,以表寸心。我蒲姓代号“清风第”,蒲氏宗祠称谓“帝师堂”由此而来,蒲衣子世住山西河东,故百家姓中蒲姓称谓“河东郡”,衣子子孙繁衍甚多,散住全国各地。

另,《舆地纪要》“相传舜师蒲衣子处,汉以此山名县。”山有讲道坛,即蒲衣子与帝舜讲道处。当地县名为蒲县。蒲衣子是舜帝的老师,殁后就葬在蒲子山。所以,蒲姓祠堂的堂号就叫“帝师堂”,《百家姓》中称蒲姓为“河东郡”。全国各地的蒲姓人都将蒲衣子尊崇为远古始祖,所以说蒲姓人的根在河东。

  

 此处,记载了蒲姓之源,实属关键。同时又称“始祖衣子,曾为舜王师”。到底师于尧还是舜呢?上古之事,实难以文字考。不过,如果通过对尧舜禹之帝都所在的考证,可知二者也都是有可能的。

六、尧、舜帝都之所在

 史称“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 。

据《通典》记载:“尧旧都在蒲”。

《水经注》记载:“雷首,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故城,又曰尧城”。

《阚十三州记》记载:“蒲阪,尧都。盖尧帝亦都此,后迁平阳。”

《史记》记载:“生于蒲阪,渔于获泽,耕于历山。”

《帝王世纪》载:“尧旧都在蒲,舜都蒲坂。”

以此记载而论,尧、舜都曾在运城的蒲地先后建都,且先后曾以蒲伊为师,似乎也是顺乎清理。

     按照前述,尧之师为许由,许由之师为啮缺,啮缺之师为王倪,王倪之师为披衣。那么蒲伊的年龄与尧、舜相比是什么关系呢?不得而知。另外,蒲伊何时也“曾为舜王师”?《蒲姓渊源考》中说,战国鲁尸佼撰《尸子》云:“蒲衣十八岁,舜让以天下,衣不受,帝以为师,以天下事相托。”年龄之详情,似乎应另作题目考证。但年龄之事不影响蒲伊为蒲姓之始祖的记载,不影响蒲伊曾为师于尧舜,且并不影响笔者的论点。
    七、历史上地名与“蒲”有关的其他地方
据查历史上地名与“蒲”有关的其它地方还有:
浙江省青田县万阜乡蒲州村渊源无可考证之资料。
河北省长垣县,是春秋时代卫国之地;时称蒲邑。
陕西省蒲城县。于战国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始设县治,名重泉。西魏恭帝元年554),改南白水县为蒲城县。 
     这三个地方,应该是与蒲伊没什么关系了。但是既然也与“蒲”有关,作为考证,排除也是必要的。
    通过对以上资料的考证与分析,可以佐证笔者在本文开头的结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这几座城市有都成脉气,如今却风水流转少有人知
晋西南12日指南 | 漫游古建浓度最高的地方
山西省一县级市,人口超40万,为“古代六大雄城之一”!
??这份简历一夜之间传遍了永济朋友圈!这个人到底是谁??
2014.05.27 山西 运城 永济蒲州古城遗址
山西运城100年前罕见的老照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