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斯拉,给德国同行们敲响了警钟!

By Alex Voigt from Cleatechnica

作为一名德国的工程师,我今天非常担心我们国家的汽车行业的生存和繁荣。我作为一个深爱着我们国家、人民和我们的德国汽车的个人必须要说,特斯拉是真正的科技之作。今天我在这里要尝试着用事实来解释一下特斯拉对于德国的汽车工业到底意味着什么。

2017年,特斯拉的总销量是10万辆出头,这只有大众集团总销量的1%。你可能觉得我有点大惊小怪了,请允许我作出解释,然后您再做出自己的判断。 

改变是我们生活的意义,我相信这对科技行业来说更是如此。变化的趋势会反映在诸如销售量和利润水平这些数字上。用你自己的数字和别人的数字进行趋势比较,你会对自己的整体创新、生产和交付能力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从燃油车转向电动车的趋势已经开始很多年了,而且越来越快毫不犹豫。这种转变并非遥不可及,也并非只发生在个别地区,同样也不是只有部分消费者做出了调整。这趋势就发生在今天,我们之间,所有的消费者之中,在所有国家,覆盖了所有年龄段。

历史告诉我们,一家公司如果没有有竞争力的产品要么萎缩,要么被收购,要么完全消失。过去的情况就是这样子,我们没有理由去相信未来不会这样。当然,一些公司是可以完成自我升级改造的,但这些例子还是很少见的,通常这种挑战是非常困难且容易被低估的,往往九死一生。

看了这些,你可能觉得我被恐惧或情感所左右,不考虑事实。的确,讨论特斯拉的时候经常是在情感驱动下进行的,并非观点或者事实。是的,情感会产生情绪,对冷静的发现事实没有任何帮助。

你可能会想提醒我现在媒体上每天关于特斯拉的负面新闻——特斯拉很快要破产了,现金要烧光了,生产质量问题严重,CEO快要疯了。你也可能会认真的探讨特斯拉财务的稳定性,以及拥有广泛资源的传统汽车厂家,他们的生产能力,还有那些已经打算要上市的传统品牌电动车等。

一些特斯拉的反对者把特斯拉定义为欺诈,另一些则认为只有1903年创立的福特才在创业阶段能够幸存,而且在十年后才开始大规模生产T型车。除此之外没有一家公司在过去的115年里存活。

还有,一个经常被提起的论调是所有的传统汽车厂都可以轻而易举的生产电动车,电动车并没有什么技术优势或者护城河。

所有这些声音听起来都很理性,但是我问我自己,如果这些都是真的,为何没有一家德国汽车厂(拥有各类顶尖技术人才,生产能力,每年数十亿现金的利润)能够造出一辆哪怕可以和特斯拉ModelXS或者3正面竞争的车呢?

有人告诉我说,“这是因为他们不想这样做,因为他们的燃油车的盈利能力太强,造电动车就意味着赔钱。”我理解这种论点,也相信在战略上有那么点道理。但是,这又产生一个新问题。

如果这真的是这些大汽车厂的隐形战略,举个例子,宝马想要最大化利润,他们就不能让特斯拉的销量在豪华轿车领域超过宝马。而事实是,在美国特斯拉一款Model3的销量就超过了宝马所有的乘用车销量。同样的问题留给戴姆勒、奥迪和保时捷。 

现在来自不同源头的信息显示,九月份的销量可能要比八月份还要多的多,三季度销量结果再有一周左右时间就会公布。

有一种观点过去一直认为德国的汽车厂会引入一款车可以和特斯拉竞争或者超越特斯拉,然后在营收和销量上碾压特斯拉。德国这些厂家为了保护他们的市场份额,他们会尽快量产所谓的更好的电动车,和Model3展开竞争。可惜的是,上面这张图告诉我们,他们没有做到。这不是情绪也不是观点,这是事实。很快到来的十月份,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图表来支撑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特斯拉远远领先于德国的汽车制造商。

是时候该面对这样一个不让人舒心的事实了,德国汽车制造商还没有一款车,不管是燃油还是电动车,在生产和开发上可以和Model3竞争。

如果他们有这样的车,我们现在是可以看到的,不论是量产版本还是概念版。戴姆勒,宝马,奥迪,大众和保时捷在美国丢掉的市场份额是对德国豪华车创新和生产能力的巨大羞辱。我们也没有理由相信这样的事情不会很快在欧洲和亚洲发生。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传统车厂现在已经推出的一众概念车型,不论是续航还是充电速度以及充电设施方面,还没有一款能够和2012年特斯拉推出的ModelS相抗衡。他们中间没有一个达到标准或者做到领先。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特斯拉会持续保持创新能力,如果现在的三款特斯拉车型已经做到领先这个行业了,那么未来推出的汽车与德国的汽车行业相比,你认为510年后谁会引领这个行业?

谁将收获最多的利润?一家拥有自有的全产业链的企业和一家计划把买来的电机、电池等装进燃油车壳里再经过经销商卖出去赚不到任何维修服务费用的企业,你觉得谁会赢?想想戴姆勒吧。

就算是宝马,戴姆勒,保时捷,大众和奥迪能够在未来推出电动车,时间也要等到2020年以后了。如果我们真的信任他们的官方声明,你放心,他们仍然设计不出比特斯拉还要好的电动车。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德国汽车制造商到现在还并不清楚怎样去像特斯拉一样制造电动车。过去和现在都是这样,现在看来未来也没有什么改善的迹象。别忘了,今天经常被提起具有竞争力的未来德国电动车只是在和过去的特斯拉竞争。

销量和交付量是消费者在用脚投票,表达他们的观点。车辆几乎是消费者举家第二大的消费品。当一天结束了,消费者愿意用自己努力工作挣来的钱买一辆自己喜欢的车辆。

消费者也向我们证明了他们是对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去看看特斯拉今天实际的交货数量,在对比一下其他竞争者,看看我对德国的汽车工业的担忧是不是多余的。

——特斯拉Model3在销售收入上成为全美销售第一

——特斯拉ModelS保持欧洲大型豪华车销量第一

——特斯拉八月的销售超过了讴歌、奥迪、宝马、英菲尼迪、捷豹、雷克萨斯和奔驰

电动车现在正处在空前的上涨中,所有德国汽车制造商今天仍然没有一款拿得出手的电动车放在经销商的门店里和特斯拉的电动车竞争。销售量的暴增证明了特斯拉的胜利,这是今天事实所支持的现实。

特斯拉今天只在北美交付Model3,还没有进入欧洲和中国,公平的说一旦进入这两个市场,同样尴尬的事情一定会发生。虽然他们现在平均售价高达六万美元,但是入门版的车型会在2019年早期上市,到时候恐怕从德国汽车厂商手中抢走的市场份额将会更大。

说了这么多,我甚至都还没有提到特斯拉Roadster2SemiModel Y和皮卡,这些都在特斯拉的开发计划中,在某些性能方面已经完全超越了燃油车竞争对手,一旦上市成功的概率非常高。

我经常听到很多支持德国汽车制造商的论点,有说碳足迹的,钴锂方面的,稀土的,等等。这些论点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有效的,但他们很显然并不重要。因为消费者已经决定了用购买行为来投票了。我只看到特斯拉的销量占据了榜首,而奥迪、宝马、戴姆勒、保时捷和大众集团却被挤了下去。最重要的因素是你是否能够劝说消费者去买你的车而不是特斯拉。

就算大众开始生产更多汽车,宝马开始量产i3i8iNext作为概念车还要等到2021年才能上市),电动高尔夫在挪威卖的不错,奥迪也在今年开始交付e-tron,保时捷Taycane-tron的充电速度快过特斯拉,但这些都没有关系。对特斯拉根本就够不成威胁。

最关键的是,消费者到底是愿意为一款德国造的电动车还是一款特斯拉的电动车买单才是最重要的。今天,他们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交给了特斯拉,往前看未来还没有哪款车能跟上。现在发布的那些电动车无论从哪方面和特斯拉比都太让人失望了,所以消费者为什么要买一台德国造的电动车?

客观的说,e-tronEQCI.D.或者以后发布的iNext能够找到买家,这并不奇怪。最重要的是,这些车如何在特定的市场内和特斯拉竞争,到时候有多少收入会流向特斯拉?为了在混乱中生存下来,德国的汽车制造商需要稳定他们业务的同时还要赢得更多转向电动车的客户。但是目前来看,他们的想法恐怕会成为泡影。

我们看一下统计数字,我们发现美国的汽车销量在2016年达到了巅峰,从那之后开始下降。而电动车的销量却是一年比一年的大增。电动车占有的市场份额越多,这对燃油车来说越紧张:燃油车会相应的一年不如一年。如果整体市场容量快速增长并超过了电动车的增长,可能燃油车的日子好过一些。但是你看看今天美国的市场情况,你会觉得这事情会发生吗?我敢说这根本不现实。

我们经历了燃油车排放门丑闻事件,这也加速了电动车的趋势,来自政治方面对燃油车的禁令,光在德国就限制了130万辆柴油车在城市中的使用。大众集团还支付了250亿欧元的罚款,而且还未了结。奥迪的CEO还因此进了监狱,预计未来还会有更糟糕的信息爆出。欧盟在918日还就此开启了针对宝马、戴姆勒和大众在清洁排放技术方面的相关合作调查。这些事件对消费者的忠诚度来说可不是好消息。九月时,欧洲的汽车销量显著增加,主要是为淘汰旧的柴油车而给的大幅度的折扣引起的,但这也会导致利润的进一步下跌。举个例子,大众集团因此完成了创纪录的增长,看起来一切都好,但我不得不说的是,这真没什么好的。

这样的行为掩盖了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当消费者能够自主选择的时候,恐怕答案就不一样了。在开放的规模市场中,这种选择的效应就会出现。等入门版的Model3来的时候,根本都没有一辆电动车能拿的出手。从现在开始,消费者有能力在还行的燃油车和低维护成本的豪华电动车之间做选择。美国电动车销售趋势已经说明如果消费者有选择权,你最好是拿出自己的最好的东西,至少能在一个层面竞争。选择最终决定了区别。

我深入的分析了现在和未来能出现的德国电动车,以及特斯拉的各种车型,不得不得出了另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迄今为止,特斯拉提供了最好的可用标准。那些有着高需求产品的,独特卖点的公司有能力不断优化他们的收入和利润率,这一点要远比那些追随者强,因为他们具有定价权。今天,特斯拉提高平均销售价格和Model3的毛利率就是因为他们可以这样做。特斯拉重新定义了一个由过往只考虑凯美瑞或甲壳虫等廉价车型的用户组成的市场。

在可预见的将来,特斯拉是唯一一家可以定义新的市场领域的电动车企业,他们还会每个月获得更大的能力来定义消费者的期望和行为。这是事实,因为特斯拉可以直接接触用户,这是非常有价值的资产,是零售行业长期仰仗的成功因素。德国的汽车工业虽然拥有全球的经销商网络,但是客户关系掌握在经销商手中,他们相比燃油车根本不愿意销售电动车。如果卖电动车,经销商网络根本就不会赚钱。那么他们会怎么做呢?

德国的汽车工业对我们国家来说至关重要。我们的财富和社会稳定性很大程度都依赖这个行业。这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很多中小型企业都在依赖他们生存,2017年这个行业雇佣了大约3900万德国人。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数字涵盖了整体行业的从业人员。

自从2012年以来,我就对大众、戴姆勒、奥迪、保时捷和宝马失去了信心,他们对电动车缺乏热情在技术上无法引入有竞争力的电动车,根本就无法维持未来收入和利润的稳定,作为这个行业的顶梁柱太让人失望。我原来一直有种直觉认为自己比这些大汽车公司的高管更了解这个行业,我以为自己有这个想法是愚蠢的,毕竟这个行业可是德国享有最高声誉的行业。可是,越往后我越才发现,很不幸的是我并没有我想的那样愚蠢。

作为一个德国工程师,我很骄傲成为一个世界级工程师组织中的一员。这像一种“德国制造”就代表质量的烙印,凡是德国制造的东西就象征着可靠的产品,这在过去的几代人中一直是这样。如果出国提到自己是德国工程师,会获得很高的认可,经常谈着谈着就自然的谈到了德国汽车的优越性。

可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知道,“德国制造”的标签起源于1887年,那个时候是因为英女王要把英国世界级的制造能力和低端的德国制造所区分提出的。当时这个标签代表着低端制造,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现象得到了扭转。伴随着高质量的产品和不断提高的生产能力,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才把这个拥有有限资源和4600万公民的小国打造成了世界上最受认可的国家之一。而这个国家现在以世界级的汽车工程而闻名,德国汽车承诺了卓越的驾驶体验,同时获得了不俗的溢价。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开始担心德国这个汽车工业曾经无惧挑战的地位在未来会面临重大的冲击。我很多的朋友,有工程师也有不是的,原来都觉得我是偏执狂。可是今天,十年过去了,我感觉他们才是幻觉主义者,到现在都没有看清楚未来。现在,对于德国汽车工业的那些CEO们来说,是时候看清楚未来了。

最后,是我写给大众、宝马、戴姆勒、奥迪和保时捷CEO们的一封公开信:

亲爱的CEO们,

必须公平的说,你们对于电动车的雄心壮志并没有达到消费者的预期。这些期望是建立在你们今天以及未来遭遇的历史上最强竞争者特斯拉。

迟到可不会成为竞争的优势,相反是重大的失误。在过去的十年里,一天一天的你们的确落在了后面。你们现在的燃油车业务从今天开始将一天比一天萎缩,你们来自所谓的现金奶牛的收入和利润也将越来越快的丢失,同样还有你们的有效竞争力。

你们从情感上、技术上、业务上都失去了大量的消费者,很快你们就会从销售量上看到,现在在美国的销量变化你们注意到了吧?我知道你们中有些人意识到了,想要做出改变,但不好意思,你没有成功。

麻烦你们更努力一些!

这可说的不是你们的一款车,也不是说燃油车或电动车,今天在美国这是你们所有车型的销售问题。我预测这种现象很快就会在欧洲重演。

你们组织的未来和我们德国的社会都依赖你们这个行业太多了,作为一个骄傲的德国汽车制造商你们必须要制造出一款已被特斯拉证明在技术上可行的量产电动车。作为一个德国工程师,我严重的提醒并强烈要求你们针对用户的兴趣做出更好的东西来。

麻烦你们醒醒,从根本上做出改变,否则的话你们和你们的公司将会彻底被改变。所有船员都到甲板上集合!!!

真诚地

Alex Voig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是说纯电是大趋势吗?为什么美国和德国的购买意愿在持续下降?
德日意反对禁售油车,看到特斯拉和比亚迪的销量,难怪他们反对
宝马、沃尔沃带头降价,豪华纯电动汽车遭遇滞销困境?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破60万辆,意味着什么?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失速”
失去全球首富的马斯克,销量暴跌的特斯拉,是不是真的不行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