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犯错后,批评可能诱发“激愤情绪”,“计时隔离”有奇效

这也给新时代的父母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议题,面对屡教不改油盐不进的熊孩子,家长又该如何接招呢?

“孩子捣蛋老不好,多半是欠揍。”

这边厢棍棒派率先出招,搬出传统教育中的杀手锏,棍棒之下出孝子。

可时代在发展,三纲五常父为子纲的传统观念已被新时代的人类扔进故纸堆,打骂孩子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显然已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因为利用强权镇压也是教育惰性的一种表现。

打不得骂不得那该怎么办呢?或许我们可以去借鉴下大洋彼岸美国朋友的教育方式

在美国儿童是受到严格保护的,打孩子是会被送进局子的。面对天性自由的孩子,美国老铁也挺难,面对有时无法沟通的熊孩子,不能打不能骂,那能还有什么招呢?

想想闹情绪时的女朋友吧,讲道理也是万万行不通的,更难的是女朋友至少是个成年人了,闹情绪也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

小孩子做起小恶魔来可真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俨然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
在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美国老铁也是开发了许多育儿秘籍,最常用的有一招叫做“计时隔离法”。

计时隔离顾名思义就是隔离正在闹情绪的孩子一段时间。就像有人说的当无计可施时逃避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法。

有人该说了这和我们传统的面壁思过又有什么区别呢?不就是小黑屋里一蹲,自己反思去吧,能不能吃饭看表现。

当然这样理解的话就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虽然形式上相仿,但是计时隔离相对来说还是一种较为温柔的提醒方式,旨在中断孩子的错误行为,给孩子的坏情绪按一个暂停键。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暂时给孩子一个中断,让孩子冷静下来,再去寻找解决方案,也给家长一个平复情绪的缓冲,听起来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案。

毕竟在很多时候事情的恶化是在于双方都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很多育儿专家总会说先解决情绪,在解决问题,可这个的确很难。

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计时隔离这个千金方并不是每次都奏效。

根据波特兰俄勒冈卫生与科学大学的研究报告,85%的家长使用计时隔离方法的时候会犯错,从而降低这一方法的成功率。

在此我们总结了计时隔离的几大要素,从而避免家长错误地使用计时隔离的方法

▷隔离的目的性

很多家长会误以为计时隔离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反思自己的错误,去惩罚孩子。

但是事实上总是事与愿违的。从古至今,很少有孩子被隔离时去反思自己的错误,更多的是埋怨家长,抱怨家长怎么这么残忍。

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什么事就是一顿隔离操作就完事了,对症下药更要慎用,否则要么药不对症要么时间长了产生抗药性。

主要是指孩子出现情绪失控的严重不良行为,一定要纠正的行为时才需要采取的,一些无伤大雅的行为没必要使用这么残酷的惩罚行为。

▷隔离的期间的操作时间

关于隔离的时间,一般以3~5分钟为宜,不宜把战线拉得过长,和传统的关禁闭还是有所不同的。当然也有种说法是几岁就几分钟。

要注意的是三岁以下孩子由于依赖性较强,不适宜用这种残酷的惩罚方式,会给孩子有效的心灵带来不可逆的打击。
对于教育来说,家长越愿意花心思,孩子的人格也就会越健全。面对孩子的越界行为,由于亲子间的认知差异一味的打压只是逐渐激化亲子间的矛盾。

▷ 隔离的时间频次

同样使用这种行为也要克制,不要动不动就隔离,及时跟进隔离的效果,不要一味盲目隔离。计划隔离时也要注意关注到孩子的情绪,当孩子是因为情绪脆弱时孩子此时可能更需要的是你的爱,这时把他推开可能会影响亲子间的关系。
▷注意隔离场所的选取

在美国的教室里都有一个反思角,美国的教师也经常会使用这种方式来应对孩子的不良行为。

对于场所的选取要避免密闭空间,所以和传统的关禁闭还是不同的,待在密闭空间里可能会给孩子产生心理阴影。安全以及严肃安静的场所是较佳选择,不要给孩子有转移注意力的机会。

在美国教师的反思角里还会有笔纸,引导孩子去反思写下自己的错误。椅子上总会写着“现在想想自己的行为,不过永远记着我爱你。”

从这句话我们也能看出计时隔离针对的是不良行为本身,也一直强调孩子永远是值得被爱的。

▷计时隔离实施的过程注意细节

比如在实施计时隔离前要明确给孩子警示,而不是搞突然袭击让孩子猝不及防,给孩子一些心理准备,同时也是种威慑。可能不需要实施便能化解危机了。

给出明确警示时也要如实履行“承诺”,让孩子知道你是来真的,不是闹着玩的

▶适当性冷漠

在计时隔离开始时家长要做到完全的冷漠,不能一边说着隔离又开始对孩子进行说教了,这个时候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给孩子隔离的同时也是给自己的一个隔离,用这几分钟的时间给双方一个冷静的机会。

小孩子都喜欢得到关注,计时隔离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博取关注的行为,如果在隔离时家长不能保持安静这种隔离也就失去了效果,导致方法失去药效。

▶事后讲道理

隔离结束后再去给孩子讲道理,同样也要告诉孩子永远爱他,之所以惩罚他是因为他的行为,让孩子永远明白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在充满爱的环境长大的孩子,在面对逆境时所表现的阳光坚韧是最难得的品质。而这些力量的源泉,是来自父母包容的爱。

计时隔离教育本质上是尊重的教育,也是我们需要向美国学习的地方。孩子由于心智上的不健全以及应对情绪上相比成年人来说更是稚嫩,所以的确会犯很多错误。

▶合理看待调皮精神

作为家长来说,当然是希望孩子事事听话,那样子的确会很省心。可老话也总讲听话的孩子不会有大出息,孩子调皮其实是件好事。

调皮捣蛋背后蕴藏着可贵的反抗精神,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风浪中同样也会为自己的权利去抗争,人类的发展史不同样是部斗争史吗?倘使我们教育出的下一代尽是唯唯诺诺逆来顺受。家长倒是省心了,孩子的人生呢?

计时隔离本质上并不是惩罚,而是给孩子的不良行为按一个暂停键

在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时,纵容的确是错误的行为,但是打压同样也会带来反作用。孩子有时候会有些不好的行为可能出于博取关注的心理,这个时候即使惩罚也是给予孩子的一种关注。

计时隔离能够让孩子暂停不良行为,体会到被冷落的感觉,学会独立去面对自己的情绪,对于孩子的独立成长以及反思精神的培养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

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不要一味盲目地去遵循法则,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方法能够完美地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样不同性格的孩子也需要不同的方法,最根本的还是要让孩子永远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引导孩子做一个积极善良快乐的人。

在教育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孩子。唯有我们去平等地对待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爱,最终孩子也会报之以尊重和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犯错究竟该不该打?
父母惩罚犯错孩子有哪五个技巧
正确对待孩子犯错
孩子犯错你真的会惩罚吗?
【每月一议】把握奖惩度,培育好孩子
父母必知:惩罚孩子也需要智慧,需把握这6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